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图文:监管趋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分论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5 14:13 来源: 新浪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1首届资产管理年会”2011年11月1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监管趋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分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王霄摄)   《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1首届资产管理年会”2011年11月1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监管趋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分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王霄摄)

  《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1首届资产管理年会”2011年11月15日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演讲。

  翟立宏:各位上午好,今天我们的对话主题是“监管趋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创新”,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大家应该多少都了解一些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情况。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最近几年呈现着高速发展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更是创出了一轮新高,今年上半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发行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但同时银行理财业务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在上半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监管部门开始以比较明确的方式收紧了监管力度,最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今天这场对话的主题就是想围绕这个问题,大致想从银行理财产品最近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发展的特点、监管部门监管的理念、态度以及调控的主要目标,还有就是我们对银行理财业务到底应该如何回归原本有的这种趋势和特点,从这几个方面请今天在座的几位嘉宾一块儿讨论讨论。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请各位嘉宾们谈谈今年以来整个理财业务,尤其是银行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些特点,各位嘉宾就你们认为的银行理财市场这一块感觉到最突出的这种特征来谈谈你的看法。

  吴蔚:法兴银行是外资银行,我认为现在的理财产品一是量大、二是规模比较大,基本上就是包括中资和外资的银行理财募投资金是1.84万亿,总共可以募集到资金量超过13万亿的规模,特别是刚才提到的,特别是中资银行有一些时点的要求,所以当时在那个时点的时候大家出了很多短期的,或者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我认为今年如果从整个发行的规模来看,超短期的产品、短期的产品仍然还是占主流,基本上80%以上是比较短期的,也就是6个月以下的,而且大部分以中资为主。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采取的是不同的策略,外资银行大部分是以投资带海外,因为他们有一个海外的投研团队背景,同时以这种长期、中长期投资的理念为主。所以对于外资银行来说,从今年来看,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的重点主要偏向于海外市场,而且是推一些中长期的产品,通常期限是在1-5年区间,这是我们这边的情况。现在进入了11月份,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资金面相对宽松,隔夜拆借利率比上个月降了16个基点还要多。所以从整个银行理财,包括利率甚至短期利率来看都有出现下浮,特别是上周五整个银监局刚刚出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为了保证这种日均余额,所以从现在开始基本上超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1个月以下的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就是禁发了。所以我觉得这也是监管部门给到我们,包括金融机构和银行的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建议大家尽量在这个时点,因为大家可以看到CPI现在已经连续下调,连续两个月回落。现在可能银行加息的预期已经不是非常强烈,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大家还是尽量在中长期做好配置,尽量锁定你们的收益,做好资产的调整。

  翟立宏:谢谢吴总的提炼,吴总是法兴银行的,所以她的视角自然是就外资银行对资产管理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国内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的对比,下面我们请摩山投资的严董事长从他的角度概括一下。

  严骏伟:我觉得今年以来银行产品的一个新的特点是和我们国家监管政策的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息息相关的,从今年监管政策的三个路径来看,这几年来监管政策的变化首先是对银行理财人员销售方面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要求“把适合的产品销给适合的投资者”,不能有一些不当的销售,所以在这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的教育,在信息披露,在很多方面,包括风险融资评价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的政策和措施,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这种销售近几年来都没有前几年年化收益率达到20%,现在这种话已经没有了。另外就是监管问题,今年以来大家对于银行理财资金池、资产池提出了一些要求,这方面银行理财产品要做到一一对应、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现在可以看到很多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方面应该是比以前更规范、更充分、更透明了,这也是今年的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原来理财产品的资金池包含了很多银信合作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收益比较高。今年以来监管层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些银信合作的产品,对于一些房地产、信贷资产类的产品作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所以从今年下半年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正在慢慢往下走,正在回归到理性的状态,这也是对理财产品的规范发展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是有需求的,银行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通过这几个变化,我认为理财产品市场以后会越来越规范。

  翟立宏:严总的发言是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出发,我们银行理财产品确实是在一个大的政策环境、政策背景下演进的。当然,严总似乎已经提前进入我们第二个话题了,刚才已经从三个路径方面跟我们讲了监管的基本理念、态度和变化,包括销售管理,包括资产池和银信合作的一些方式,我们稍候在第二个话题时会请严总继续跟我们进行一些延伸。下面请华夏银行的李总谈谈他的看法。

  李岷:刚才听了两位老总的发言,觉得非常好,严总从监管层面对于整个理财市场做了前瞻,我感觉对于理财市场来说,今年主要是主动管理,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在主动管理上作出了很多工作,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主动管理受托资产,这体现在我们针对原来资产池的产品进行一对一资产还原,对于原来一对一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风险可控,在整个管理上实现了主动资产管理;二是对于所有的理财产品进行了主动的托管管理,实际上监管政策对于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投资的资产都需要在银行进行单独托管。在6月24号银监会监管出台之后,实际上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独立托管、独立核算的动作都已经开始了。所以从6月末开始,各家银行已经向主动管理这样一个方向进一步发展,我想接下来每家银行在这方面都会有自己的贡献;三是我们在投资管理的标的选择上,对于大的宏观经济的研判上更加主动。我们不是从被动的角度来做融资,比如刚才法兴银行的老总说到我们的定价标准,实际上更多的是针对我对整个利率市场的变动来决定我们的整个组合配置,我觉得今年的主要特点就是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中真正迈向自主管理这一步,这也是非常可喜的。

  翟立宏:谢谢李总的发言,他刚才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提炼切入到整个银行理财运作背后所支持的实力层面,这也契合我们今天论坛的话题。银行首先要有一个管理的态度,其次要有主动管理的技能才能在未来资产管理市场当中有更大的作用。下面廖总是民生银行风险控制部门的,我们很想听听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银行理财业务的一些看法。

  廖肇辉:我们主要是对于理财业务的整个流程、各个环节进行清晰的管理。在产品研发的前期、中期、后期的管理、信息披露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另外就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因为涉及到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制度先行,先规范制度,再建立要求。还有就是加强对产品风险的管理,根据不同的风险管理有不同的要求,还有就是加强人员团队的建设。

  翟立宏:看来廖总在风险控制方面已经养成了严谨的习惯,说明银行理财背后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流程和制度建设,再到产品的分类、人员素质方面的要求都说得非常清楚。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描述了一下最近一年的时间里银行理财市场发展的一些特点,我们现在转入第二个话题,最近几个月针对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一些问题,监管部门做了一些制度和规范上的举措,可能最为典型的就是8月份签署了部门规章,就是《商业银行理财销售管理办法》,到9月底又以紧急通知的方式把银行理财业务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重新强调。我们就请几位嘉宾分别谈一谈他们从这一系列规制出台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能够体会到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态度以及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引导和调控的一些方式、方向。

  李岷: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有很多经验,今年的银行出现了快速发展,从销量的角度来说都是前几年的好多倍,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监管部门针对理财市场发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规范这个市场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公募基金就是不到2.5万亿的规模,整个信托市场基本上都在3万亿的规模上。银行理财市场实际上从2004年大家就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并且开始做,在2004-2008年整个市场都保持在千亿的规模上。自从2009-2010年,银行的信托资产转放和信托贷款都有这种相应的辅助业务,整个市场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这一特点也反映出目前银行在表内和表外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平衡风险控制。今年银监会和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主要的目的是想让银行理财市场保持一个比较稳健、快速、持续的增长,要快速、持续地建立增长,首先看你是不是把你所有的理财产品做到了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你是不是把所有的投资标的、投资比例、预测收益做到了和客户的第一时间沟通,让客户可以识别他的风险,让客户能够承受、承担他的收益,让客户做到“我买者有责”。今天我们可能更多地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在这个市场当中各家银行也感觉到整个市场的监管实际上是更有利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角度来出发的。从9月份开始整个监管部门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理财业务管理的通知下发之后,各家银行第一对原有资产业务进行一对一的资产还原,第二是做到所有产品的独立成本核算、独立收益预测。第三是做到所有资产单独的托管,第四就是做到所有销售流程信息沟通,对应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进行销售。我感觉这是给银行理财一个更规范的市场。如果各家银行都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做到了,今后我们所有的客户在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包括我们的私人客户、贵宾客户和普通客户都会对于自己的购买行为有所认识,也会认识到银行理财其实在其中是一个代为理财的行为,并不是银行自身表内的行为。对于我来说,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实际上今年整个监管不是从严,而是略有规范,为了未来今后的健康发展而作出的,这是我对于整个监管趋势的感受。

  翟立宏:李总思考的监管理念、监管架构的切入点,我的理解是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原本应该有的区别,总体上还是认可我们现在监管思路,实际上是在做这方面的梳理和规范。当然,可能从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解读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因为这次销售管理办法中所涉及的面确实是比较宽,下面我们请摩山投资的严总再进行一些提炼。

  严骏伟: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银行理财产品能够走到今天也有几个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刚开始的第一阶段也是为了突破利率管制,从外币开始,那个时候是有外币的结构信息,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来定,这一下子就打开了银行理财的门户。第二阶段就是人民币债券投资,也一下子把人民币的利润冲破了。第三波就是资本市场,像法新股。然后就是李总说的信贷资产,把他们的信贷资产拿出来进行理财。这样整个银行理财收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今天回顾这个发展阶段有两个问题监管部门不敢正视,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进行投资者调查?为什么要进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管理?这些都是表象,银行理财产品是在透支银行的信用。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风险的话,我们现在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看,这涉及到社会的稳定,涉及到投资者的利益,但是从法律上讲不可能分得清清楚楚的,我知道这个风险了,前几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雷曼兄弟投入了资产,所以这是本质,后者的风险必须要有银行承担,所以没有激起风险拨备,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现在监管的措施本身是在免银行的责任,但是真正要免是不可能的。

  另外就是引入资产的时候,原来大家说资产管理无非就是债券和外汇市场,这应该说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引入信贷资产以后,这个资产管理部就变成了第二信贷部、第三信贷部,银行由于受资本约束,通过理财的形式来解决这样的客户需要,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因为今年我们是宏观经济紧缩,惟有银行的理财市场可以达到安然模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愈演愈烈,引起了经济学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媒体说是“黑箱操作”的形式。我们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规范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关于投资的规范,你投什么,怎么投,怎么进行估值,怎么来进行定价,这些问题是下一步的监管重点,我相信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肯定会出台一个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范围,这是势在必行的。

  翟立宏:谢谢严总为我们的剖析,严总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信用风险在理财业务中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来体现的,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信用本身到底是一个法律概念还是一个市场概念,在理财业务中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后者。所以为什么说在理财业务财富管理过程中更多地是关于信誉风险,而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市场风险。另外就是刚才讲的投资管理,他认为销售管理办法只是前端的,是第一步,一应该是投资管理方面的规范,在197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通知,但这还不够,我们也可以看看到明年原有的预测和判断是不是能够应验。下面请法兴银行的吴总谈谈她对监管银行的看法。

  吴蔚:刚才严总提到在银行中有一个隐藏系统,其实确实如此,我们经常和台湾、香港的分支行进行沟通,当时包括雷曼倒闭的事件,在香港和台湾也有很多投资者向监管部门提出了投诉,当时也作出了赔付。可能这方面国内外资银行的感受更深,我们是从2004年开始,因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步伐从金融行业来看,或者是从资本市场来看我们也正在和国际接轨,2004年也是由外资银行开始启动的,海外的投资市场也带来了很多投资理财产挂钩的产品。从2004年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也有一些新的步骤,有一些新的产品流入市场,这些投资人让大家大开眼界因为以前在国内的银行大部分是偏向于国内市场,比如一些A股基金,或者和A股相挂钩的产品。但是打开全球的投资范围就给我们的投资人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中国的投资者肯定会走出去,很多海外资本、资金正在流入中国,但其实相反,我们也应该逐步地走出去,从外资银行的角度,我们一直建议客户就是要做一个合理的资产配置,你如何防范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了。包括你投资的范围、币种和期限都可以做合理的搭配。当时在2005年,随着大家对市场逐步的了解,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整个理财产品也有一个急增,很多的理财业务,特别是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都得到了大家大力的追捧,但是2007-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其实很多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在全球市场下出现了大幅度贬值,即使是现在的QDII产品,市场上有240多只,现在基本上有144只的产品还没有舒缓过来,欧债市场带来的全球大幅度波动对于理财市场也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09年很多投资者因为大幅度亏损,之间发生了很多投诉的现象。面对这些投诉,监管部门这几年也在不断地在理财市场上进行规范,如果你要剖析这些问题,应该两面,一方面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我觉得这也是银行需要不断地吸取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因为不可规避的一点,以前在发这种理财产品的时候大家会忘记一点,我们中国的投资者因为原先在这方面投资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对于海外市场了解比较少,很多的产品结构过于复杂,而且我们的销售人员也没有很好地对这个市场、产品的认知,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很多误导,这方面是应该在银行角度检讨的一点。另外我觉得作为投资人,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接触过很多客人,如果自己投在商品市场里亏损超过50%-70%,甚至亏得更新,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做的投资,所以等于是自己认了,但是如果通过银行进行投资,这里就有一个银行的信用,因为投资者总是认为通过银行去理财的话一定要给我一定保证,因为你有专业的团队,所以一定会带来非常好的投资收益。但是从真正的投资角度,我认为监管部门现在正在逐步规范市场,金融机构在发产品的时候,包括你投资的范围,包括在揭示一些产品风险的时候应该更加详尽地去揭示一些风险,而且普通投资者一定要把产品尽量做到透明度要高,而且结构要相对简单。因为如果银行的专业人员对于这些衍生产品过于复杂,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之间的机理,你怎么能够很好地帮助你的客人防范风险、揭示风险呢?另一方面,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到一点,就是尽量去减少客人本金的损失,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外资银行在布置自己产品的时候大部分的人推一些到期100%的本金保证,或者是90%以上的保证产品,在这方面也是帮助客户防范了一定风险,让你的本金得到保障。所以如果你投资的方向是正确的,当市场和你的判断是正向的时候就会给客人带来比较好的潜在的投资回报。还有就是在产品和客户的细分上要要求把你的客人进行更好的梳理,看看到底什么样的客人适合什么样的产品,把对的产品发给对的客人,像我们平时遇到的很多客户,我们做的大多数还是中高端的客户,这方面有更大的需求,资产配置要求更为广泛,本身的资金量比较大,就像刚才招商银行的行长提到,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中高端客人不是像我们炒A股的这些客人看到非常短期高额的回报,更加需要的是一些稳健的、比较中等的投资回报。所以在这方面,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价,还有在投资方向上,包括中资和外资的金融机构也有需要风险的防范,还有自己银行内部的定价能力。当然外资银行可能在这方面相对有一些优势,大家也知道,我们的投研团队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我们也会对每个市场做非常专业的分析,而且我们有很多背对背的交流,不像你购买第三方的产品时对于背对背的交流不是非常理解,但是如果由银行自己做风险的防范,还有通过一些模拟测试来做这方面的预测,也可以给客户一个很好的风险监控。

  翟立宏:吴女士对监管的梳理是从银行和客户两个角度,应该说这也是监管部门现在对于银行业务管理、产品设计方面如何避免过度复杂、过度金融。客户风险要自担,在这两方面应该说是我们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的框架,最后还是请廖总说一下,廖总对监管的体会应该是最深的,谈谈您的看法。

  廖肇辉:目前我认为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和创新过度都是存在的,就我个人来看,一些超短期理财产品违反了一些规定,这可能是一些短面上的创新,对于监管公司有这样一些规范。我个人认为理财产品需要创新,而且要鼓励创新,对创新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还是以基金为主,必须加快扩大金融创新,使得市场有更高速的发展。关于理财产品创新,我认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有商业银行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设定规范以后,创新的主体永远还是以企业和商业银行为主。所以未来要搞好创新,我认为需要在制度上进行设计,就像刚才尹主任讲的,金融创新本质上还是不能偏离实体经济。最近我们看到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这不应该是我们创新的指导原则。我们不应该约束他们,在激励方面,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进行适当的激励是不会落伍的课题。从以前商业银行内部的激励来看不同银行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这方面现在还是需要探讨。

  翟立宏:廖总刚才讲到创新和监管的关系,因为创新和监管本身确实是一个金融领域中永恒的话题,但是在银行理财市场上,现在这个问题可能非常有意思,就是利用一些短期市场出现的机会进行创新算不算是创新?廖总给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国外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商业银行也有很多创新,比如当时大额短期存单都是面临市场的一些冲击,同时还有制度约束,有银行条例,这些创新在商业监管环境下最后都得以生存了下来,最后被发扬光大。中国的情况肯定有些不同,廖总给我们提出的课题确实需要我们长久的思考。最后我想再就刚才的话题请几位嘉宾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我们对银行理财业务到底应该怎样回归代客理财基本的轨迹上来,从严总开始。

  严骏伟:我就是两个字“稳健”。

  李岷:我觉得作为代客理财,最主要的也是两个字“透明”。

  廖肇辉:我还是赞成监管部门的“买者自负,卖者有责”。

  翟立宏:最后请吴女士来个响亮的收尾。

  吴蔚:创新和风险要同时兼顾。

  翟立宏:第一组的对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