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豆类短期仍将低位振荡 豆棕价差有望进一步缩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09:58 来源: 新浪财经

  2011年大豆进口预计达5200万吨

  海关初步统计显示,2011年10月份我国进口大豆381万吨,较9月份的413万吨减少7.7%,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为近7个月来单月进口量最低,也低于今年前10个月月均415万吨的到港水平,但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73万吨,也高于前年同期的252万吨。2011年前10个月我国进口大豆累计达4151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388万吨下降5.4%。

  根据船运统计及国内厂商订货情况,11、12月份我国大豆到港数量将大幅增加,预计11月份大豆到港量为550-560万吨,12月份到港量预计也在470万吨以上。加上前期到港数量,2011年我国全年大豆进口总量将在5200万吨左右,低于上年的5479万吨,这是自2004年之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出现降低。

  本周沿海地区油粕价格再创新低

  上周,国内豆油现货价格跌幅继续扩大,创下近1年来最低水平,个别地区已跌破9000元/吨。截至周四,沿海地区一级豆油出厂价9000-9400元/吨,普遍较上周末下跌150-300元/吨,其中,京津地区出厂价9250-9300元/吨,日照地区出厂价降至9100-9150元/吨,张家港地区出厂价降至9150-9200元/吨,广州地区出厂价降至8950-9050元/吨,大连地区出厂价9400-9450元/吨。

  上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持续走低,沿海地区豆粕价格普遍跌破3000元/吨,成交价在2930-2960元/吨,刷新10月上旬纪录,再创近18个月以来新低。截至周四,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价2930-3030元/吨,普遍较上周五下跌40-100元/吨,其中,日照地区工厂11-12月合同报价在3000元/吨左右,成交价在2940元/吨附近;京津地区成交价在2950元/吨附近;江浙地区成交价在2930-2960元/吨;东莞地区成交价2940-290元/吨。上周期间,偏低价位吸引饲料企业及贸易商逢低补库,华东局部地区成交继续放量。

  近期豆粕现货市场预计弱势难改

  当前,国内豆粕价格已进入低位区间,且未执行合同数量较多,工厂出货心态较好,继续大幅降价意愿较弱,另外,四季度后期国内豆粕饲料需求预期依然向好,这些都为豆粕现货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欧债危机仍未解决、全球经济形势依然面临较大风险将继续对大宗商品市场施压;国际大豆市场自身基本面也偏空,一方面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不振,美国农业部已连续两个月大幅削减大豆出口预估量,另一方面,目前南美大豆播种工作进展顺利,市场预期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产量也将保持在创纪录高位;因此,近期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可能继续维持弱势,对国内豆粕市场形成利空影响。另外,从11月份开始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明显增加,且成本进一步下降,也给豆粕市场带来下行压力。综合来看,短期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预计暂难摆脱弱势行情,但价格继续下调空间也有限。

  棕油价格继续走低 购销略显活跃

  本周,国内棕油价格震荡走低。截至周四,天津港24度棕榈油分销价7500-7600元/吨,日照港分销价7520-7550元/吨,张家港分销价7500-7550元/吨,广州港分销价7480-7550元/吨,普遍较上周末继续下跌50-150元/吨,但跌势较上周有所放缓。本周,国内工厂及贸易商不断逢低少量补库,各地购销数量较前期上升。导致买家采购信心略有回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目前国内棕油价格已降至去年9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月中旬高点下跌2600-2800元/吨,累计跌幅超过26%;二是近期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价格持续走高,截至周四,1月份棕榈油期货结算价3119令吉/吨,较上周五上涨106令吉/吨和3.5%,较10月上旬的前期低点反弹幅度已超过12%。

  监测显示,目前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约51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万吨,连续三周出现下降。其中,广州港库存约16万吨,天津港约12.5万吨,华东地区接近14万吨。今年下半年国内库存基本维持在50万吨以上,目前仍处于高位,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3万吨及前期同期的42万吨。据船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共装运马来西亚棕榈油36.6万吨,低于8-9月同期的装运量,但仍高于今年前9个月月均32.9万吨的装运水平,近期国内棕油库存水平仍将维持在较高位。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面积预计增加

  巴西农作物分析机构AgRural本周初称,截至11月6日的一周,巴西新作大豆播种已完成预估播种面积的52%,较前一周提高11个百分点,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2%和5年度同期均值的40%,其中,巴西最大大豆产区马托格罗索州种植率为75%,远高于上年同期的49%,第二大主产州帕拉那州种植率为66%,也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当地气象机构Somar称,巴西南部大豆种植带本周大部分时间维持晴朗天气,直到周末才出现降雨,巴西大豆播种进度本周将进一步加快。

  自开始播种以来,巴西大多数地区天气条件适宜,利于新作大豆的播种及生长,各分析机构普遍预计今年大豆播种面积将同比增加,产量前景预期较好。其中,农业咨询机构塞拉瑞斯预计今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2511万公顷,高于上一年度的2414万公顷;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也称今年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较上一年度增长1-3%,达到2440-2590万公顷的纪录高位;美国农业部在其11月份供需报告中也预计今年巴西大豆收获面积将达到2550万公顷,高于上一年度的预估值2420万公顷。如果后期天气状况依然较好,在种植面积增加的前提下,今年巴西大豆产量仍有望保持在纪录高位,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巴西大豆将达到7500万吨,为历史次高水平,仅略低于上一年度创纪录的7550万吨。

  美国大豆周度出口销售增加

  美国农业部上周四公布大豆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11月3日当周,美国2011/12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60.4万吨,较前一周增加39.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80.9万吨。

  截止11月3日当周,美国2011/12年度大豆出口装船122.4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167.8万吨。2011/12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装船656.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1013.6万吨。

  USDA报告美豆库存下调,因出口数据不利

  美国农业部报告11月供需报告显示,2011/12年度,预计全球大豆的产量为25891万吨,比10月份的预估值高31万吨,但是却低于上一年度的水平。2011/12年度,预计全球大豆的期末库存为6356万吨,较上月的预估值6301万吨增加55万吨,但是较2010/11年度的预测值却减少481万吨。2011/12年度,预计全球大豆的总需求为26103万吨,较上月的预估值86666万吨下调72万吨,较2010/11年度的预测值增加955万吨。由于农户扩种玉米而减少了大豆的种植面积使得全球大豆的预期产量和库存比上一年度均有所下滑。但是与10月份的预估值相比,11月份的报告调高了全球大豆产量和期末库存的预估值,但是总需求却有所减少,短期内对于大豆市场是一个利空消息。

  11月份美国大豆的预期产量为8289万吨,较10月份的预测值8328万吨下降39万吨。但是11月份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预计为532万吨,较10月份的预测值增加了97万吨。主要因美国大豆出口预期大幅下调至3606万吨,上月预估为3742万吨。

  总结:

  上周,宏观面和基本面利空频出打压豆类市场。宏观面,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希腊债务尚未解决,意大利债务危机又起,意大利国债收益率突破7%,令市场对于欧洲新一轮债务危机的忧虑重燃。索性后来的意大利国债标售较为顺利,才令市场没有进一步陷入恐慌。基本面,由于美国大豆出口不利,且南美大豆播种顺利,美国农业部报告中分别上调了本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和全球大豆期末库存的预期。美豆上周重新回落至10月初低点附近,受此拖累国内豆类走势也较为疲软,

  尽管近期宏观面和基本面较差,国内豆类难以大幅反弹,但预计后市下跌空间同样有限。主要因今年国产大豆减产幅度较大,农民挺价惜售,且预期即将公布的收购政策将上调大豆的最低收购价。去年国产大豆最低收购价为3800元/吨,今年有望提高至4000元/吨上方。因此,预计短期内国内豆类仍将维持低位振荡走势。

  策略建议:

  在近期趋势性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投资者进行相对稳健的套利交易。在前一周周报中我们提到过,从近几年的历史走势来看,豆棕价差通常在每年的11-12月出现年内高点,后再出现明显缩窄过程。结合四季度棕油市场基本面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历史规律综合判断,后期豆棕价差不断缩小的可能性较大。从历年情况来看,马来西亚棕油产量一般在9月或10月份达到年内高点,从11月开始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而目前国际市场棕油价格优势明显,预计后期出口仍将较为强劲,因此,11月份开始马来西亚棕油库存或将进入下降通道,今年以来长期持续的棕油基本面偏弱局面有望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扭转,价格有望不断走高,从而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强有力支撑。因此,建议投资者可进行买棕榈油卖豆油的跨品种套利交易。上周,两者价差进一步缩小,且有加速的趋势,建议投资者可继续持有该套利交易,目标两者价差缩小至500~600元/吨。

  东吴期货 王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