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螺旋藻抽检结果变脸有损公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14:02 来源: 重庆晨报国家食药监局如果不能拿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向公众说明为什么前后两次标准要更改,更改的依据是什么,恐怕民众对这次检测的质疑还将继续。而受损的政府公信力要重塑也将更加艰难。
3月30日凌晨,国家食药监局对外公布的“最新”抽检结果显示,原先“黑名单”上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产企业仅剩1家产品不合格,而原先8家内容物欺诈的鱼油产品变为3个为假冒产品、其余产品检查结果未予公布。
(4月9日《经济参考报》)
一个月不到,重金属含量超标的保健品忽然就合格了,而且检测部门和产品并没有变,这不能说符合常理。药监部门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理由、非常确凿的证据,如何能说服民众,让我们相信,那些所谓的“保健品”真的无害?
前后两次检测相异如此之大,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中有一次的检测结果是错误的;两次检测遵循的标准不同;因为某种人为原因,需要出现一次“良好”结果。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原因,恐怕损害的都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检测错误自不必说。更改检测标准又与相关行业的法规相抵触,需要修改《保健食品国家标准(GB16740)》内的规定才能自圆其说。若是因为某些潜规则因素,被那些不良企业“公关”成功,则又涉嫌渎职了。
作为国家级的监管部门,出现检测错误的情况可能性不大。根据报道,恰恰是因为第二次检测时候“放宽了标准”。在国家食药监局最新的抽检结果中,螺旋藻保健食品铅含量执行2.0mg/kg的标准。而就在一个月前,国家食药监局审评专家告诉记者应执行0.5mg/kg的标准,是一个月前标准的4倍。曾经大部分“不合格”的产品又可以光明正大地流入市场。正如在试题难度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把学生们考试的及格分数线从60分下降为40分,原本不能毕业的学生可以顺利毕业了,家长和社会是该高兴还是忧虑?
然而,国家食药监局改变检测标准的行为又颇耐人寻味。报道披露:问题螺旋藻被曝光后,涉事企业之一某公司市场总监王洁涛及技术主管赴京“公关”。果然,第二天就出现了让这些企业拍手称快的“最新”检测结果。
不管第二次食药监局检测标准的改变是因为这些涉事企业的赴京“沟通”,还是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张晋京说的,对于“片剂”铅含量检测标准“属于学术探讨范畴”,但重金属对人体有伤害是实实在在的,而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也是不容疏忽的。在人们对塑化剂、瘦肉精、地沟油等“高科技”危险品越来越担忧之时,我们却杯具地看到,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正在下降。相信这是许多民众难以在感情上和常理上接受的。
先秦时,商鞅欲在秦国变法,用“徙木立信”和其他措施逐步确立政府公信力,民众才日渐接受新法。足见公信力对一国政府之作用。因此,国家食药监局如果不能拿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向公众说明为什么前后两次标准要更改,更改的依据是什么,恐怕民众对这次检测的质疑还将继续。而受损的政府公信力要重塑也将更加艰难。
□重庆晨报评论员 姚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