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特高压背后的多方博弈:企业争分几万亿蛋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15:22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图一:工作人员在高空建设电网。图一:工作人员在高空建设电网。
图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 图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

  本报记者 张硕 摄影 徐可

  今年两会期间,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成为众多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讨论的热点。据了解,电力行业三成以上的代表委员都提交了加快特高压及智能电网建设、优化配置资源的提案、议案和建议。“发展智能电网,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更写进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要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

  虽然半年来关于特高压的另一种声音一直匿影藏形,但是在这背后,关于特高压的争论却丝毫没有停止。特高压,被众所周知之后,政府、企业和个人为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背后的多方博弈可见一斑。

  实施政策既定安全质疑未停

  自从发展智能电网写入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便表明智能电网的建设得到了政府高层的认可,智能电网全面建设将不可逆转。但是2月22日,原国家计委燃料动力局局长蒋兆祖、原水电部副总工程师沈根才等25名专家联名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呈送报告,再次旗帜鲜明地反对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规划。由此看出,特高压电网即便在被政府认可之时,其中的安全仍然备受质疑。

  据原电力部生产司高级工程师蒙定中介绍,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故障率越来越小,大型停电事故已经鲜有出现,这说明电压等级、系统覆盖面积和大面积停电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而在“三华联网”之后,形成一个电网特大区,一旦发生失稳事故必波及全区。30年来,之所以我国没有发生类似世界上那23次重大停电事故,主要是一直贯彻《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按“分区”原则将电网分六个大区,各区范围不大,区之间主要用直流连接,使任一区故障都不会波及邻区。更有专家形象的对“三华联网”进行比喻,这如同三国时曹操采用的特所连环计,虽然在表面上很符合国情需要,平时也是风平浪静,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将直接影响全局。

  此外,专家的对特高压的担忧更多的来自电力系统本身。蒙定中曾向媒体透露,交流电力系统还有个稳定极限的问题。如果所送电流超过稳定极限,将会立即引起全系统功率振荡,两分钟内,全网停电,这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事实上,引发重大停电的失稳震荡并不是一两个系统内元件故障造成的,在“三华联网”各级支路元件多达600计,极有可能发生几个甚至十几个元件跳闸故障的情况。因为美国多次重大停电都经历了5个、11个,甚至15个元件跳闸才造成失稳振荡,因此交流特高压三华联网的失稳是难以仿真分析评估的,也是难以预防、难以挽救的。

  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对特高压充满信心,我国之所以没有发生像国外电力系统一样重大崩溃的现象,得益于国内不断发展的安全技术、管理技术、控制技术,尤其是我国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得非常好,所以中国这块的技术目前已经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才能使得非常薄弱的电网能够安全运行到现在。同时,中国电科院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国网电科院建立了大电网稳定分析量化理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实用的理论,并且打造了一个防御体系,已经达到了2/3省级以上的电网。

  几万亿“蛋糕”企业争分食

  自去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具体思路后,几乎人人都可以清晰地预见,未来几年,国内智能电网市场能达到至少几万亿元,面对这块大“蛋糕”,相关企业必定蜂拥而上。

  据了解,发电环节的建设重点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运行控制和功率预测,荣信股份、思源电气等将承担输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工程,成为受益较大的主要上市公司;输电环节的建设重点在特高压和跨区输电工程,生产特高压变压器、开关、换流阀等主要产品的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值得关注;变电环节的建设重点是具有智能预警监控功能的智能变电站,生产数字化互感器、开关控制、传感器、继电保护设备的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金智科技、长圆集团等从中受益;配电、用电、调度环节的建设重点是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智能用电管理设备,以及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科陆电子、国电南瑞、东方电子等。

  在特高压“蛋糕”争夺战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国家电网下属企业。据了解,国网2012年将完成坚强智能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预计将解决超过4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其中,将集中针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开展攻关,预计全年研发经费将达80亿元。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志表示,目前中国已形成全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国内批量生产能力,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已掌握市场主导权的国内相关企业,无疑将从国网的投资中分得利好。

  国网除了加大了研发经费,更相应增加了下属企业的生产能力。据了解,中电装备济南产业基地于去年10月底落成投产,2700余亩的规模是国内同类园区中规划面积最大的产业基地。该基地主要研制和生产特高压交流变压器、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特高压及各电压等级GIS、智能电表、电工汽车电池组、特种新材料输变电等产品。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中电装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将提高5倍左右。据了解,另一家从事特高压开关生产的平高电气预计2012-2014年分别实现营收34.47、43.66、55.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6.5%、26.7%、26.2%,实现净利润1.66、3.62、5.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1%、118%、39%。

  济南市委党校经管教研部教授李金泉认为,在电力行业中,企业都希望能够借助“特高压”之势,实现业绩的大提升,加大投入、提高产能和利益纷争等想象必定会出现,如何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小局与大局、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则是这些企业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问题。

  新与旧之间能源配置生变

  据了解,目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将长期难以改变。有80%的电力都来自于火电,我国铁路、公路输送的煤中,超过一半是电煤,从而为运输部门带来巨大的运输压力,如果能把一部分煤炭在产出地就地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特高压传输到消费地,实现输煤输电并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煤电运紧张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中东部地区电力能源供应紧张问题;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金泉表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必定会引起我国输电方式的改变,过去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如今将变成西电东输。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日前表示,特高压电网完全具备接纳风电的能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对促进我们国家清洁能源的发展,或者解决风电的大规模远距离的外送这样一个问题,无疑是没有问题的。这给予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一个利好信息。

  据了解,为提高整个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大水电、大煤电、大风电基地外送工程以及未来大核电基地的接入系统,重点加快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有业内人士表示,特高压提高了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必定也将改变我国现在的能源配置,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发电或许将取代传统火电的主导地位。

  但是在原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能源发展的定调是“加强统筹规划,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将打击了风电、光伏行业的信心和预期。最终,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拟将“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改为“防止太阳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的盲目扩张”。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应对能源安全考虑还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发展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都将是中国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是新能源代替火力发电的道路还很久远,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目前智能电网的意义在于实现以新能源电配合火电外送,旨在消纳并非取代。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