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何小龙:五点核心优势助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17:13 来源: 新浪财经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于2012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小龙。(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于2012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小龙。(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于2012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何小龙。

  以下为演讲实录:

  何小龙: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首先感谢商务部和浦发银行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借此代表中材国际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和体会:  

  我的介绍分四个部分:  

  一、中材国际简介  

  二、与拉法基集团合作的背景  

  三、通过为拉法基服务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四、产业链的提升,关键是创造竞争优势。  

  中材国际是隶属于国资委旗下的中国中材国际下的上市公司,拥有国内最强的三家水泥设计院、中家安装公司等,业务范围科研、开发、设计、装备制造、项目管理、总承包等。  

  作为中材国际的子公司,中材装备股份公司能够提供完整的水泥生产专用设备。在全国拥有11个装备制造基地,每年年产能达到30万吨。我们的装备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水泥厂的主基设备。到2011年底中材国际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排名第一。  

  中材国际占国内市场份额80%,国际市场份额占37%,三年连续世界排名第一。我们的客户包括世界知名的前十强,比如拉法基、海德堡水泥等世界水泥巨头我们都跟他们有长期合作。特别是跟拉法基集团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材国际海外完成在建设项目超过130条。市场方面我们已经成功的追赶和超过了欧洲的另外三家水泥装备制造公司。下面我介绍一下跟拉法基合作的背景情况:  

  一、技术创新的历程  

  我们水泥工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前身-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成立于1953年。50年代到60年代末,当时我们主要是开发了年产5万吨到25万吨的湿法和半干法机立窑生产线,1986年第一条日产2000吨国产化新型干法生产线在江西水泥厂投产,被誉为中国水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个项目实际上是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在干法生产线上取得成功,这个项目达标过程我们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不断整改探索以后,这个项目得以达标。  

  国外当时引进技术的生产线能够实现达标在三个月左右,我们当时因为技术能力有限所以花了一年的时间。  

  80年代中期开始,结合新型干法技术装备许可证的引进,我们开始技术创新,从水泥厂各个环节技术装备全部采用国产化,1993年第一条由全国产化的2000吨生产线在双阳投产。  

  1996年第一条日产4000吨国产化新型干法生产线在冀东水泥厂投产。  

  2002年池州海螺日产5000吨级生产线的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指标接近。在全球已建成的最大型日产万吨级水泥生产线共有18条,其中有14条是中材国际建造的。  

  我们新型干法水泥占比从2000年的11%,提高到了目前的87%。可以说目前中国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技术装备和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是同步的。  

  第二,谈一下与拉法基合作的背景。中材国际比较幸运,因为我们抓住了世界水泥巨头、排名第一的拉法基集团在中国的一些发展机会。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水泥消费国,也是过去十几年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吸引了拉法基的目光,94年拉法基在怀柔成立公司,迈出了进军中国的第一步。这个生产线的设计也是中材国际天津研究院承担的,所以中材国际对拉法基有了一定的了解。2000年起拉法基在西南地区新建了一批生产线,主要是重庆拉法基二线日产2500吨、都江堰一线日产3500吨,都江堰二线日产3500吨,重庆日产5000吨。  

  第三、通过为拉法基服务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一、拉法基九几年进入中国市场,但是2000年开始才投资建设生产线。由于当时我们市场上的规模还是2500吨级的生产线,日产3500吨生产线不太多,拉法基在中国投资兴建自己的工厂,对中国的装备存在一些疑虑。拉法基在做都江堰3500吨的时候仅选择了下面做总机装备,但是一些装备还是采用一些欧洲的技术和装备。这个生产线投资约13亿人民币,2002年建设生产。我们跟拉法基的合作,最初仅提供劳务,就是提供建设和安装。组机装备还是拉法基自己选择欧洲的装备。  

  到了2004年拉法基开始筹建重庆拉法基二线2500吨项目。当时2500吨生产线在国内比较成熟。鉴于形势,为了适应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提高拉法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拉法基决定采用中国设备国产化的尝试,选择了中材国际天津公司。就是原来的天津水泥设计院。2005年11月项目正式建设投产,装备选择中材国际,拉法基集团对重庆拉法基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个模式是成功的,这个项目在拉法基全球都具有参考意义。重庆拉法基二线投资约4000万美元,国产化设备比进口设备成本降低了一倍。项目不仅业主受益,最大的受益方是中材国际天津公司。这是在国际行业叫响水泥生产线中国造的象征之一。重庆拉法基项目使原来天津研究院架构发生了变化,因为它原来更多的是设计院的模式,拉法基要求在项目里面必须要完成执行它的标准,包括执行程序,从而使一个设计院向传统的公司公司转变。对于天津院来说也就此设置了采购部、施工部。  

  对于拉法基的要求,设备的制造成本要比国内高,而且也比我们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想象要高出一块。我们对项目严格要求的标准缺乏足够了解。但是我们最终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装备管理理念和质量提升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拉法基在准备筹建都江堰二线3500吨的项目在水泥界传开,经过重庆项目以后拉法基,为了增强企业效率,降低投资,所以拉法基决定在都江堰新上一条生产线,和拉法基打过交道企业清楚,拉法基项目运营流程和管理规则必须规范、严格、完善、甚至接近完美。经过长达一年的考察、谈判,拉法基最后还是选择了由中材国际天津院。对于再一次与拉法基的合作,这对当时的天津院来说既期待,但不是令所有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与拉法基的合作叫做痛苦加快乐”的过程,痛苦就是拉法基要求非常苛刻,近乎完美。但是快乐就是与拉法基的合作能够找到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感觉。与高手打球球技在于更高,所以站在战略层面,公司领导要求项目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号召大家敢于与高手过招。以设备带动装备,提升整体实力,为走出国门走的更快、更远继续能量。  

  2007年1月拉法基都江堰项目二期顺利投产。尽管二线工作范围比一线略有减少,但是总体来说项目投资得以大大的降低。特别是经过几年的运行数据比较,因为拉法基有很严格的生产控制,包括整个生产经验非常丰富,每年都以不同的生产线,每个季度,每年会进行不断的随时检查。另外也有一些设备的可靠性、硬绑定数据。经过几年运行数据比较,二线国产化设备丝毫不比一线国际设备逊色。这也说明周围设备合理维护完全能够满足客的需求。有了以上的合作,拉法基把中国制造的模式推向海外市场,所以2007年中材国际和拉法基项目在印度签了5000吨的市场。  

  印度市场一直为欧洲状况和技术所垄断,所以他们的门槛并不低。这是拉法基用中国装备在印度市场第一次进行建设生产线。所以拉法基在原来都江堰和重庆项目基础,对我们状况的标准又提高了一步,跟欧洲标准接近。拉法基经过几个项目的合作,在质量提升方面拉法基对中材国际有信心。经过努力,我们提高了标准,在后续都江堰5000吨项目,包括现在在俄罗斯建设5000吨,和在尼日利亚建设5000吨项目。目前中材国际装备标准已经完全的全球统一,而且它也是在中国标准基础之上,大家经过几年摸索达成一致,形成了一套符合拉法基全球市场水泥状况的标准。  

  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市场竞争需要企业锻造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核心优势有五点:  

  1、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2、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  

  过去中材国际集团旗下的水泥装备制造公司有几十家,各个公司单打独到,不能降低规模成本,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2010年底中国中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把各小公司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强大系统集成能力的集团军,海外扩张规模不断扩大,总成本能力不断增强,不仅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权,而且企业成倍增长,实现了一条走出去的新路子。中材国际的成本优势,使我们与欧洲三家竞争对手相比都是他们做不到的,为我们扩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目前竞争这三家公司重点还是状况的研发和制造,但是不具备像中材国际这样有比较完整的服务于水泥工程的设计,中材国际项下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长期从事于水泥厂工程的安装对比,所有这些通过整合资源以后,综合反应出来的能力是一些欧洲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3、业务模式和产品属性的高端化优势。  

  通过整合行业内部优势资源和装备制造业务,创造了专业化技术服务加工程总包的商业模式。凭借产业链整合优势,进一步全面市场营销、技术研发、采购、物流、装备制造的流程,强化项目一体化,使公司优势得到发挥,建设周期比海外水平减少三分之一。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欧洲公司主要是在技术和装备上,在土建、电气设计和安装等能力上都不具备这些资源。中材国际所有资源都是在我们下属公司中具备的,我们整体很好的协作、管理,整个建设周期比国外要快。可持续发展之路中材国际很早就进行了研究,而且在国内也有成功的案例。  

  4、全球知名品牌优势。  

  目前世界水泥公司巨头,加上中材国际有四大巨头公司,占据全球85%的水泥市场们额。中材国际是四大巨头之一,而且市场份额、销售额和净利润都超过了其他三家欧洲公司。经过市场的锻炼,和中材国际对品牌内涵的丰富,中材国际品牌和品质已经成为世界水泥厂的标准和标杆。  

  5、全球配置资源优势。  

  全球配置资源优势是中材国际全球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特征。目前中材国际的海外资源、技术资源都是全球配置,国际化的整合资源、配置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方式,为中材国际从技术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成为为国际重头市场发展做了很好的支撑。  

  中材国际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海,2009年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沙特期间,亲临了中材国际沙特水泥厂,提出了“深化服务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当然总结中材国际发展历史,中材国际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各级政府部门、商会、银行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多年来大家给予中材国际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特别感谢浦发银行多年来对中材国际的支持。我们将坚持创新型、国际型、价值型企业定位,全面定位战略品牌,为中材国际在国际市场占领更多的市场做出更多的努力。谢谢大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