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加油站政策瓶颈难突破 期盼春天来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1 14:41 来源: 中国网眼下,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柴油荒已渐行渐远,民营加油站却依然如坐针毡。不期而遇的断供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无法摆脱的束缚,使其在与石油巨头的竞争中,看不到“春天”。
价格与销售环境的制约
“柴油基本上都从中石油、中石化集团进货,批发价由两巨头说了算,而零售价又至少与市场齐平,民营加油站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谈起前段时间的柴油荒,青岛金盾石化的总经理高崇东仍然心有余悸,“民营加油站绝大部分都是以卖柴油为主,国家规定的柴油零售限价是7.62元/升,中石化、中石油批发价格是7.6元/升,零售却是7.5元/升。我们要是进了油,还怎么往外卖?”
据记者了解,今年这波柴油荒始于去年10月中旬,距离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不久,国内成品油供应即出现了紧张态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断供。“许多加油站旁都排起了等待加油的长龙,要么是根本加不到柴油、要么是限量供应,部分加油站甚至悄然运行‘加油须付10%好处费’的潜规则。”岛城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回忆说。
不仅在价格上受人约束,在油料供给和销售环境上也受制约。由于成品油批发权的限制,油源紧张一直是制约着民营加油站发展的瓶颈。“油荒”期间,很多民营加油站从中石化、中石油批发不来成品油,为了维持经营,只能高价从地方炼油厂进油。“但地炼油产量不高,油量不稳定,油的质量也不好。”高崇东解释道,“这倒不是说地炼的技术、设备不行,是地炼的原料不行,地炼的原料都是国际上的二级油,最好的一层已经被提炼走了,别人加工后的油当然提炼不出好油。”
据了解,油荒时,有些民营加油站为了维系生存不惜铤而走险,冒险在优质油中掺加地炼油,导致燃油的质量下降,声誉一落千丈。
政策瓶颈难突破
由于石油巨头限制供油,民营加油站闹油荒、甚至关门歇业的情况比比皆是。
最大的阻力便是原油配额的限制。据了解,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实行配额制,分为国营贸易配额和非国营贸易配额。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从2002年开始,非国营贸易配额每年均会下达,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部分数量原油的进口。但非国营贸易进口的配额并不是都由民营油企分享,分食这块蛋糕的还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名下注册的公司等。根据我国现行政策,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外的企业若进口原油,必须持有两大集团出具的“排产”(安排生产)证明,海关才放行,铁路部门才安排运输计划。按这样的政策,民营油企即使获得原油进口经营资质和进口配额,也很难单独进口原油。
由于面临长期的困境,青岛的许多民营加油站不再选择硬抗,他们大都被中石油、中石化收至麾下。“青岛民营加油站大约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身为青岛市成品油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的高崇东回忆,1993年,岛城民营加油站有百余家,2000年,民营加油站发展到600多家。2005年对民营加油站来说,是一个历史性转折点,石油批发价快速上涨而零售价不变,加上石油巨头断供,部分民营加油站快速倒闭,全国民营加油站倒闭三分之一,亏损的有1万多家,青岛的加油站数量也迅速降到了400多家。
虽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打破垄断,但民营加油站却面临着“政策有口号却没内容”。据悉,在最新的青岛城市2012—2022年加油站布局规划中,全市竟无一家关于民营加油站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