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杯预测: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586.7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5:54 来源: 财经网【财经网专稿】记者 胡俊英 2月7日,《证券市场周刊》举办的“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数据1月一致预期”调查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均值为9586.7亿元,较往年有所减少。1月末M1同比增速均值8.5%,M2为13.9%,货币较上月真实值均有所上升。
调查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预期最高值为13000亿元,最低值为5000亿元,预期中值为10000亿元;1月末,M1同比增速最高值为11.2%,最低值为6.5%,预期中值为8.2%;M2同比增速最高值为17%,最低值为12.8%,预期中值为13.7%。
央行公布数据,2011年末,广义货币增长13.6 %,狭义货币增长7.9%。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银行通常会在年初集中发放贷款,2012年应当也不例外(虽然2012年1月工作日较少),预计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达到2.5-2.8万亿元,略高于2011年一季度。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王虎表示,2011年12月新增信贷为6405亿元,同比多增1823亿元,信贷的同比多增或意味银行信贷额度的上升,也表明政策由货币宽松到信贷宽松的过程正在展开,企业短贷的大幅增长或将带动2012年整体信贷的增长。预测1月的新增信贷10800亿元,全年新增信贷达到8万亿元,未来半年内信贷或将持续同比多增。 在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预计M1增速已经见底,未来将逐月回升,M2增速已经见底企稳。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中国的货币增长主要来自外汇占款和贷款。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下跌,预计短期内将继续下降或是零增长。贷款方面,按照全年8.8万亿元新增贷款、一季度占比35%计算,一季度新增贷款3.08万亿元,平均每月新增贷款约1万亿,贷款增速可能上升。但外汇占款增速将大幅下降,按照外汇占款和贷款增速的加权平均值计算,货币增速不会有大幅变化。预计1月M2略上升。
1月信贷较2011年12月明显大增,但相对于历史同期信贷投放低于往年。国海证券宏观分析师邹路认为,2012年年初面临较大信贷投放压力,降准后或改善。虽然2011年12月信贷投放高于预期,但是财政存款集中释放是主因,而其属于短期波动因素,随着2012年年初财政存款重新增长,居民存款季初较低,银行超储率面临重新回落,受制于存贷比考核,2012年年初仍面临存款增长受限带来的放贷压力,1月份新增信贷有可能会低于预期,难超1万亿元,待降准提升超储率后,信贷投放压力或有所减轻。
她还表示,从信贷结构和存款定期化看,经济活力仍不足。贷款结构中短期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较少,反映中长期投资意愿仍较低。同时,2011 年12月M1回升幅度远低于M2 回升幅度,存款定期化未有改善,亦反映经济活力不足。经济放缓趋势尚未改变。
流动新方面,汪涛认为 ,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走向来看,1月份短期流动性并没有特别紧张。随着节日流动性需求的消退,短期内不存在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预计存款和M2增速将有所反弹。
彭文生表示,银行间市场利率在临近春节前通常表现为显著且快速的上升,反映节前资金需求紧张。历史数据显示,节后市场资金需求下降,利率迅速回落,即便是在货币环境偏紧的2011年也不例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央行在春节前停发央票和回购,并在节前一周启动逆回购,以舒缓季节性的资金需求。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资金量达到3520亿元(期限14天,覆盖春节当周),再加上此前的净投放,央行在2012年春节前三周向市场注入资金4770亿元。逆回购贡献率超过七成,部分起到了缓解资金压力的作用。
他进一步表示,从历史经验看,今年节后也将有大量现金回流银行体系,银行间流动性较1月份有所改善,并带动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但2月份首周3,520亿元逆回购到期,加之2月份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仅120亿元,2月份银行间流动性改善程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2月份银行新增贷款可能较1月增加,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较大。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也表示,2 月份资金面不宽松,依然有降准压力。尽管央行未能如市场预期在节前下调存准,但2月份仍有降准压力:央行逆回购的期限较短,其在到期后将对流动性机进行回笼;2 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仅有120 亿元;外汇占款规模短期内仍处低位;现金将在2 月份回流银行体系,但其回流速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现金的回流将扩大银行存款基数,进而增加法定准备金的缴纳;最后,中小银行将在2 月15 日面临保证金存款准备金的缴纳等。因此如果不下调存准,2 月份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到基础货币将处于低位,如果不及时下调存准以推高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将很难实现调控目标。
参与本次调查的机构包括瑞银证券、申银万国、中信证券(600030.SH)、招商证券(600999.SH)、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中信证券(600030.SH)、光大证券(601788.SH)、国金证券(600109.SH)、国泰君安等。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