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家上市公司曲线涉矿 能否修成正果成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9:06 来源: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志吟)上市公司热衷涉矿由来已久,但多数情况下,只闻“矿声”不见“矿影”。也正为了规范这种淘矿热,日前国土部出台了新规,给涉矿的上市公司戴上了“紧箍咒”。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寻求跟“矿”攀亲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市公司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购买矿业公司股权来曲线涉矿。

  新规难压淘矿热

  在主业不给力的情况之下,不少上市公司热衷转向买矿来投资。针对上市公司的淘矿热潮,近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出炉了第一份规范矿业权交易的文件——《矿业权交易规则(试行)》,并规定于3月1日起实施。

  按照这份新规,矿业权的出让必须在交易机构提供的固定交易场所,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开展交易,而矿业权转让也需在交易场所或矿业权交易机构提供的互联网络交易平台上鉴证和公示。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也意味着给涉矿概念公司戴上“紧箍咒”,其将不得不面对矿产交易机构的种种严格审核。与之相伴的是,矿业权交易的信息更加透明,顶着“购矿”的名义而“炒矿”的行为也将得到遏制。

  但与此相反的是,涉矿新规的出台并没有如期抑制上市公司的淘矿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有10家上市公司相继宣布要涉矿。如ST国创2月3日晚公告称,收购桂花煤矿采矿权议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实际上,新规难压上市公司淘矿热也是事出有因。在涉矿新规中,只有对直接购买探矿权或采矿权的行为做出约束,反之,如果上市公司购买的是有矿业权的公司股权,则不受规则影响。因此,这也成为了不少欲要跟“矿”攀亲的上市公司巧妙钻营的可选之径。事实上,在这些涉矿上市公司中,除了ST国创和江特电机两家是以直接通过购买采矿权的形式进行,中润投资、梅花伞、金飞达等多数公司普遍的做法则以收购矿业公司股权方式来曲线“涉矿”。如金岭矿业周一晚公告称,拟以不超过10.76亿元竞购大股东金岭铁矿所持金鼎矿业40%股权。尽管金岭矿业认购矿业公司股权表面上需要通过招标程序进行,但也不关新规之事,主要是其购买的矿业股权属于国有资产。

  能否修成正果成谜

  “涉矿”向来具有点石成金的威力,在一般情况之下,凡是能跟矿多多少少扯上点绯闻的上市公司,股价总能在二级市场上获得热捧。但矿业项目本身具有分布广、投资大、实施周期长、不确定性强等特点,短期内对其业绩难以产生拉动作用。如去年“涉矿”的60来家上市公司,很少听到有关“涉矿”带来业绩提振的消息。与此同时,从上市公司宣布“涉矿”再到把矿产真正揽入怀里,这之中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最近备受关注的科学城,推进富安矿业重组事宜已达10个月之久,最终却以相关工作进度迟缓为由终止重组计划。

  除此之外,这其中也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本身就用意不纯,只是想借助“涉矿”概念来拉升公司股价罢了。如1月4日宣布拟豪掷1.1亿元涉足锰矿开采的金飞达,就着实让不少投资者一头雾水。因为在发布“涉矿”利好公告的同时,金飞达还发布了两股东预告巨量减持的消息。而在金飞达还未谋划重组停牌之际,股价已是滚滚飞奔了,在停牌前的3个月,即2011年9月5日至11月7日,强势上涨了近50%。然而,金飞达“涉矿”后能否修成正果,至今还是一个谜。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