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追踪菜价上涨背后:一斤生菜跑千里涨八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1:32 来源: 深圳特区报每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昆明市呈贡县沐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里的工人就开始把打包好的新鲜蔬菜成箱地搬到长23米大货车里,每天往车里装满30吨菜需5小时左右。
记者跟随两位老师傅行驶在昆玉高速路上。他们拥有20年开车经验,配合默契,一人开车一人休息,快速将蔬菜运往深圳。
货车载重标准各省不一,罚款愁煞长途运输司机
■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方磊/文 记者 吴铠峰/图
皖K–E9518在国道G324上一路向东驰骋,总共28小时1600公里的路程,经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从云贵高原到东南丘陵,从乌蒙山脚到南粤海滨,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为的是尽快将一车蔬菜运到深圳市民的餐桌上。而在这一过程中,蔬菜的身价也在不断上涨。
超载是业界“潜规则”
5月13日下午1点,长20多米、载着30余吨蔬菜的“庞然大物”,刚缓缓驶过昆明福海收费站检查口,便被前面身着制服的路政人员拦了下来。
记重器上显示的数据是53.66吨,比云南省规定的5类货车51吨的载重标准超过了2吨多,司机汪祥和赵军互相对视一下后,都走下了驾驶室。
先是一番和气的交涉,但未奏效,排在这辆卡车前面的几辆货车司机,已经掏出钞票排队做好了交钱的准备。无奈之下,汪祥默默地站到了队伍最后,即便他清楚,根据规定,路政部门是无权对运载新鲜蔬菜的货车进行罚款的,但一番利弊权衡之后,他还是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按照国家规定,路政部门无权对超高、超载的鲜蔬运输车进行罚款,但应该对违规车辆进行登记,当违规登记次数超过3次,就会吊销营运执照。“到那时候,我连其他货物也不能拉了,那就亏大了!”汪祥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这辆货车是他一年前贷款50万元买的,每月还贷1万元。20年前从部队退役转业后,他被安排到安徽省运输大队工作,后来单位倒闭,他便给私人老板当起卡车司机,奔波于大江南北,最后索性自己贷款买了一辆核定载重为30吨的卡车,既当老板又当司机。
“合同上签的是每次运30吨,他们支付给我们运费9600元,但基本从来不会按合同办事,这已是业界的‘潜规则’。菜贩们为了省一点运输成本,就常常背着我们装载超载货物,不过一般也就一两吨,不太过分的话,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毕竟和他们关系闹僵了我们也没好处,虽然这样一来我们的油费得多出好几百。”赵军在旁边补充道。
这些罚款最终则成了路政部门的“灰色收入”,他们与司机之间早已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只不过,这些罚单最终都会由菜贩们买单,也就意味着它终究会成为成本的一部分体现在菜价上,即便仅仅毫厘而已。
各省载重标准不一
再路过下一个收费站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但这次汪祥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按照云南省的规定,罚款一次之后便可在省内畅通无阻。
记重器上的数字却出现了有意思的变化:到洛羊收费站时,显示重量为49.1吨;到石林收费站时,直线下降到了44吨;到广西桂东收费站时,数字则飙高到54吨;最后经过广东佛山三水时,则回落到了51.4吨。
不同的收费站,测量结果相差最大竟达10吨。“可能是海拔不同导致的重量不同吧。”汪祥有些幽默。
不过他们并非高枕无忧。数字变化的飘忽不定,让他们有些诧异。按照规定,超标车辆均无法享受绿色通道的优惠,而途经的四个省份,载重标准却各不相同。他们所驾驶的卡车为5类货车,云南省的载重标准为51吨,贵州和广西为55吨,广东的标准则是无论何种车型,运载蔬菜的货车均可在核定载重上上浮3%,也就是说这辆核载30吨、车身重19吨的卡车总重最多可到51吨多一些。
所以,当经过广东三水收费站时,看到计重器上显示的数字刚好达标时,司机汪祥和赵军不由得相视一笑。这样的标准,让他们觉得有些不可理喻:菜贩老板得在装货时,在不同省份的标准间做出选择——是冒着罚款的危险多装一点?还是少装一点不用罚款且一路畅通无阻?“当老板数学必须得过关啊!”车厢内一阵大笑。
菜“跑”千里涨价八毛
结束了长达28个小时的旅程之后,30多吨蔬菜在14日下午5点抵达深圳平湖海吉星农批市场。
早到深圳的菜贩黄宋秋,带着七八个人前来迎车。他是身在昆明的菜贩黄宋家的三弟,负责在深圳将这些蔬菜贩售出去。20多米的“巨无霸”卡车,撅着屁股倒进了编号为B5033的遮阳棚内,一批工人连忙解掉绳网掀开棉被卸货。
生菜、油麦菜、奶白菜等蔬菜被搬进库房分类摆放,等待着他们余下的“旅程”——晚上会有第一批客户前来下单订货,将这些蔬菜发往深圳各个超市及菜市场。
这里没有“明码标价”的习惯,问起蔬菜的价格,黄宋秋简单一句“看行情”回答。一位财务在库房里的一张桌上快速地计算着什么,一本账簿透露了记者想要的信息:上面写着的是最近的批发账目,生菜每斤3.3元、油麦菜2.2元、奶白菜2.8元。
而记者在昆明出发前采集到的信息是,生菜收购价为每斤2.5元、油麦菜1.5元、奶白菜2.3元。这些蔬菜的价格,在“跑”了千里后,平均上涨了6毛左右,其中,生菜的价格涨幅高达8毛——这包括了包装、保鲜、运输等环节中的所有人力、材料成本。
当然,这远远不是它们的最后“身价”。
平湖海吉星农批市场客服部负责人戚磊:
缩短“菜园子”和“菜篮子”的距离
■ 链接
深圳特区报讯(见习记者 曹崧)“菜价还未降下来,除了天气异常因素外,与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的升高也分不开。”谈到今年菜价不同寻常的上涨,深圳平湖海吉星农批市场客服部负责人戚磊分析。
戚磊说,去年底以来,菜价大幅上涨,消费者严重不满,社会舆论纷纷指向流通环节。实际上,不论是贩运蔬菜的合作社,还是城市卖菜的小贩,他们都没有从涨价中获得“暴利”。在卖菜难、买菜贵并存的情况下,缩短“菜园子”和“菜篮子”的距离,是降低菜价、提高菜农收入的最现实路径。
“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实施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过路过桥费,但这一惠民政策并未有效落实。有些地方在过路过桥费之外,设立了有偿办理禁区通行证等其它收费项目,各种名目的罚款比如超载、超速更是屡见不鲜,还有媒体曝光公路罚款与财政分成的内幕等。农产品千里迢迢到达目的地,真可谓要过五关、斩六将。”戚磊说,各级政府应监督检查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扩大车载鲜活农产品进社区销售的方式,让农超对接真正“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