袁旭:2011年成都预计GDP超过7千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6:08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袁旭。
以下为演讲实录:
袁旭:尊敬的各位嘉宾、先生们、女士们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11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下面我就成都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实践和探索做一个简要的汇报和介绍。
成都市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全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5万人。成都是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径流系数开发区和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
2011年成都预计GDP超过7千亿。成都世界500强企业200家落户成都,美国、德国、法国等九个国家在成都设立了总领事管。外国领事馆数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了直飞东京、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18个国际航线,预计2011年超过三千万人次,游客吞吐量居全国第四。近年来成都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被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减灾战备署分别授予全球灾后重建范例城市、美食之都等称号。被福布斯评为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金融业历来是成都重点培育和支持的支柱产业,自1992年以来国务院将成都市确立为西部中心城市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成都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2008年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构想,以健全金融机构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加快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重点,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金融机构聚集中心、区域金融市场中心、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从国际和国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上看,金融中心是一个由多项因素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金融中心的有效形成离不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发展环境的支撑。金融机构实力反映了金融中心的主体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在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上,也体现在金融产业增加值、金融从业人员情况等指标上。就成都而言,目前境内外一大批金融机构在成都设立了区域性总部。信托、保险、风险投资等公司以及其他的金融机构也得到快速发展。成都已成为中西部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开放度最高的城市。目前成都现有银行机构52家,保险机构65家,证券期货机构57家。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占GDP7.9%,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5.9%。金融业已初步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金融市场规模反映了金融中心在区域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发展水平核辐射服务能力上。经过近年的发展成都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64万亿和1.34万亿,分别增长10.2%和14.5%。1-8月实现保费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全市年期货代理交易额达5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中西部首位。全市有A股上市公司4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367亿元。证券化率达到61%,证券投资者214万人,客户资产3550亿元。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为成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金融发展环境是维护金融中心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不仅包括金融运行中的各项硬件设施,也包括了经济环境、法规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银企关系和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艺术。当前成都正处于金融业发展的最佳时期,具有加快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良好环境。首先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并相继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天府新区规划。四川省成都市先后出台了建设规划,以及一系列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委员会,规划建设了国内一流金融总部商务区,形成了省市联动,合力推进成都西部中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近年来我市认真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加大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力度,社会的信用意识得到了加强。近年来我市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实践中坚持把金融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重点给予培育,鼓励引导金融聚集发展,积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全力支持金融加快创新,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中国重点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在中西部城市中,成都金融发展水平居第一位。其中成都资金聚集与辐射指数位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城市第一位,风险管理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位,金融申报程度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位,金融机构多样性指数位居全国第三。2011年7月全球著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认为,成都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巩固壮大传统金融业。2008年组建了成都投资控股集团作为成都金融类国有企业投资平台,推动地方金融企业改革创新做大做强。目前成都投控集团经营范围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租赁等金融领域,控制资产超过3千亿元。成都银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重庆、西安等五家分行相继开业,成都农村信用社成功改制,并组建了成都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达到二级银行标准,发起设立了自供银行等村镇银行。2011年在新增景泰保险公司、中行安蒙财险公司、和谐健康保险公司三家法人保险机构总部,保险机构总部排名位居全国第五。
第二,积极培育新兴金融业,重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培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西部股权投资基地,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筹建51家,正式开业36家,注册资本合计94亿元,截至8月底贷款余额54亿元,累计发放143亿元贷款,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136家,1-8与累计提供融资性担保506亿元,其中成都中小担保公司进入了全国十强之列,培育股权投资基金12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目标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其中成都市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设立的成都银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已于国内外著名基金合作成立12只基金。
第三,加快发展金融配套业。重点发展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业和金融后台服务总部,建设全国一流金融服务中心,目前我市率先在西部启动建设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吸引了独立第三方外包企业30多家,其中中国银运中心是西部第一家由外资银行设立的第三方运营中心,与中国银联合作开展银联手机支付业务和移动电子商务业务,成都市已经获得了两张在西部地区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的牌照。
第四,大力发展金融产业载体。2009年初在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金融业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启动了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成都金融城建设,并将其作为西部金融城的核心进行打造,分三期建设,预计全部建成总建筑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一千亿元,目前已引进了众多的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以金融监管为核心,以金融机构总部为龙头,以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要素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产业聚集群。
第五,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县以下的金融网络达800余个,基本实现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全域覆盖。大力培育产权市场机制,组建了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探索开展了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融资,全力服务统筹城乡综合服务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目前全市实现农村产权抵押的款余额14.5亿元,着力健全农村保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助农保险机构相继开展水稻、玉米、油菜等七个品种的农业保险业务,其中农返补助奶牛等承保面达到百分之百。
“十二五”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机遇期,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形成建设一个中心、打造三个基地、实现五个突破的发展框架和格局,推进成都作为中西部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个中心就是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打造三个基地就是重点打造西部金融总部聚集基地、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基地、西部金融服务基地。实现五个突破,就是要在地方金融跨越式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新兴金融产业发展以及金融配套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促进金融资源聚集。一是吸引金融法人机构和省级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以及全国性、区域性总部入住,着力发展总部金融。二是吸引金融分支机构,营造前台入住,重点发展金融市场。三是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等,大力推进金融后台聚集。四是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金融资源整合。
二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大宗产品交易市场、金融资产市场等重要要素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各类人身和财产保险业务。
三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加大金融业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二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三是继续完善信用服务体系。四是完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