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PM2.5阴影下生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5:51 来源: 财新《新世纪》

  PM2.5并非新冒出来的洪水猛兽,公众无须过度恐慌。最好的方法是把事实真相告知民众

  财新《新世纪》

  记者 崔筝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石晨(化名)八个月前刚当上母亲。入冬以来,她每天起床后都要张望一下窗外是不是蓝天,然后上网查看一个叫“美帝使馆空气”的微博(http://weibo.com),看看同在朝阳区的美国大使馆的最新空气检测数据是多少。

  当显示的污染等级达到“不健康”时,她会提醒要上班的丈夫戴上口罩,同时关紧家里的门窗。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的女儿,也就不出门去晒太阳了。

  “以前没觉得灰蒙蒙的天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对PM2.5了解多了,再加上家里有了小孩,PM2.5浓度简直成了我们家的生活和出行指南。”石晨说。

  对于PM2.5的恐惧,已在众多城市居民中蔓延。

  PM2.5来由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其非常细小,可以不受鼻腔内鼻毛的阻挡,随呼吸直接进入呼吸道,深至肺部,甚至渗入血液中,其负载的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这种细颗粒也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早已开始检测PM2.5,但中国目前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不包含这个数据。现行空气质量标准执行十多年,常规监测项目中,仅包括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2011年11月16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三次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两份文件的最大调整,是将细颗粒物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且将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变为AQI,和国际空气评价相接轨。

  新标准中,PM2.5限值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每立方米0.035毫克和0.075毫克。一旦征求意见通过,这将是中国首次制定PM2.5标准。但遗憾的是,此标准执行日期为遥远的2016年1月1日。

  PM2.5数据公布遥遥无期,但环境监测部门和研究机构对于PM2.5早有研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玮等人,在2000年发表了当时对中国PM2.5污染状况和特征的研究,其中引述的数据有的甚至早自1988年。

  此项研究指出,北京市城区的PM2.5污染中,来自机动车排放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煤炭燃烧,尤其是冬季煤炭燃烧,而工业排放的“贡献”并不大。

  五年后,王玮再次撰文指出,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机动车排放、建筑尘、扬尘、生物质燃烧,以及气体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氧化产生的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有机物污染。

  致命细颗粒

  复旦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庄国顺对财新《新世纪》表示,十年前他从国外回来时,就曾呼吁国内重视PM2.5问题。庄国顺表示,PM2.5的危险,就在于其细小, “PM2.5的大小,相当于一根头发丝截面的二十分之一。”

  他说,PM2.5可以吸附较多复杂的有机与无机物质,如有机多环芳烃类及重金属镍、铅、镉、汞等,这些物质随着PM2.5经呼吸直接进入肺泡和血液,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重金属铅可能会造成儿童血铅超标,多环芳烃也被认为是致癌物。”

  对于PM2.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宋伟民等人曾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PM2.5中,会影响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具有生殖毒性和免疫毒性。

  在一项关于PM2.5浓度与DNA损伤关系的研究中,他们选取交警作为高暴露组,普通居民作为低暴露组,对细胞进行受损分级。结果显示,交警各级损伤率均高于低暴露组,即PM2.5 的浓度升高能导致人群DNA损伤程度增加。

  一个明显的现象,即当天气是灰霾天时,医院中呼吸科门诊人数会增加。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联合做的一项调查显示,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50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小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 和0.5%。而PM2.5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在灰霾天气发生日,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34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小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2% 和1.9% 。而且灰霾天气对门诊影响的滞后累积效应更大,当灰霾污染爆发第六天时,门诊人数达到最高值。

  早在上世纪90年代,PM2.5和人群死亡率的关系即被科学研究证实。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J. Schwartz等人于1996年发表研究结果,证明空气中的PM2.5含量与人类日常死亡率相关。研究指出,空气中的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日常死亡率就会相应上升1.5%。PM2.5浓度也与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相关。

  这项研究的结论,于2000年在美国环境署的实验中再次被肯定。

  2000年,哈佛大学医学院Channing实验室的弗朗辛·拉丹(Francine Laden)进一步研究了PM2.5的组分与死亡率的关系。他们通过PM2.5颗粒组分的元素分析确定PM2.5的不同来源,研究了六个美国城市中,不同来源的PM2.5成分对死亡率变化的影响。

  结果证明,对PM2.5 而言,来源于交通排放颗粒物成分对死亡率的影响,明显大于燃煤来源的颗粒物。而自然来源如土壤、岩石的细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的变化无关。

  研究指出,机动车、燃煤来源的PM2.5每增高10微克/立方米,人群每日死亡率分别增高3.4%、1.1%。这为确定颗粒物控制的重点提供了依据,即来自于机动车的PM2.5最为危险。

  把真相告知民众

  12月6日,北京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24小时平均空气指数为131,属于“轻微污染”天气。而当天美国使馆的检测数据,平均指数达到365,达到“有毒害”的程度。

  这一天,石晨拿出在网上买的某品牌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店家号称,戴上可以避免吸入PM2.5。

  “戴着也不舒服。”石晨说。口罩的使用说明中称,长期佩戴可能会造成脑部缺氧。

  石晨的恐慌并不是个例。在淘宝商城的官方旗舰店里,这款口罩是防护类用具中最畅销的产品。

  对于“谈PM2.5色变”的民众,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表示,PM2.5并非新冒出来的洪水猛兽,公众过度恐慌并没有用。“只有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下,健康受威胁的几率才会增加。”

  对于“口罩热”,潘小川表示,一般口罩无法过滤细小的PM2.5颗粒,过于紧密的口罩又有导致缺氧的风险,“最好的办法还是呆在室内。”

  庄国顺表示,面对无孔不入的细颗粒污染,公众能做的就是尽力呼吁公开监测数据,尽快实施新标准,从而为改善空气质量铺设前提。“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事实真相告诉民众。”

  “制定空气质量标准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空气质量。现在的标准无法起到作用,就需要改。技术、仪器都不是问题,明明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再等上四年?”庄国顺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