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杨伟民:协调区域发展和限制开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15:50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长安讲坛第59讲,长安讲坛总第190期,做客专家是论坛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他演讲的题目是:解读“十二五”。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不区分到底这个地方应该是干什么的,而去盲目的开发,过度的开发,无序的开发,甚至是最主要是分散的开发,大家知道我们有一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说我们要搞西部大开发,目的是缩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对不对,完全正确,非常的正确。

  因为西部有12个地区,加到一起,我让它经济总量和东部地区总量缩小一点,可以的,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不当的理解这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当的理解取得协调发展,把这个区域再往下缩小,缩小到什么地方呢,缩小到省,有一些问题就错了。

  比如说什么错了,缩小了GDP的总量的差距,前面我为什么让大家看一个地形,让西藏、让青海,和广东的GDP总量差距减少,是做不到,因为西藏也好、青海也好,它的主体的地方,都是生产脆弱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四千公尺以上。

  所以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藏与广东的GDP不但没有缩小,还在扩大。但是大家知道西藏的人均财政支出是全国最高的,比广东要高多了,所以我们到底缩小差距,目的是什么,目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GDP并不意味着生活的水平。

  再往下缩小空间,再把这个空间从省这个单元,缩小到市,或者县。那大多数的事都错了。

  因为发展经济要工业化,要城市化,要搞工业,这是发展经济最主要工业化必须要做,但是到了县,是不是每一个县都要工业化,我们大多数的县不应该变成这样一个以工业化为主的地方,每个县都去追求工业化,追求城市化,那意味着什么,只在我这个小小的空间范围之内,来去实现工业化、城市化,那我就要搞工业,搞工业就要搞开发区,每个县两千八百六十个县级行政区,每个县搞十平方公里,就变成了两万平方公里这样子,2.8万平方公里就出去了,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城市建成区的70%。

  再往下把这个区域定位成乡镇化,所有的事情都错了,你在乡镇里边缩小这个镇和那个镇的差距,搞镇搞什么城市化,搞什么开发区,所有的事情都错了。

  我们恰恰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说区域协调发展,这个区域到底是哪个空间的区域,不能这么分散开发下去,这是我们国家,每平方公里的经济的密度,越红的越高的,意味着每平方公里集聚的GDP越多,这是每个县GDP集聚的密度。按照行政区,前面是不按照行政区,按照自然边境,这就变成了以县为单位的GDP森林。

  这是世界银行2009年经济地理,它在介绍的时候。我不知道谁搞出来给我的,这是人家的知识产权,我给大家看一下,它叫分散的俄罗斯,集聚化的澳大利亚,这些是什么东西,就是每平方公里的经济,GDP,跟我前面的是一样的,加拿大、日本,看,大地震的地方根本没有GDP,当然有一个电场,核电厂,这是印度,欧洲,比利时,波兰。

  这个什么意思呢,时间关系不能讲太详细了,一个国家的国土上,除了集中经济的地方以外,因为集中经济的地方,同时集中了人口,也就是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国土上,无论是大国、小国、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轨国家、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统统表现出来,经济只在少数区域集中,绝大多数的地方是稻田、麦田,森林、草原,沼泽,自然状态,原始的状态,哪怕是沙漠化的地方。

  所以按照GDP最高和最低的差距,当然中国是最高的。中国广东和西藏,现在是80倍,前面讲原来是70多倍,现在不幸的变成了80几倍,这是美国最高和最低,但是他们的问题在哪里,它是人均的GDP差距很小,集中经济的地方,同时集聚了相应的人口,这是美国三大工业圈,集中了48%的GDP,集中了45%的人口,日本三大工业圈,集中了50亿的GDP,集中了49%的人口,我们问题在于集中的经济地方,并没有集中那么多人口,这是人口与经济空间失衡。

  所以怎么去促进区域协调的发展,这次中央提出来要实施两大战略,哪两大战略,就是前面我讲,第一个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同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两个战略共同构成了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这样一个战略格局,战略布局,这个西部,这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说了,时间关系,大家都很清楚,因为已经搞了这么长时间了。

  区域发展整体战略就是把全国的960万,因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这是按照地理,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的,大体上几个省弄到一起变成西部,几个省变成中部,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什么呢,按照开发的方式把全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空间,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按照最终的情形,也就是说按照它的提供产品或者它的主体功能来讲,就是分成优化开发也好,重点开发也好,它就是城市化地区,因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已经开发强度很高了,开发的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比重已经很高了。

  所以它需要优化的开发,不能够再靠大量的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这样一种外延的方式,来增加GDP。北京一万六千平方公里,六千平方公里是平原,一万平方公里是山区,而六千平方公里的平原,大体开上已经开发掉了一半,上海六千平方公里,开发了两千八百多平方公里,也接近一半了。

  开发强度过高会带来的问题,绿色空间大量的减少,人们吸收新鲜空气的空间越来越少,大家为什么没事老往香山跑,是为了去吸收新鲜的空气,是花钱买健康了,多遭罪呀,开着车,有的起大早,五六点跑到香山去,干吗去了,到那地方人家也不给你钱,是因为他到买生态产品去了。

  限制开发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为什么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开发,这些地方虽然尽管也适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开发,但是我们不能把我们有限的平原,都变成水泥地,都变成水泥地中国人吃饭上哪里找,你让青海、让西藏,给13亿人提供粮食,不可能的。那里边是沙子,我刚才讲,那地方除了生产少量的牛羊以外,青稞都不长,只有平原才能够生产粮食,所以有些区域我必须保护出来。

  有些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就是重点的生态功能区。就像刚才我讲的青海的玛多那种地方,它的主体的功能既不是搞工业,也不是搞城市,当然也不是要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牛  和羊,生产牛羊,而是要提供清洁空气,清洁水源,宜人的气候,给我们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干什么,叫提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是有价值,提供生态产品也是发展,所以它的发展就是提供生态产品。

  我们给他钱是干什么?是花钱买生态产品,这就是生态产品,不是说把钱给他了,你好像人家不劳而获,人家是在干活呢,给你提供,给全体人民,给长江黄河下游的人民提供生态产品。而它不能够分割,说到底北京人呼吸了多少的空气,山东人购买了多少的水,所以由中央政府代表我们这些人去购买他们的生态产品,当然这也就解决了大家一直说的发展权问题。

  在纽约,纽约有一个特别的税,干什么用呢,花钱买上游的水,因为上游地区,我忘了叫什么州,好像是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由于过度的放牧,过度的养殖,造成河水当中的微生物激增,不适于喝水,所以后来纽约增收了一种特别的税,把这些钱给上游地区,让他减少牛和羊,减少放牧量,保持水源,这也是花钱去买上游的水。

  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这三类他的未来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能不发展,因为我们党要求他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是发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长河坝地区继续要增加GDP,农业主产区要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的任务,当然我说的主体功能意味着不是说绝对它一点别的事情都不能干,不是这样的,所以叫主体功能,生态功能区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既不要大规模的搞工业,也不要大规模的搞城市建设,更不要大规模的高什么农业开发,荒唐的把过去沼泽地,变成草原变成操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