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第一代城市到第二代城市的跨越秘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23:03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溪崛起:欲做中国“药都”

  本报记者 张丹萍报道

  本溪是一座因钢铁而立、因钢铁而兴的城市。本溪要吃“钢铁饭”,但又不能只吃“钢铁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走出一条符合本溪现实和未来的发展之路,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早在2003年,本溪市委、市政府就把医药产业与钢铁深加工产业、旅游产业一起,作为接续支柱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扶持,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国家将现代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重点扶持;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沈本一体化产业带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作为沈阳经济区产业布局的战略核心之一,为本溪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于是,发展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中国药都”,使本溪从单一产业支撑的第一代城市,升级为钢铁和生物医药双元产业支撑的第二代城市。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优势突显

  本溪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呢?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本溪市委书记冫工瑞介绍,本溪的优势首先是国家森林城市,林地资源、水资源丰富,特定的气候、地理条件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本溪的野生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总蕴藏量很大,多年来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优势品种,其中人参、辽细辛、辽五味等北药驰名中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本溪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源泉。

  二是产业基础优势。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本溪就是辽宁省的制药基地,几十年的医药产业发展历史,使本溪积累了众多的专业人才和产业基础。

  三是区位优势。本溪既是近中心城市,又是近海城市。“中国药都”位于本溪和沈阳之间,与周边各市均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连接,距营口港160公里、丹东港190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仅20公里,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四是政策优势。在建设“中国药都”上,辽宁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全方位的不遗余力的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条件。本溪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决定》,在土地、财税、科技、融资等方面提出了优惠和鼓励政策,为客商提供最佳发展环境。

  “中国药都”助力区域经济

  在产业方面,本溪给“中国药都”确立了“大产业、广覆盖”的大生命健康产业定位,就是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高密度的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从医药研发、中试、实训、生产到包装、物流、销售一条完整产业链条,让各个产业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接。

  本溪现在拥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4个集研发、孵化到产业化于一体化的“国字号”品牌,在全国同类医药产业园区中独此一家。近期,本溪还成功通过了国家级高新区专家组现场审核,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与此同时,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沈阳和本溪的结点上,支撑建设起规划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一座基本没有空气污染、污水零排放的生态型城区,一座有特色、有魅力的沈阳卫星城,实现“中国药都”产业化与城市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据冫工瑞介绍,“中国药都”的涵义,“药”是产业、“都”是城市。也就是说,“中国药都”不仅是产业园区,而且还是一座城市,不仅为入驻企业、研发机构提供发展空间,还可为企业员工生活学习提供完备的城市生活条件。

  在采访中,冫工瑞语重心长地说,几年来的发展实践,使本溪成为国家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员,也让我们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设中国药都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眼界更宽、目标更远。当然,本溪还处于起步阶段,药都的发展还重任在肩、壮志未酬。为此,我们将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弘扬药都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中国药都”这面旗帜插上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高点,让“中国药都”引领人们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本溪。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