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食用油洋奶粉涨价 洗护用品涨幅10—20%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10:07 来源: 钱江晚报本报首席记者 罗凰凤/文 梁臻 李翔 周炜/摄
平时爱逛超市的主妇林琳发现,以前揣上两三百元能在超市买一推车东西,而现在,同样的钱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各种商品的价格越来越贵了,洗发水、沐浴露、食用油、洋奶粉,这些必需用品轮番提价,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也水涨船高了。
洗护用品涨幅10~20%
运营成本让宝洁坐不住
从4月1日起,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对经销商的出货价上调了10%~20%。在杭州沃尔玛超市,清明小长假期间卖场就对价格进行调整,提价范围包括了宝洁旗下海飞丝、沙宣、飘柔等品牌的洗护发、沐浴产品,普遍涨幅在20%左右。
沃尔玛超市在售的沙宣洗发水系列400毫升装价格为50.9元,而在价格尚未上调的超市这款产品售价在45元左右。 此外,杭州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超市表示已经获悉宝洁方面的调价信息,具体的门店价格上调时间还未确定。
宝洁方面表示,此次调价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出货价格进行上调。一般来说,连锁卖场对于宝洁产品的采购主要是通过全国大单集中采购的模式。“进货价提高之后,零售价肯定要跟上。库存消化完之后,卖场零售终端提价是必然的。”杭州一家大型超市相关人士表示。
涨价原因:去年,联合利华、宝洁等几大跨国日化巨头涨价,曾被相关部门约谈,领涨者联合利华还因散布涨价消息吃了200万元的罚单。而距离上次调价还不到一年,是什么原因驱动宝洁再次走到涨价的风口浪尖上?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价格仅是洗发水类日化产品中的很小部分,比如有机硅油即便每吨上涨1000元,分摊到每瓶洗发水里面也是非常小的比例。在他看来,运营成本的上升,包括人员劳动力成本、渠道维护与拓展、代理商返点、广告营销费用等才是其成本上涨的大头。宝洁2011年度财报可以证实这一点,该公司在过去两年里的广告支出增长了24%,而同期营收仅增长了6%。
食用油龙头呛声要提价
油脂企业惜售,供求关系紧张
伴随着国际油脂油料价格的不断攀升,沉寂了大半年的食用油市场,也按捺不住要涨价。率先出手的同样是龙头大哥——益海嘉里和中粮,悄悄启动了旗下金龙鱼、福临门等品牌食用油的涨价计划。
目前, 杭州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各大超市都已经陆续接到金龙鱼的口头通知,近期将上调该品牌各种规格菜籽油、花生油的购销价格,具体幅度尚不清楚,据称幅度约再8%左右,最高不会超过10%。
在已经调价的广东、重庆等地,金龙鱼菜籽油涨幅为5%-10%,花生油涨幅为7%-9%。杭州某超市粮油采购负责人经理说,金龙鱼每次调价,全国各地幅度基本上差不多。照此计算,目前售价为每桶118元的5升装金龙鱼压榨一级特香花生油,调整后的售价估计每桶在128元左右。福临门食用油确已对经销商发布调价通知,主要涉及菜籽油、花生油两个品类。
涨价原因:益海嘉里有关负责人说,本次调价主要由于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无法承担。本次8%左右幅度的调价,只略减轻企业亏损困境,企业仍处于亏损的边缘。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认为,最近食用油出厂价格上涨较多,特别是菜油和花生油上涨压力大,像菜油已经突破了1万元/吨。豆油前期成本相对较低,但如果成本突破了前期区间,可能也会跟着涨价。
上一轮国内食用油价格涨价潮在去年七八月份,当时,金龙鱼豆油、菜油和调和油3个品类整体价格上调5%。油脂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食用油行业领涨者为两大行业巨头,估计其他企业也会跟着陆续调价。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油脂企业因为对后市价格“看涨”而减缓出货量,可能会造成供求关系紧张,进一步加大价格上涨的预期。
洋奶粉年年提价
理由是原料和人工都在涨
近期民生食品“涨涨不休”的还有奶粉。记者昨天从杭州沃尔玛超市了解到,上周明治奶粉已经完成了调价,幅度在8%以上。一罐300多元的奶粉大概要多花30多元。同时,雀巢、美赞臣等品牌也已经向他们发出了提价通知,幅度在8%~15%之间。世纪联华超市也接到了美赞成、雀巢等洋奶粉的涨价通知,不过目前超市仍然按兵不动。
这是今年来首轮较大规模的奶粉集中调涨。近年来,各品牌洋奶粉涨价此起彼伏,从未消停。上一次集中涨价发生在去年6月,其中,惠氏金装健儿乐、幼儿乐等奶粉借包装升级等理由将产品价格提高10%以上,雅培、多美滋、美素力等奶粉的涨幅也达到10%左右。
涨价原因:成本压力导致价格上涨或者更换新配方同时提价成为两大理由。雀巢方面透露,调价主要是受到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影响。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从2006年至今,洋奶粉年平均涨幅已达15.5%,“每年洋奶粉至少会有一次提价,特别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段时间内很多外资品牌涨价幅度高达20%。” 一位外资奶粉企业的工作人员透露,进口婴幼儿奶粉在中国的毛利率普遍在60%~80%,高端奶粉则可达到80%~90%。为了保持产品价格的稳定性,洋奶粉品牌往往用“饥饿”式营销来控制市场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