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评论:世界陷入经济大停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1 16:47 来源: 新浪财经导读:《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12月20日发表评论。文章从点评近期在西方广为流行的《大停滞》一书开始,指出造成美国和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停滞的原因是缺乏创新,而造成创新不足的原因是曾经充足廉价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昂贵。作者认为应对短期的金融危机固然重要,但是各国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些造成经济停滞的长期因素。
以下是该文章摘译:
未来和过去不一样,现在和过去也不一样,这是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泰勒-柯文的新书《大停滞》中的主题。这本篇幅不长的书在网上首发,尽管充满了悲观情绪但很有影响力。书的副标题是这样写的:美国是如何吃掉现代历史上所有唾手可得的果实,然后生病直至最终康复的。该书延续了现在流行的写作模式:简明扼要并富有煽动性。他的观点是对的么?如果是对的,那意味着什么?
柯文教授说,美国现在乱套了,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差。他提到了70年代以来平均工资缓慢增长,2000年前后产生的幻觉以及过去十年没有创造新的净就业机会。而且他还指出:“因为社会福利成本激增,我们面临着长期的财政危机。我们严重依赖负债,而且更愿意放任不管而不愿意偿还债务。
更新奇的是柯文教授如何解释美国现在的所处的困境:美国经济至少从17世纪就开始享受唾手可得的果实,不管是免费的土地、外来移民还是强大的新技术。然而在过去的40年里,这些果实开始消失了,可我们开始装着它们还存在。我们没有认清现实:美国正处在一个高地上,那里的果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这就是问题所在。
过去,廉价的资源和劳工输入对美国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柯文教授增加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指出,1900年时只有6.4%的美国人从高中毕业,到了196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80%;同样在2009年18到24岁的青年中有40%已经上了大学。继续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变得更加困难。
维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思想,然而如今发明创造率大大降低。最高峰出现在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那时出现了现代化学,从而可以生产出人造农业;出现了电,从而生产出电动机、电灯、电冰箱、吸尘器、空调、收音机以及留声机和电视机;出现了内燃机,从而生产出汽车,另外还创造了飞机和制药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发明和创造都引发了大规模的生产。人们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柯文教授认为:“如今恰恰相反,不考虑神奇的互联网,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和1953年没有什么不同。”我要再加上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但是仍然要承认基础发明的速度在放缓,今天创新更难也更加昂贵。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柯文教授列举了70年代以来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停滞不前作为证据,但这是因为收入分配的改变造成的。然而人均收入以及多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中无法被增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解释的部分)的数据却支持了他的观点。如果维持1947年到1973年的趋势,2007年第一季度的人均实际GDP下降了13%,而2011年第三季度则下降了22%。西北大学的罗伯特-戈登教授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指出非农业部门的多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20世纪上半叶达到了顶峰,而在1972年到1996年期间则严重下滑。然后在新经济浪潮中看似又开始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虚假的。也许我们可以设想由生物科技和航天科技带来的增长,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
如果说柯文教授的观点有什么瑕疵,那就是他夸大了大政府的负面作用而忽视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国防先进技术研究计划署在推动互联网发展上功不可没。但是总体而言他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大停滞对美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柯文教授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如果没有这些唾手可得果实,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搞政治将非常困难;第二是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我们自以为比从前富有。实际上他认为,不管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美国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其负担的能力。希望借更多的钱而同时反对提高税收降低支出,这些都反映了对真实收入无法增长的失望,而金融部门爆发式的增长同大停滞也互为因果。柯文教授甚至相信美国经济已经接近了充分就业,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长期趋势依然令人失望。
现在把目光投向世界,这里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大多数人生活在远离经济前沿的经济体。中国的人均实际产量是美国的五分之一,而印度不到十分之一,所以提高教育水平并且吸收现有的科技将提供巨大的机会;另一个好消息是吸收更多的人进行科学探索,发明以及创新的潜能十分巨大。获得有突破的新知识也许比从前难,但是现在可以动用的资源却也比从前多得多。
坏消息是,廉价资源的时代不仅仅在美国消失了,曾经免费的资源变得越来越昂贵,这很可能是另一个更危险的零和博弈。面对痛苦的决策,人类选择否认。大量的资源被交易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资源无法被交易,就像大海和空气一样。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但如果希望得到创新,世界必须制定正确的激励措施同时反过来也要承认所受的限制。
我喜欢这本书:它从煽动性的主题开始,以恳请加大对科学的投入结束。尽管我不完全赞同这本书,但是它让我们知道除了金融危机和财政紧缩,我们的经济还有更大的问题要考虑。长期来看,我们的未来更依赖创新思想,也许我们不能决定这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影响它们。(鹿城/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