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交易席位大限延后两年险资誓言争至最后一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3:21 来源: 华夏时报

  欧阳晓红

  险资“交易席位之争”的结果似乎是,在证监会政策支持券商新业务的大旗下,保险机构在2014年底前必须交出其直接入市特权。

  “此事还在协商之中,尚未最后确定下来。”11月24日,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说,希望不要就此渲染;其潜台词是为保留保险机构的30余个交易席位,保监会还在做最大的努力。

  不过,11月14日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下发的《关于补充说明保险机构证券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补充通知)更像是摆在保监会面前的一张最后通牒。

  在保监会方面看来,退位事件不尽合理,背后更多还是行业利益之争。据招商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罗毅估算,按市场平均换手率和佣金率万分之八的标准计算,险资交易有望提升券商佣金业绩3%-5%,贡献约37亿-40亿元。

  席位之争

  “不到最后一刻,我们不会退出,除交易成本大增之外,还涉及保险资金的保密性问题。”一位国寿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

  另一位国有保险公司人士称,不习惯新通道,就连交易结算系统等都得重新对接。他坦言,尽管券商已经在做营销工作,但该公司还没开始就此和任何一家券商进行接触。

  不过,券商方面早已“摩拳擦掌”,欲分食保险资金佣金新蛋糕。据悉,有的证券公司半年前获悉险资席位政策将变后,便开始做工作,并给保监会递交材料,至今尚未拿到批文。

  是否对券商开放?如何开放?还是仅允许试点?考核标准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双方一直在进行商榷,结果不好说,强制退出未必就有道理。毕竟保险资金也是资本市场的主力资金之一,其话语权与日俱增,可能最后还得由决策层来定板。”一位接近保监会高层人士称,“席位之争的背后是利益的博弈。”

  今年8月和11月,沪深交易所、中登公司分别向各大券商及保险公司下发《关于保险机构证券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及上述补充通知,险资退出大限日由2012年延期至2014年。这意味着目前7800亿元险资或将逐步在2014年底前交出自有席位。

  其实,早在今年4月,证监会就向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发函,希望改变保险机构自己拥有交易席位或交易通道的现状,推行以证券公司为主的交易结算模式。其时,保监会召集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此事。但“9+1”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没有一家愿意退出。而前不久,接到通知之后,保监会又数次召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座谈,商量对策。“保险业粗算有30至40多个交易席位,中国平安的席位最多,超过中国人寿。”一位中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说。“如果取消了佣金,证券业还会这么积极吗?分明就是冲着交易佣金来的,完全是行业利益之争。”上述国寿人士说。

  合理性之辩

  “席位之争”如今已经白热化,业界认为,大方向已定,迟早要退出,保险业只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证券业人士认为,险资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获得的交易席位。2005年,作为阶段性安排,监管层支持部分保险机构直接持有或租用沪深交易所交易单元的方式“入市”进行证券交易。但2006年起实施的《证券法》规定必须是证券交易所会员才能在场内参与集中交易。而保险机构并非交易所会员,因此有悖《证券法》。此外,有报道称,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保险机构陆续暴露出超越权限违规代理、未履行交收担保职责等问题,相关部门遂出台上述通知。

  “这完全是夸大其词,理由很牵强,”上述险资人士对此义愤填膺,“为什么要我们退出来呢?不是会员可以加入会员,不合规的话,也可在合规监管下交易。”

  上述国寿资产人士说,保险资金有其特殊属性,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拥有交易席位也很正常。另外,保险公司利用证券通道的话,其投资交易的保密性会有影响,不排除可能还有道德风险,包括得重做系统,将其对接至券商体系,总体的压力较大。

  不过,据悉,也有中小型保险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并不反感使用券商通道入市,有的还认为可以通过券商代理保险理财产品。

  “保险机构很特殊,大部分都是保险业自有资金,有着资产负债配置的严格要求,不像是基金,有时需要遵从券商意愿。实际上每到年底,基金业为券商冲交易量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一位人保集团人士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郭金龙博士坦言,证券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靠扶持就可解决的。某种意义上,关乎民生的保险业更需要扶持。

  “证券监管不应从损害其他部门利益,只考虑自身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郭金龙称,应当站在经济全局的角度去权衡,将消费者、客户的利益亦纳入通盘考量之中,而非取消保险通道后,走券商通道,从而为其输送利益。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