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翻开硬币的另一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4 11:54 来源: CCTV姚景源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些年中国每一个人真正融入到了经济生活当中。尤其是近三十年,我们不知不觉地拥有了很多身份。比如你到银行去存款,你就是债权人;你买东西付了钱,一部分钱成为了政府的税收,你就是纳税人;你买了一个企业的股票,你就是股东,如果这个企业上市了,他的股票价格就和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产生了直接关系,你的个人利益就和整个国家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经济生活是亿万百姓充满生机的生活。
在经济生活当中,有快乐,也有烦恼。收入增加了就高兴,物价上涨了大家就不高兴,股市上扬大家都很兴奋,股市要下跌人们就会紧张。为了让生活越过越好,我们就需要了解所有公民的想法和需求,发现生活的外在变化、研究经济的内在规律,指导大家的经济决策。所以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进行合作,每年都会推出一项特别的调查活动——《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最热点的年度经济话题,百姓的收入、支出、投资情况,下一年的消费预期,以及大家的幸福感。
调查中我特别注意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经济的话语权更多的是集中在社会精英的层面,然而真正对经济生活拥有评价权力的应该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了拿到十几亿人的经济主张,就得用统计学的方法,用抽样的办法来做。打个比方,抽样的道理,就像在家里煮饺子一样,煮得差不多就捞一个尝一尝。《经济生活大调查》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国家统计局全程负责了历年大调查的样本设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发放了10万份调查问卷,调查10万个家庭的经济情况。104个城市中,除了4个直辖市,每个城市样本量都在600份,涵盖每一个区;对于300个县,每个县向不少于5个乡镇发放问卷。从我的经验来讲,一般的专项调查,1万到3万份样本就比较充分了。而这个调查样本量达到10万份,在国内媒体调查中还是第一次。而且调查过程完全是随机抽样,所以10万份样本中包括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男女老少,比较富裕的,比较困难的,既有城里人、白领、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的农民、牧民,甚至远在边疆的人。
这个调查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在于,为了让调查问卷比较精准地投放到设定好的样本地区,调查问卷是印制在免邮资明信片上,通过中国邮政网络进行发放。这个明信片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每年过年期间发送的一种贺卡,借助这种特殊的媒介进行调查,扩大了有机会参与调查的人群。我们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没上过网,没有手机,甚至没有电视。用明信片的方式,人们用笔简单一勾,就传递了自己的经济观点。所以利用邮政网络调查,虽然没有互联网调查迅速、方便,但却更加科学、全面。这种新方法,也给今后统计调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
我还记得,在第一届大调查开始的时候,我觉得10万份问卷能够回收10%到20%就很有价值了,因为一般来说,国际上民间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几。结果2006年大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达80.2%,创下了民间调查问卷回收率的记录;2007年大调查,回收率超过86%,再创纪录;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回收率也超过80%,保持了高水平。从调查样本看,从回收率看,大调查充分代表了全国13亿人的想法。
历年的调查数据,具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举个例子,2008年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大家都认为自己2009年的收入会有提高,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首先是百姓对2009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信心,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百姓也希望自己2009年能提高,对各级政府领导来说,就应当有意识的去解决能使百姓收入提高的问题,尽可能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对企业家来说,收入提高是扩大消费的前提,大家收入都提高了就会带来新的市场,消费结构就会出现新的变化。再举个例子,2008年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在人均纯收入5千元以上受访者的选择中,2009年打算购买的产品,汽车位居首位,这是中国百姓的消费预期,结果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突破1000万辆。我相信每一个优秀的政府官员、企业家都会高度关注《经济生活大调查》所反映的、你从事的领域中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对我们每个人,也会从《经济生活大调查》中看到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今年的经济生活大调查增加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关于人们有多少休闲时间和休闲时间在做些什么的调查,这一调查在欧美国家进行了20年,数据分析模型已经较为成熟。人们的经济生活三分这一和生产工作有关,三分之二休闲娱乐有关,这就相当于翻开了硬币的另一面,当我们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看到他们生活质量的变化。生活是不是有品质和能否获得幸福感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过去关于这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来一直以来都被忽略了。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已经使人们很少静下心来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连交流和沟通都成了奢侈。调查不仅为百姓提供一个表达观点的平台,也能反映百姓对经济的一种判断。从2006年开始,《经济生活大调查》已连续举办三五次,对于统计调查而言,静态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有限,只有把数据放在时间的维度上进行动态的比较,才会挖掘出其真正的价值。这项活动如果一直延续下去,通过积累和分析历年调查数据,可以逐步建立一个独具价值的中国经济数据库,发现百姓经济生活的内在规律。它将是一份中国经济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