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张朝阳:人民币国际化需大量离岸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7 17:23 来源: 新浪财经
“2012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人民币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张朝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人民币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张朝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银行与《21世纪经济报道》、《环球企业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人民币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于2012年1月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张朝阳。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朝阳:刚才几位嘉宾其实都谈到,之所以愿意使用人民币主要是规避汇率风险,避免在换美元或者其他货币的时候产生风险。其实我们要想到,我们希望收人民币,或者我们希望支付人民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对手要有人民币给你,或者说你支付出去的人民币他有处理的办法,或者他可以付给别人进行周转使用,整个这个故事才能进行下去。这就需要境外要有一个你的对手获取人民币的市场,我们知道香港经过过去一两年的发展,确实现在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离岸市场,只有这样的离岸市场形成,才能进一步使我们的人民币跨境结算进一步推进下去。刚才嘉宾提出的那种希望才能实现。从中国的企业来说我们希望减少兑换成本,从境外,他的交易对手,或者其他拿到人民币的那一方,他可能是看到人民币的升值,他可能是一个投机者,他可能是一个退休人员愿意拿人民币。也可能他看淡人民币,他觉得人民币没有前景,这样境外的支付方才有人民币来支付,境外一定要有一个市场跨境人民币结算才能支持下去。

  所以我觉得香港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市场。其实上一轮已经讲到了,现在香港市场有6300亿的资金量,这个资金应该是很大的,有了这样一个资金量之后,各种产品就发展起来了。目前跨境贸易结算,从香港来讲,香港10月份到一万六千七百亿,整个国内是2.58亿。推算下来,通过香港做的跨境贸易结算量占整个中国的将近70%,应该还是很大的。

  香港是一个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境外的主战场,大家也谈了很多宏观的东西,可能还是希望这个市场的价值在哪儿,我们可以在这个市场获取什么?我觉得香港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利率、汇率完全是另外一个机制,应该说是一个市场化的机制,资金拆借的成本、贷款成本、融资成本、发债成本,目前阶段它比内地是低很多的,一般会低两到三个百分点。兑换这边,它时高时低,有的时候比内地高很多,有的时候比内地贵一些,多数时间两个基本上是持平的,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另外,发债,它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运作。它的投资主体非常多,基金、投行,它的投资主体多,产品就非常丰富,各种主体进到这个市场里有它的目的,当大家都聚到这个市场里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来到这个市场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我想这块实际上是这个市场对我们很有价值的地方。

  刚才提到有两个价格有套利,我个人不是这么看。我觉得,刚才王佐罡处长已经讲了,它是有一定规定的,你只要符合这个规定的业务就可以享受到这个优势。从企业角度我理解,企业本身就是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原材料、人工、生产都是全球配置。金融资源我觉得也是一个全球配置的概念,哪个市场里你能获得更便宜的人民币,在哪个市场你能卖出更贵的人民币,或者说你能买到最便宜的人民币就到哪个市场来做,但前提是符合国家的要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企业行为,其实也是你有竞争能力,因为你有竞争能力就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你符合政策导向就有能力去全球配置你的竞争资源。

  所以我觉得,应该说香港对在座的各位优秀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配置金融资源的市场。并且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形成,离岸的市场兑换每天都有220亿美元的市场交易量,现在整个香港有6300亿资金。这6300亿资金很苦恼,之前从银行角度来说,原来我们一千多亿存款,作为参加行贷款只有两三亿,十几个亿,现在目前香港有六千多亿存款,监管部门公布的数字才二百多亿,香港银行非常希望找到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能够符合授信条件的客户,来做这种贷款业务,有很大这样的需求。因为那边吸收了很多客户存款,这边希望给贷出去,这是一个正常的商业银行行为。我觉得香港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这个市场能给大家提供很多商业机会。

  刚才提到,中银香港,中国银行集团能够提供哪些产品,产业类型、具体的情况不一样,其实很难讲。因为实际上我已经讲了,这个市场是和内地市场不同,利率、汇率都有很大差异,授信的条件,对于企业的认可,包括发债的节奏,整个发债的程序都有很大差异,实际上创造了很多不同产品类型的组合。我这里想强调的就是,跨境产品从产品本身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依靠内地银行和香港银行联动才可能完成。以授信为例,内地银行更了解客户,可以给它出担保,香港进行必要的融资,或者说通过相对复杂的结算类产品。比如去年我们和中国银行退出的海外代付、协议付款,把原来内地发生的融资,通过结算产品转移到香港发生,或者在内地结汇的转移到香港进行兑换等等。这种产品其实很难说单一的内地银行自己可以完成,或者说香港银行自己可以完成,多数的这种产品需要两地银行有一个联动,并且两地银行都需要有一个很强的实力。在这方面,刚才有一些嘉宾也提到,中国银行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银行是专业的外贸银行一百年了,中银香港在香港,在存款、融资、贷款都绝对占市场领先的地位。因为我们本身还是一个清算行,其他参加行的资金也都大量聚集在清算行里,资金实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们还是愿意配合企业,去年其实进行了很多产品创新,包括内部授信制度的安排,做了很多这种创新。今年的形势我们是这么看的,去年实际上汇率都是一个比较单边的,之前从跨境贸易结算一直到八九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升值的趋势,后来就是一个单边的趋势,内地离岸价格比国内还要贬值的趋势,最近这两个价格又趋同了。原来利率大幅低于内地,今年我们觉得市场变化相对比较快,可能一段时间内地价格更好,香港价格更差。但是这种好坏买卖双方是不一样的,买方觉得香港好,卖方觉得内地好,这两个价格变化非常快,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市场机会,融资成本可能也没有去年或者之前差距那么大,但是这个差距始终会有。我想这是我们基本的判断,在这个基本的判断情况下,可以设计出很多,供应链的企业、进口的企业、出口的企业,不同的类型企业有不同产品,当然符合人民银行贷款条件下,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产品,使大家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来配置自己的资源。

  我要补充的就这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