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媒体称钢厂对于淡水河谷建分销中心态度有所缓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7 11:00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静默半年的巴西淡水河谷在华分销中心开始重启建设,知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目前谈判正在进行中。

  早在今年3月,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反对这一计划曾被搁浅。半年来,长协机制从一年一谈到季度定价;铁矿石行情大跌,现货价与长协价出现倒挂,供需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这种情况下,钢厂对于重启分销中心的态度有所缓和。分销中心一旦建立,现货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势必加剧市场竞争,同时对于市场完全现货化的预测也随之而来。

  新金融记者 刘畅

  钢企态度转变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现在我们对此(淡水河谷建立在华分销中心)不那么抵制了,毕竟能够增大现货供应量,从而拉低价格,比长协划算”,国内某大型钢铁厂采购中心总经理李建平(化名)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李建平看来,导致钢企态度缓和最主要的原因是9月后,下游市场不景气,需求大幅回落,铁矿石市场供需出现逆转。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全国日均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76.4万吨和235.7万吨,环比降低6.7%和7.4%。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达4994万吨,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15.5%。进入11月,国内钢材价格连续十一周回落,累计比8月中旬下跌9.5%。

  “价格大跌从一个侧面也使得我们中国钢厂变得不是那么被动了”,李建平解释,之前由于三大矿山的垄断,铁矿石价格一路看涨,因此,“我们都是被牵着鼻子走,价格谈判方面,中国钢铁企业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早在2008年,淡水河谷方面就计划建立自己的运输船队并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钢厂曾在2010年上书发改委、工信部两部委,以“需要限制矿山提高铁矿石现货价格的可能性”为理由要求两部委否决淡水河谷在国内建立分销中心的计划。

  今年3月,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Luiz Meriz表示,暂时不考虑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此后该计划一直被搁置。

  “当时觉得过多的现货让他们(三大矿山)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来影响价格,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建平介绍,二三季度长协价和现货价基本持平甚至还高于现货价,因此他们适当增加了现货采购量,“如果大量现货涌入市场,现货多了价格可能会更低一些”,他说,这样对于增加钢铁企业的利润会有所帮助。

  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2.53%,1至9月份累计利润率仅为2.99%,如果再刨除非主业因素,钢企的主业利润率仅为1.5%。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钢企态度转变主要是目前铁矿石行情出现逆转,前期的出发点以及相应的模式失去了继续应用的条件,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随着季度定价等更灵活的定价模式被采用,相应的主被动地位逐渐发生改变,正是基于这种改变,国内钢厂对淡水河谷方面决定重启分销中心的态度才有了转变。

  国内钢铁企业态度已经缓和,但一直比较低调的淡水河谷方面对于重启建立在华分销中心一事却避而不谈。新金融记者致电淡水河谷中国,工作人员称“不方便发表任何评论”。而据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现在已经就有关问题开始谈了”。

  至于分销中心建成后是直接跳过贸易商和钢厂交易还是以其他形式运作目前还不得而知。国内某大型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新金融记者介绍,具体的运作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他(淡水河谷)可以以外商的身份把货放在保税库,既可以卖给贸易商也可以卖给钢厂;第二在国内成立公司,直接运到非保税库;还有一种是找国内规模比较大的具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做代理。”

  该负责人介绍,找贸易商代理的情况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做代理,只提供人力和进口资质、报关、报检服务,赚取固定的代理费。淡水河谷把矿石销售给谁,多少钱销售,都由贸易商代为签订合同,贸易商不承担任何风险。

  另一种是贸易商在代理的同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比如某钢铁厂想从贸易商采购,贸易商可以直接转部分代理为自营,即贸易商与淡水河谷签订买卖合同,以固定价格买入,再加价卖给钢铁厂,而淡水河谷方面不清楚贸易商卖给谁和多少钱卖的。

  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操作,客观上都是增加了铁矿石市场现货供应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弥补过去经常出现的短期需求不足的问题”,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柳希对新金融记者说。此前,巴西运到中国港口的矿石需要有个时间段,现在如果分销中心可以一次性容纳1000万吨矿石,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调剂。

  市场竞争加剧

  如果分销中心的建立能够给规模较大的贸易商提供更多资源的话,那么对中小贸易商来说,现货量的增多可能会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被挤压。

  张苏(化名)是山东一家贸易公司进口部的负责人,从事铁矿石贸易4年的他在媒体还未公布消息之前就听说淡水河谷的重启计划,“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日子会更困难”,张苏坦言这对他们这种中小贸易商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以后客户直接从分销中心拿现货就很方便,还用得着我们贸易商吗?而且现货多了价格可能会降低,钢厂可能更多地选择从市场上拿货”,张苏对新金融记者说,话语中有一丝担心。

  张苏认为,如果市场上现货供应量增多,可能会影响钢厂长协的执行。目前,欧债危机的蔓延使得淡水河谷很可能将原来欧洲市场的销量转而投放在中国市场,但是柳希认为,整个矿山的增量到底是以新的长协形式还是转为现货进入分销中心还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考量,“虽然不可能全部都转成现货,但现货量肯定会增加一些”。

  “现在现货价格这么便宜,在市场不好的时候,钢厂完全可以把长协往后推一下,到分销中心直接拿现货”,张苏说,这样钢厂的采购面就更宽了,“分销中心本身就成了我们一个庞大的竞争对手”。

  在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眼中,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是件好事,这样可以加剧市场竞争,下游客户也多了一个采购途径,他对新金融记者解释道,“铁矿石现货增加了供应,价格涨跌更容易出现,而不是此前的单边上涨,因为供应方的竞争在加剧”。一旦淡水河谷分销中心成功建立,“两拓也很有可能来,否则他们不就亏了”,张苏说。三大矿山虽然是寡头垄断,但本身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巴西距离中国约11000海里,澳大利亚到中国的距离约3400海里,因此由于海运费用的原因淡水河谷在中国市场的争夺中,与“两拓”相比并不占什么优势。此前,淡水河谷一直计划打造十几艘40万吨级巨型矿石运输船只,也是从压缩海运成本的角度出发的。

  分销中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与“两拓”争夺中国市场,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钢材高级研究员、金属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小春对新金融记者说:“如果淡水河谷成功建立分销中心,未来两拓可能也会建立”。对于这种预测,盛志诚表示是“希望看到的”。

  苑志斌也认为,中国市场一直是铁矿石市场最大的需求方,在经历了长期的矿价高企后,当前相对乐观的情况无疑降低了淡水河谷进驻中国市场的门槛,同时,受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低迷影响,铁矿石压港、库存高企、价格回落都是良好的机遇。“总体而言,分销中心的建立将增加中国市场的铁矿石供应量,同时,对铁矿石现价也起到平缓作用”。

  长协或将瓦解?

  淡水河谷分销中心一旦建立,现货资源或将更加丰富,于是有人担心大量的现货增加会促使钢厂更多地选择现货交易,从而进一步瓦解日以缩短的长协定价机制,最后达到铁矿石供应完全现货化。

  铁矿石的年度定价谈判即长协定价机制最早始于1981年,通过铁矿石供应商和下游钢厂或贸易商的谈判来确定一个财政年度内铁矿石的价格和供应量。一旦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和数量在一年内执行。

  自2010年4月份以来,执行了几十年的年度长协定价机制开始被更短的季度甚至月度谈判来代替。通常季度协议价格按照上季度普氏指数的均值为基准来计算,而普氏指数也标榜为依据全天市场追踪和针对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投标、报价和其他信息的数据收集。无论从一年一谈到季度定价的转变还是以普氏指数本身为基础定价,长协所决定的价格都越来越接近现货的价格。

  由于十月后中国市场需求大跌,供给增加,现货市场价格低于长协的季度价。由此,淡水河谷发函称,决定按照当期的指数价格调整四季度的铁矿石报价,10月份提货的钢厂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数价格作为提货价,在第四季度结束后,双方将按照当季指数均价结算,即交易后实行多退少补。

  不难看出,铁矿石目前的价格已经越来越现货化,但现货的增量并不意味着长协的瓦解。林小春认为,通常一定规模的钢厂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核算成本,如果完全按照现货供应,价格波动就会很大,成本就很难做。“钢厂从铁矿石采购到炼出钢材再到卖给下游客户这个过程是有周期的,如果上下游变化都很大,那么规划核算成本以及计划生产就会比较麻烦,也可能影响生产效率”,他说。

  在钢厂做采购多年的李建平也指出,目前现货的确是便宜,分销中心建立后可能还便宜,将来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现货采购量,但是长协不会就此消失。他指出,“钢厂每个月都需要几百万吨的矿石,必须有个长协盯着,规定好每个月拿多少货,这样在组织生产的时候就比较稳定了”。如果所有矿石都去现货市场采购,“就不能保证能拿到的数量,有的时候还要配矿,这样长协所规定的矿石的质量和品质更有保证”。

  李建平坦言,现在钢厂还是希望有一个长协,价格可能不是最关键的,但“长协固定下来以后,最主要是能够提供企业一定品质且比较稳定的供应量”。也就是说,一定需要一个长期的供货合同,具体的价格可以按照季度甚至月度变化来定。

  不仅仅钢厂需要长协,“三大矿山也肯定会保有一定的长协量”,上述大型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大矿山的生产规模也是不断扩大的,他们自己也有固定的投资,每年都会有一个预订的销售量,否则矿石挖出来放在港口就是损失,而长协就能够保证一定的销量”。在他看来,在保证基础销量的基础上多生产的那一部分再拿到市场上做现货,不可能完全现货化。“他们也会考虑生产的延续性,未来长协不会消失,但有可能是定量不定价”,他说。

  柳希也认为,建立分销中心会增加现货供应,但是绝不可能因此而终结长协机制,“全部实现现货化不可能,因为钢厂需要一定的长协量作为基本的保障,矿山也需要和钢厂有一定的一对一的稳定供应,大家都想长期稳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