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碚:只有制造业才能推动经济高增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5:25 来源: 新浪财经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碚:今天就回答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寻找中国产业的力量。我们要回答中国的产业有没有力量?中国的产业力量来自何处?中国产业未来的力量?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先生说一句话,说是中国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我们加入WTO以来,确实中国的经济、中国产业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确确实实杀出一条血路,我给予一个概念,中国的竞争叫做血拼。就是把我们自己所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至。有的企业家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这个阶段基本上体现出在那个时代,中国产业表现出的竞争力,前段时间,我们工经所的专家做了分析,我们分析结果也在网上公布了,目前委员,显性的指标衡量,中国的产业,主要指实体产业个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就是表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增长份额,进出口的表现,出口比例等等,从显示性的指标来看,中国的产业,特别是实体产业,确实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近两年来,我们检测到中国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跟以前相比,我们只是一种显示性的指标的测试,并不一定说内在竞争力就是这样,测试的结果是这样。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表现比较强的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力下降的趋势,不能依赖于第二产业,更多的依赖于新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是这样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对中国来讲,是否切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我们看一下全世界产业竞争的状况。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首先中国这样的国家,原来经济增长率差不多在10%,或者比这个高,现在略微有下降趋势,仍然是9%,再往下降一点是8%,中国经济增长率降到8%、7%,或者更低的时候,我们国家是否能接受,会不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我们的舆论认为,增长好像太快了,低一点也没有关系。甚至有的人主张说,中国有5%、6%的增长率,也可以了。如果按照5%、6%的增长率来算,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不是低的增长率。特别是发达国家,5%、6%是很好了,然后3%、4%也不错了。中国是不是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我们从中国各个方面的分析来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来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要保持在8%左右,低于8%,甚至如果说真的要低于7%,中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工业化的比较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就在想,这么快速的增长时期,如果要实现这么高增长率的话,靠什么产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全世界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这么高的增长率,推动的产业必须是第二产业。也就是说必须是制造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家的计划,还是各个省的计划,我们看到所有的规划里,都把制造业的比重规划的高于GDP,差不多高于两三个百分点,增长率保持在8%的话,也就是说我们的制造业还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我们又看到在规划里说,到了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第二产业比例不能继续再高了,而且希望第三产业比重更快的增长。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增长率最快的产业,比率怎么不增长?增长率不是最快的产业,为什么比率未来会增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经济学性质。

  为什么人类在工业化的时期,增长率是最快的?是因为在这个时期,这个产业会表现出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真实产量大部分的增加。第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三,产品的价格趋于下降。同时具备这三个特点的产业,在这个历史阶段增长非常快,成为这个历史阶段支撑它的快增长率主要的产业基础。我们认为制造业饱和了,不能发展了,如果转向其他的产业带动中国增长的话,再也没有产业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了。比如说我们的服务业,服务业增长过程中,产量、服务的真实供应量会增加,但是绝不像制造业增长这么快。服务业增长过程中,有的部门会增加生产率,一般因为制造业和工业技术支持提高。服务业当中相当一部分,在增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是不提高的,比如说什么服务,教育医疗等,劳动生产率不会升高。

  第三,不会趋于下降,第二产业相当的部分,生产过程中,价格是上涨的。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就是在工业化的时期。实体经济当中,有一部分是物质生产,还有一部分是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商业等,我们不具体说了。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现阶段如果要保持7%,特别是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的话,什么产业可以支撑?唯一的就是实体产业,而且是实体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制造业技术能够支撑的服务业。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跟我们感觉不一样,有的人说,现在的工业已经饱和了,已经过剩了,所有的行业好像都没有增长空间了。但是我们从真实的经济来看,我们现在中国要解决所有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几乎都离不开要有工业。包括有重工业。我们今天不展开了。

  任意一个产业,任意一个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国土整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都需要实体经济强大的支撑。但是在实体经济层面工作的企业和人员,又觉得现在中国好像干实体经济越来越困难,经营环境越来越不利,产业优势处于不利的地位,就是不是很赚钱,有比它赚钱更多的行业。人才的流动,资金的流动,并不倾向于它,而可能倾向于去制造业、去工业化当中。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跟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径相关。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式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是级差式的道路,不是创造机会均等的市场路径,而是渐进的,是差别化的。渐进过程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走得最快,到目前为止,真正实行改革开放的产业,大概就是工业制造业,改革开放比较彻底,比较接近WTO的规则,当然里面还有问题。

  而跟它相关的其他产业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大多数是滞后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体制环境下,这个工业中间会表现出很多的问题、矛盾、困难等。而这些问题、矛盾、困难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改革不配套而导致。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工业改革开放单兵独进,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现在所有人都在呼吁,一定要深化改革,怎么深化改革?谁来深化改革?改革的激励力量是谁?前三十年激励就是脱贫致富,我们的改革就是为了这个问题。未来改革的激励力量是什么?越来越走向利益博弈的过程,这个改革是一个利益的博弈。那么利益的博弈,能不能够使我们的各个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跟工业相关的改革,都能够走向一个符合市场逻辑的方向改,这是一个疑问。现在大家都看到这一条,当改革不推进的时候,我们就用政策来替代改革。当机制没有的时候,就用政策来弥补机制,短期内是可以的。长期来看,副作用非常大,因为它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说我们现在讲民营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质是我们的金融体系里面,就没有人,没有一个机构是为它服务的,从一开始就没有。就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体制没有改变的时候,本来长项是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逼迫他们为中小企业服务,不可能做得很好的。

  我们是不断的出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干预这个市场?还是说把机制调好?当机制调好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多政策了,也不需要这么多的政策频繁的变动,来解决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

  所以,中国的产业力量在可以预见的10到15年之内,如果我们要实现工业化,保持7%、8%的增长速度,主要动力机制,仍然是制造业。包括以制造业技术所支持的服务业。那么让它成为真正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在增长过程中,不采取过去的血拼的方式,一定要深化各方面的改革,使得各个方面的改革,大体上能够和工业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产业更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而且在竞争的过程中,代价和成本尽可能的低,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