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生:打造多元化国际化银行是未来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17:18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财经讯 “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于2011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凯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这次论坛的年会,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中国的银行业应该不应该国际化,中国的银行业如何实现国际化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刚才戴理事长、蔡主席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很好的看法,现在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各位朋友来分享。我觉得自从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际上是有人对经济金融应该不应该全球化提出了质疑的。
在中国我想也有朋友对于中国的银行业应该不应该国际化,也是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先介绍一下工商银行在这一方面的基本情况。
工商银行在1992年,也就是说在将近20年前我们开始进行跨国的经营,那个时候我们在新加坡设立了工商银行第一家的海外机构,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到今年的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已经在30多个国家设立了234家境外的机构,在全球主要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都有了工商银行的机构。一个跨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全球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加上我们现在正在等待有关国家的监管机构最终审批的几个项目。那么到明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的海外机构将可以覆盖4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如果算上工商银行现在控股的南非标准银行在内,那么目前工商银行海外的分支机构已经覆盖了全球的50多个国家。
得益于这几年来我们的努力,工商银行的境外机构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态势,目前作为工商银行来说除了我们集团已经连续几年保持了在全球金融机构中盈利能力第一的领先的优势之外,到今年9月底,工商银行海外总资产1230亿美元,集团全部资产将近24000亿美元,刚才戴相龙先生提到,希望中国涌现更多总资产超万亿美元的金融集团,我们接近24000亿,我们的海外资产是1230亿美元。但更值得我们高兴得,到目前为止工商银行在30多个国家200多家盈利机构,包括刚刚设立的机构都是盈利的,但是尽管我们看到我们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到目前为止工商银行海外机构的资产、海沟机构的利润在全行的总资产、总利润占比仅仅只有5%。这里虽然有工商银行自身资产总量、利润总量十分巨大的因素之外,也应该坦率的承认,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程度仍然是有限的。在现在还谈不上一个真正国际化的银行。
我认为国际化的银行在全球的资产配制有一个比例,究竟这个比例多大合适,也很难有一个定量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5%我认为是偏低的。所以我们认为工商银行的国际化的步伐仍然需要加快。
在这里我有几点看法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尽管发生了新的全球的金融危机,但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现在我们全球的经济金融确实遇到问题,而且整个经济复苏的过程也出现了曲折性和差异性,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因此改变,甚至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个进程,也就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在加快。因为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相关性在不断的增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深刻互动。
2010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将近600亿美元,今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虽然全球贸易合投资往来的不断加强,中国的银行业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快提升全球的金融服务能力,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第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潮流下,银行的国际化顺应客户的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不仅中国的企业已经在全世界170多个国际和地区设立了1.3万企业,中国世界500强大企业大多数在中国都有他们的投资,其中多数已经成为工商银行的客户,工商银行境内客户当中也逐渐演变成在海外经营的项目。
从个人需求来看,中国居民跨地种、跨国际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海外的华人回国投资、回国理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很显然这些客户迫切的需要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满足他们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如果工商银行自身没有实现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服务和管理手段,那么不仅不可能有效的服务我们的海外客户,必然会丧失越来越多国际化的本土客户。最终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发展。国际化的发展水平和全球化的服务能力,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一个跨国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第三点,国际化仍然应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共同方向,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金融监管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一部分受到危机冲击比较严重的跨国银行实施了业务收缩的战略,他们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剥离一些业务,出售了一部分资产,开始回归他们的核心业务和核心市场。但是与此同时,一些受危机影响比较小、实力相对比较强的跨国银行采取了更为进取的战略。他们意识到通过加快国际化的发展,自身的品牌共用、后台共享和风险分散的效益会进一步凸显,有助于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我们相信打造资产业务和经营地域多元化国际化银行仍然是未来全球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的总结以往的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把握住风险,稳健迈出自己的步伐,这一点十分重要。
从国际化发展模式来看,世界上的金融机构在实施国际化的过程中都有他们不同的道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最佳的银行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只有最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模式。这些年来工商银行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摸索出一条比较适合工商银行实际的国际化发展路子,首先我们坚持全方位、多维度的推进国际化发展。我们认为我们所谓的国际化发展应该既包括建设我们全球化的经营网络,实施跨国经营,也包括我们经营好发展好我们境内机构的国际业务、外汇业务,还包括推动本外币业务的一体化,以及境内境外机构的整体的联动。既包括资本、业务、产品、客户、IT系统建设等经营要素的国际化,同时也包括在公司制度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
其次,我们坚持在全球的经营网络的建设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我们坚持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并存,同时特别关注新兴市场,因为我们认为新兴市场的成长性比较好,和中国的经济互补性比较强,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采取直接增设我们自身的分支机构的同时,也注重运用并购的方式来拓展我们的境外网络。我们非常谨慎的对待每一次的购并,坚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对象、合适的价格,到目前为止工商银行进行十余起海外的并购,都是成功的。
第三,我们要持续的强化境内外机构的统一管理,在海外机构200多家机构投产了多语言、跨时区的全球一体化的IT平台。目前我们在所有的海外机构新机构设立的时候就直接投产这个系统,同时对每个收购过来的现有的机构,也都将他们原有的整合入我们的新系统,由此实现境内外IT系统的互联互通,以便做到全球机构当中共享客户、共享产品信息和数据资源,依托这个平台,我们和境外机构的多元化的优势,我们积极推进了符合各地市场需要的境外的产品创新活动,将境内的产品线延伸到境外,形成服务链。同时我们还综合考虑各级境外机构的地缘优势、牌照范围和资源,把具备条件的机构打造成全行的某一项业务的中心,在支持境外机构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他们对集团的全球服务链的贡献。我想下一步工商银行继续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争取为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合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