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制度成本高致菜价上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4 08:40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制度成本高致菜价上涨

  图片说明:5月10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白菜专区。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此类大型车辆不能直接将蔬菜运至市内大小菜市场、超市。

  今年的蔬菜市场着实有点怪,往年进入春季后蔬菜价格都会逐渐走低,但今年却是一路上扬,尤其是大白菜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涨,甚至有“一棵白菜比一斤猪肉还贵”的说法。对于白菜价格的上涨,不少媒体认为是流通成本过高所致,甚至称“每一个流通环节致成本增加5%”。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制度成本的高昂,才是导致菜价上涨的主因,“不改变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相关制度,菜价想不涨都难”。

  ■本报记者 任震宇 文/摄

  最后一公里菜价翻番

  

  5月10日,记者来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白菜专区,走访了多家商户,发现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白菜大多产自邻近北京的河北涿州市和固安县,其每公斤批发价多在1.6至1.8元之间。“这几天其实已经便宜了一些,前一阵最高每公斤能卖到2.6元呢。”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今年的白菜,收货价就贵,比去年可要高多了。”

  商务部公布的商务预报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底开始,大白菜价格一路上扬,其批发价从不足0.9元/公斤攀升到目前的2.1元/公斤,翻了一倍多。仅从4月30日到5月6日,大白菜价格就比前一周上涨7.1%。

  这还不是北京市民所能感受到的菜价。5月10日,记者还走访了北京海淀区白堆子社区菜市场、增光路菜市场以及美廉美超市增光路店。两个菜市场的白菜售价约3.6元/公斤,而美廉美超市卖的大白菜售价为4元/公斤,与新发地市场的批发价相比,均翻了一番有余。

  制度成本太高

  “这就是典型的最后一公里导致的价格暴涨。”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商务部特聘市场运行专家洪涛教授对记者说。他同时认为,包括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内,蔬菜价格的异常波动不能简单的归之于流通环节加价所致,其背后有着制度成本的问题。

  洪涛分析指出,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北京来说是最突出的,但是与其说它是流通问题,不如说也是制度成本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运输蔬菜的大型车辆只能到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然后以中小型货车转运到市内的大小菜市场、超市,这其中产生的过路费、油费、装卸货人工成本都会显著增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丁俊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持类似的意见,他表示,目前菜价的异常上涨,既有今年春季气温较低、雨水偏多造成蔬菜减产、供不应求的因素,也有物流成本上涨的原因。他向记者剖析流通成本的构成以及与大白菜价格上涨的关系时说,首先是燃油费用的上升,燃油成本在运输成本中要占50%。根据统计,2009年以来成品油价格上涨了60.2%,而今年第一季度物流企业道路运输费用同比增长12.8%,这在历年的增长中是比较快的。

  除了燃油成本,道路通行费用在运输成本中也要占到30%,再加上日益增加的人力成本,都造成了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也推高了包括白菜在内的蔬菜价格,但这些成本都是外界因素作用于流通环节所导致的,有着更深刻的制度设计因素。

  生产组织化程度太低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造成白菜价格飞速上涨的原因并不仅仅来自于流通环节,由于产地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信息把握差,甚至在生产环节就种下了蔬菜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种子”。

  记者在新发地市场采访时,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今年菜价贵是因为大白菜种得少,去年菜价太便宜,菜都烂在地里没人要,所以农民都不愿意种白菜,这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河北省蔬菜大市定州市是北京蔬菜供应的重点基地,当地一家从事蔬菜贸易的菜站负责人陈小光也向记者证实,今年收到的大白菜与往年相比少了许多。

  洪涛告诉记者,白菜的价格很有规律,呈周期性变化,其供给由上期价格所决定,而需求则由当前需求所决定,如果上期价格太低,就会造成菜农种植积极性降低,造成供应减少,而如果当前需求旺盛,就会造成价格暴涨。

  在洪涛看来,这种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简单生产模式造成了菜农只能被动地面对市场,并容易对市场前景判断失误,这也是导致菜价异常波动的另一方面原因。

  相关制度待改

  

  对于未来白菜的价格,丁俊发与洪涛的判断比较一致,都认为随着天气转暖,大量蔬菜开始上市,供求紧张将得到缓解,白菜价格也会下降。但他们都指出,从长期来看,物流成本会继续升高,而流通环节多的问题也需要从总体上研究解决,重点是降低不必要的制度成本。

  洪涛告诉记者,随着城市面积扩大,对一些大型城市来说,其蔬菜自给率很低,如北京的蔬菜自给率连15%都不到,将近90%的蔬菜需要从外地调运,这无疑会增加蔬菜的供给成本。丁俊发也表示,曾有农贸市场的负责人告诉他,如果他们去山东采购,就算蔬菜本身成本为零,因为要组织人去采摘、装箱、运输、分拣,再运回北京,再加上损耗,这个成本也不低。

  洪涛建议,要解决菜价过快上涨的问题,必须改变既定蔬菜市场相关制度,如大城市可研究和周边地区配合,建立蔬菜基地,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蔬菜自给率,增强蔬菜市场控制能力,保障蔬菜流通,降低过路费过桥费以及罚款等,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制度成本。

  丁俊发认为,在流通环节还需要重点发展农批对接,即农民和产地、集散地、销售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对接,同时在城市里大力发展社区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有公益性,政府可以收购、入股农产品批发市场,并提供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的成本。同时,批发市场要对接好下游市场,目前批发市场往往只有销售功能,缺乏配送功能,如果批发市场能直接对接学校、机关、企业以及社区菜市场,并具备配送手段,则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