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别让新国标争议转移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6:06 来源: 新闻晚报

  □王兴栋

  近来,有关一些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的新闻成为热议的焦点。特别是乳品新国标,不仅被指开倒车,同时还有媒体质疑这一标准为几家企业所操控,就低不就高。食品安全关乎公众健康,适当提高标准固然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标准是否能得到切实执行。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都关乎执行,而非标准是否提高,食品安全犯罪才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所面临的焦点问题。

  比如三聚氰胺事件,这不单是一个安全标准的问题,因为再低的安全标准也不可能容许往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比如新东阳销售过期食品,有些罐装八宝粥甚至是十年前生产的。这种做法也不光攸关食品安全标准,因为任何一种标准都不会容忍如此做法。再比如苏丹红咸鸭蛋、石灰面粉、瘦肉精猪肉、地沟油等,性质都是一样的。这些所谓的“食品”都已不能被称为食品,而更准确的称呼是有毒物质。因此,即便执行三十年前的食品安全标准也不可能给这些产品签发通行证。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对公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为社会所诟病。反观一些有双重标准的食品,如可口可乐添加防腐剂及其含量的问题,这当然需要逐渐提高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危害程度显然和前述的三聚氰胺等事件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对于诸如三聚氰胺这样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解决办法不是提高食品安全标准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类似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关部门已表示对于类似案件要从严从重处理,希望能够真正落实。另外,执法者和被执法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绝对对立的,毕竟,执法者再任劳任怨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这就需要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只有这两者的最佳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餐桌上食品的安全。在这方面,前两天发生的明治奶粉召回事件值得一提。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明治部分奶粉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但实际上,其所含放射性物质铯的含量在日本规定的安全标准之内。但考虑到公众的健康,明治方面还是表示将召回40万桶。另外,明治部分奶粉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系其主动对外公布,而非被有关部门检测出来后才公布。这种自曝家丑的行为并非没有代价,明治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后下跌约一成。很显然,明治的做法与安全标准关系不大,按照日本的国标,明治完全可以不召回。但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对企业的信誉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自律和对公众健康的负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期待越来越高,一些食品的安全标准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这很正常也十分必要。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对我国公众健康威胁最大的是恶性食品安全犯罪,其做法突破了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底线,这就不是一个纯粹有关安全标准的问题。当我们在为新标准争论不休时,千万不要减轻了对这个焦点问题的重视程度。其实,标准稍低一点但能得到严格执行的话,我们吃到的还是有标准可循的食物,而食品安全犯罪导致的结果,就是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品送上餐桌。而且,如果我们只强调提高安全标准,而没有完善执行的配套措施,那么提高标准很可能沦为空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