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港股市况波动近半新股吓退 首10月退出IPO全球三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07:44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4日消息,据港媒报道,今年首10个月,共有98家公司获原则上批准上市,但仍未上市的有25家,在申请有效期内没有上市的多达42家。这代表了超过4成的公司被动荡的市况吓跑,而且仍有超过四分一的公司在大限将至时,仍然畏惧不前。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香港新股集资额大幅“缩水”已不是新鲜事,港交所(0388)最新的数据可能进一步印证今年IPO市场的惨况。今年首10个月,共有98家公司获原则上批准上市,但仍未上市的有25家,在申请有效期内没有上市的多达42家。这代表了超过4成的公司被动荡的市况吓跑,而且仍有超过四分一的公司在大限将至时,仍然畏惧不前。

  海通证券(微博)、周大福(微博)珠宝、光大银行(微博)及电讯盈科(0008)分拆的HKT都传出赶乘新股尾班车的消息,如果加上新华人寿的24亿美元(约187亿港元)集资大计,5家公司总集资额最高达到1,262亿元。然而,这都不足以弥补本港IPO市场相较去年存在的重大缺口。

  港首10月IPO全球三甲不入

  今年首10个月本港的IPO集资额仅得1,4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459亿元大幅减少 59%,IPO总集资额全球三甲不入。即使上述重磅股全数成功登场,本港今年总集资额亦只有约2,700亿元,与去年的4,500亿元相差甚远。况且,现时市场对欧美的消息相当敏感,一旦传出任何负面消息令股市大泻,这堆新股又将停滞不前,可能会像上月,偶然只有较易存活的小型新股出现。

  这并不是香港特有现象,全球IPO市场都面对萎缩状况,但香港伤得特别惨。调查机构 Dealogic日前指出,10月份全球IPO集资只有65宗,仅涉及25亿美元(约195亿港元)。集资额最多的是内地及美国,有117亿元及16.4 亿元,相反,上月在港完成招股的仅有2家公司,合共集资额只有1.98亿元。

  遗憾未见人民币新股登场

  此外,港交所今年致力推介的人民币新股,并且在上月24日正式推出了支持人民币股票买卖的“人证港币交易通(TSF)”,惟根据当前的资料,暂时未见有新股或已上市公司申请发行人民币股票,可能成为港交所今年IPO王座不保之外的另一个遗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