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房闹是泡沫破灭速度的指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1:2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叶檀
房闹现象是行为金融学的天然指标。
一些购房者用“全武行”希望挽回自己的损失。日前,杭州、宁波等地出现房闹现象,今年以来房闹事件将近20起。一些前期购房业主不满开发商大幅降价、难以承受短期内几十万元的亏损,打砸售楼处,或者到房地产公司静坐,等等。而少部分房闹现象,媒体披露则是某些方面有意为之的结果,希望通过不断升温的房闹,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力度。
房闹事件大多发生在此前房地产溢价比较高的地区,投资色彩越浓重,前期价格越高,房闹或者房地产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越大。从行为金融学的意义上说,房闹事件可以作为房地产泡沫以及泡沫破灭速度的指标。
目前房地产下行幅度较大的地区,如鄂尔多斯、杭州等地,具有一些相近的特征。
房地产泡沫越是大,房地产泡沫崩溃的速度越快,出现房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房价相对平稳的成都等地则不容易出现。
上面的描述还不够全面,房闹现象还与契约精神有着密切关系。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香港出现大面积的房地产 “负翁”一族,也即房地产资不抵债。从1984年到1997年,香港房价年平均增长超过20%。中环、尖沙咀等中心区域每平方米房价高达十几万港元,一些黄金地段的写字楼甚至到了每平方米近20万港元的天价。1998年到2004年,香港楼价大幅下跌,如著名的中产阶级居住社区“太古城”,楼价就从最高时的每平方英尺1.3万港元下跌到四五千港元。从1997年到2002年的5年时间里,香港房地产和股市总市值共损失约8万亿港元,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元,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令人感慨的是,香港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违约,没有出现疯狂的房闹,深受法律熏陶的市民大多遵守契约,坚持缴还贷款。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契约精神,包括契约的公平,对契约的尊重。重视契约捍卫自身的权益,如果契约是公平的,就坚定执行。而不是房价涨落全找政府,希望引起政府重视,从最近一连串房闹事件来看,内地的房地产市场离契约市场还有很远的距离。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