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遭遇关门寒流 实体书店“探新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23:0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又一家实体书店“消失”了。

  日前,全国首家教育图书专业书店——有30多年历史的上海书城淮海店宣告停止营业,计划另择新址开设一家全新业态的阅读体验书店。这让本已是愁云惨淡的实体书店前景显得更加凄凉与无奈。

  去北京看“万圣”,去上海看“季风”,去广州看“学而优”,去台北逛“诚品”……好的书店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正在城市中心商业街消失。从大名鼎鼎的北京第三极书局倒闭,到广州学而优书店难以为继,实体书店的凋敝已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危机。

  据资料显示,从 2007年到2009年,中国民营书店就减少了1万家。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曾调查过,在过去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而近5年来,国内已没有一个新书店品牌出现过。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房,也于2011年10月宣布停业。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实体书店关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经营模式老旧,缺乏竞争力,实体书店中的大多民营书店的采购渠道不具备优势,书价采购价格明显高于网购商,这使其图书价格折扣少,虽然在实体布局上满足了大众对文化品位的要求,却无法维持书店“生计”。

  知名文化人、上海季风书店合伙人小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由于租金越来越高,再加上网上书店和电子书的冲击,实体书店已经很难靠卖书那点微薄的利润来维持运营。

  不过,实体书店短期内消失的可能性却不大,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氛围渲染,文化情愫较浓。“目前电子出版书籍无法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不少读者仍偏爱于阅读纸质图书,同时享受书店的读书氛围,因而实体书店仍有发展空间,但是需要其转变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方法。”

  “改变经营模式是关键,不仅需要优化图书采购渠道,提升自身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而且需要多元化产品服务内容,增加书店的盈利点。”蔡灵说。

  目前,最常见的是书店“割地出租”,引进咖啡吧、面包房或者文具店收一点租金,在营销上相互带动。就连上海文化地标性的上海书城,也先后进驻了星巴克咖啡、眼镜店等。博库书城甚至在近日宣布,将在宜山路店内开一家4D影院。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书店尝试在网络上开辟销售平台,试图缩短自身与网络书店之间的差距。

  “除此之外,政府机构也有必要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投资力度。”蔡灵表示,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是对实体书店实行税收减免政策,以达到扶持该产业的目的;另外通过对店面费用提供补贴的方式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效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