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搜房网被曝泄露网友注册信息情况严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6 13:47 来源: 北国网-辽宁日报

  刚在网站登记注册,楼盘广告短信便一条接着一条;买房合同一签,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马上就告诉你房子的装修效果图设计好了,家具店的追踪电话直接打到了手机上;刚刚搬进新房就有人打电话来问“房子卖不卖”……

  当下,房地产中介网站转卖用户个人信息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广告短信、推销电话甚至可以准确叫出机主的名字,个人信息已无密可保。

  搜房网是这样处理个人信息的

  在全国注册用户排名第一的房地产门户网站搜房网的业主论坛上记者发现,抱怨收到太多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的帖子不在少数,以“广告短信”为关键词能够搜索出16746条结果。

  一位李姓搜房网用户表示自己“每天接到不下10个各类电话”,他认为是“网站泄露的电话号码”。因为他有两个手机,“其中一个接到骚扰信息及电话的,只在报名搜房看房团时登记过,另一个手机在很多楼盘登记过,包括现在所居住的小区,却从来没有一个骚扰电话。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搜房网的经营理念推崇“整合营销”,而“整合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所谓的“会员资料转移”。

  这会员资料是如何转移的呢?搜房网旗下根据业务不同拥有搜房新房集团、搜房网二手房集团、搜房家居集团和搜房研究集团。注册会员在搜房网上在线浏览楼盘、装修等信息、报名参加看房团,申请会员卡购房优惠后,除了会员的手机号码、邮箱等基本注册信息外,搜房网还相应获得了会员看过哪些楼盘、打算在哪里买房等其他信息。注册了会员的人,搜房网一般会默认为半年后已经买房,届时就把这部分人的资料转到家居集团;再过一段时间,又转到二手房集团。经过如此的一来二去,用户个人信息已基本上社会化。

  举证难维权烦法律待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表示,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保护还不够完善,但无论从刑事还是民事角度,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泄露进行维权都有法律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维权难度太大。

  平均每天收到3-5条短信广告的小杜说:“信息泄露以后受广告骚扰,利益损害不算太大,但是维权成本太高,而且根本不知道告谁,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被谁泄露出去的,所以一般不会专门花时间去维权。 ”

  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专家建议应该从源头禁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首先是完善立法,2003年立项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迟迟未出台,学界业界都期待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有更加详细的规定。第二是企业自身应转变经营观念,“消费者信息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的财富,珍惜自己的财富,保护消费者信息其实也是保护了企业自己”,叶林说。第三是通过公安局、工商局、消协等部门加强刑事打击力度、行政执法力度和行业管理。

  “遇到此类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可以去法院起诉民事损害,也可以去公安部门或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查处。 ”张新宝说。 □罗宇凡/谢丽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