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款洋奶粉售价已逼近300元 涨价理由遭质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10:43 来源: 中国质量报

  胡立彪:洋奶粉那点事儿

  新一轮涨价之后,目前国内市场不少洋奶粉的售价已经逼近300元大关。而个别品牌,如仅在中国内地和香港销售的惠氏启赋,售价已突破400元。贵则贵矣,这可以忍,谁让人家是洋字号呢!问题是,在这儿贵,在别处也贵才对,可洋奶粉们大都玩着同货不同价、看地定价的把戏。比如德国喜宝在德国本土的官网标价为7.99欧元(折合人民币不到80元),而在中国内地淘宝网的定价则为328元,两地价差高达4倍多,而且前者为有机产品后者为非有机产品,这就难免让人生些孰不可忍之忿了。

  对于高价,洋奶粉倒是各有各的说辞,归纳起来,无非有这么几个理由:进口关税、物流费用、宣传费用、终端门店费用、经销商费用、自身拥有技术优势、品牌溢价等。这些理由表面看来很充分,也符合价格规律,用来解释其产品之贵显得合情合理。不过,我们的问题核心不是为什么贵,而是为什么在中国市场要比其他市场贵。对于这样的质问,目前还没有哪家洋品牌给出过令人信服的答案。

  不可否认,正如有论者指出,洋奶粉变成中国市场可怕的东方不败,也与本土乳品自身危机持续发酵有关,再加上消费者普遍怀有“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排拒心理,便纷纷把目光投向洋奶粉,让洋品牌获得了侵占国内市场的机会。然而,这决不意味着洋奶粉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盘剥中国消费者,更不能以此作为价格歧视的借口。

  说到价格歧视,这才接近问题的本质。洋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种种表现,为价格歧视这一经济学术语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价格歧视,也称为歧视性定价,是指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与成本无关的价格上的差别待遇。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也侵占了消费者的利益,最终还会损害东道国企业及国家整体利益。

  洋奶粉在中国市场之所以能够实施价格歧视,根源在于他们拥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中投顾问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奶粉市场,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占比分别为16.76%、12.06%、10.58%、7.29%和4.72%,其综合市场份额已达51.41%,可谓半壁江山在握。这种垄断局面的形成,既与我国行业市场不够成熟、国内企业尚未对跨国企业形成竞争力有关,也与我国长期以来并不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消费者长期形成的崇洋心理有关。

  然而拥有市场优势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不是用它们先进的“国际惯例”影响和改变中国企业的行为向良性转变,而是迅速让自身异化;不是靠公平竞争获取市场,而是靠一些潜规则控制市场,制定高价垄断销售。而且,其高品质的形象也在一天天打着折扣,各种质量安全事件不断。以惠氏为例,从2002年3月北京检验检疫局发现其学儿乐奶粉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到今年1月市民发现它一款幼儿奶粉中有蠕虫遭投诉,这10年间惠氏被曝质量安全问题已超过10起。因此,如何规范洋奶粉生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对其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攫取暴利的不良行为进行制约,已成为我国政府眼下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外,社会监督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此,有评议者说,舆论和民众不光要鞭笞丑恶,曝光不良商家,更应加大对优秀国产奶粉的推广。毕竟,失去国产品牌的有效市场制衡,洋奶粉的价格疯涨只会加剧,且消费者别无选择。

  《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