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股评论:Kindle与Nook之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20:37 来源: 新浪财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Therese Poletti)撰文介绍道,亚马逊和巴诺的平板产品对于他们的主营业务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而两者又在同一领域当中构成了直接的竞争,这竞争必然会愈演愈烈,只是他们都不肯就自己的平板设备销售提供具体数字,遂让外间看得云里雾里。

  以下即普莱蒂的评论文章全文:

  在非iPad平板产品市场上,在假期购物季节当中,注定将要上演一场大战。

  可是,这大战却是没有声息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秘密战。

  从下周开始亚马逊(微博)(AMZN)和巴诺(BKS)都将开始销售低价平板产品。所谓低价格,是指产品售价将在200美元到250美元之间,大约相当于最低端iPad的一半左右。过去几年间,两家公司都售出了数量众多的电子书籍阅读器。巴诺去年甚至以他们的Nook Color创造出了一个亚iPad市场,他们宣称,Nook Color是销售表现仅次于iPad的平板设备。

  那么,对于这一新的产品门类,对于两家公司竞争中的表现,乃至于对于苹果可能因此受到的影响,投资者该去如何评估呢?目前的答案是,在这方面,我们所能够掌握的研究资料大量还都是猜测,只有很少的实际数据。

  和苹果(AAPL)不同,亚马逊和巴诺都不肯给出太多细节,不肯披露他们的具体产品销售数字。大家当然希望他们能够像苹果那样,每个季度都公布自己到底售出了多少iPad——外间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显然是继续统治着平板电脑市场,而且这种统治地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一直维持下去。

  可是,想要知道亚马逊和巴诺的具体销售数字,华尔街就只能靠猜测了。说起来,苹果原本也是一家以保密著称的公司,但是和苹果相比,亚马逊和巴诺就更加是讳莫如深,总是不肯透露一星半点的销售数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后者对于他们的前途正变得愈来愈重要。

  “出于竞争方面的考虑,他们宁可少说甚至不说,也不愿意多说。”Robert W. Baird & Co。的分析师塞巴斯蒂安(Colin Sebastian)追踪亚马逊,但是不追踪巴诺,他表示,“我想,这样的做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可是与此同时,对于亚马逊而言,这显然是个在持续增长的业务。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我们能够从亚马逊得到更多信息。我很想知道他们每一部产品能够获得多少利润。”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对这种刀架/刀片的经营模式,其实也还在学习理解当中。伴随着核心媒体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亚马逊和巴诺都在使用这些新的设备来推动数字内容的销售,比如电子书籍、杂志,比如音频书籍,比如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等。

  事实是,这些设备本身有一些很可能根本就不赚钱,甚至赔钱。比如Kindle,塞巴斯蒂安相信,亚马逊现在确实在那些电子书籍的读者身上赚到了钱,但是Kindle Fire可能每部都要赔一点儿。这一新产品将于下周上市,每部的价格是199美元。巴诺的Nook Tablet下周末上市,售价249美元。

  塞巴斯蒂安解释道:“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受到一点亏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策略就会开始生效。他们其实是希望将所有的服务打包。”

  不过,巴诺的服务,其深度和广度可不能与亚马逊或者苹果相提并论。这家美国的最大书店现在整体是处于亏损当中,但是Nook业务确实成长迅速。

  问题在于,这些设备的销售对于整体业务到底产生了怎样程度的推动作用,外间还是很难予以量化的。在亚马逊,Kindle硬件的销售额被纳入“电子商品及其他杂货”的范畴,而销售量却不得而知。与此同时,电子书籍、音乐和视频的销售则通通归在庞杂的“媒体”之下。

  在巴诺,Nook的销售则被归于统一的Nook业务,后者除了硬件之外,还包括数字内容,以及附件的销售。这一业务的销售额在第一财季当中增长140%,达到2亿7700万美元——可是,单位销售数字依然是个谜。

  周一,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爱普斯(Sarah Rotman Epps)发布博客,谈论了自己预测的iPad、Nook及Kindle假期购物季节销售预期。

  “我们认为,Nook Tablet将取得对他们自己而言已经是非常了得的进展,售出150万到200万部,自最初的Nook Color发布以来,到现在估计已经售出了500万到700万部。”她写道,“不过,正如之前说过的,亚马逊的Kindle Fire销量将比竞争对手高出一倍。至于苹果的iPad,第四季度全球估计将售出2000万部,其中美国800万。”

  伴随假期购物季节逐渐加温,这一猜谜游戏也将愈来愈兴味盎然。不过,投资者终究还是希望能够从两大玩家那里得到更多的细节,毕竟这一部门对于他们的核心业务正变得愈来愈重要。(玉祥)

  本文为译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任何媒体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若需授权必须经新浪财经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如果私自转载本文,译者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