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货币宽松“闸门”或将再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23:25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全球货币宽松,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意味着流动性增加,造成大量资本的流入,会推高新兴经济体的国内资产价格,在新兴经济体甚至全球埋下通胀隐患。同时,将推高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料价格。

  ■ 王苇航

  2月上旬,澳大利亚央行与欧洲央行表示,将分别维持4.25%与1.0%的基准利率不变。日本央行在2011年就加大了量化宽松的力度,并于2012年2月14日决定维持0至0.1%的基准利率。无独有偶,2012年1月25日,美联储在今年首次议息会议后宣布,将至少维持基准利率0至0.25%的历史低位到2014年下半年。上述国家和经济体的央行货币政策倾向,或将成为发达经济体乃至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的前奏。

  美联储:维持利率历史低位,助力经济复苏

  为保证经济快速复苏,预计美联储除了可能维持现行利率到2014年下半年以后,或继续实施信贷宽松政策,并可能于今年推出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一度维持5.25%的高利率。自2007年8月起,基准利率一路下调。为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缺、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上升等问题,2008年12月,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75个基点到0至0.25%的历史低位并保持至今。此外,2008年11月及2010年11月美联储分别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期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2011年前3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呈现温和上升趋势,失业率也于12月份降至8.5%,为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及失业率的下降均向着美联储预期的方向发展,在2011年12月13日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重申,将维持低利率水平至2013年中期。

  面对乐观的经济数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却表示,美国经济还需更快增长以增加就业。美联储也认为,美国经济形势平稳但增长缓慢,失业率降幅不是很大,而房地产市场依然萧条。为加速经济复苏进程并确保长期内通胀水平符合预期,美联储在今年首次议息会议后宣布,至少维持基准利率0至0.25%到2014年下半年,并于声明中首次明确设定2%的长期通胀目标。此外,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继续实施“扭曲操作”,在2012年6月底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至30年间,同时出售等量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

  受外部欧债危机等负面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复苏隐忧依然存在。据预测,美国2012年实际GDP增长可能为2.0%,失业率均值为8.9%,CPI增幅为1.4%,财年预算赤字为GDP的7%。2013年实际GDP增长可能为1.1%,失业率均值为9.2%,CPI增幅为1.5%,财年预算赤字为GDP的3.7%。为保证经济快速复苏,预计美联储除了可能维持现行利率到2014年下半年以后,或继续实施信贷宽松政策,并可能于今年推出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便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刺激私人投资及个人消费,促进经济复苏。

  欧洲央行:再启流动性,以期经济走出低谷

  面对仍在攀升的政府债务、不断增长的失业率及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于今年2月9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0%不变,以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欧洲央行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欧债危机及其导致的整体经济下滑。2011年上半年,虽然欧盟及欧元区经济增长向好,但通胀压力依旧较大,6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2.7%,已连续第7个月高于2%的通胀目标。为抑制通胀率的继续上升,2011年7月,欧洲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5%,这也是2011年来的第2次加息。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2011年10月,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0.3%,经济增长再度受到威胁。在失业增加、债务危机加重及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决定扭转之前的加息势头,于11月3日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物价。12月8日,欧洲央行再次调降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同时宣布,向商业银行提供3年期贷款,并放宽银行贷款抵押要求,增加市场流动性。市场称之为欧洲版的“量化宽松”。

  受西班牙及希腊等国严格财政紧缩政策的影响,2011年12月欧元区失业率升至10.4%,创1999年1月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新高,并大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面对仍在攀升的政府债务、不断增长的失业率及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于今年2月9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1.0%不变,以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此外,2月底欧洲央行将再次释放流动性,规模或将超过1万亿欧元。据此,有分析称,此次欧洲央行维持利率,是要继续评估此前降息及注入流动性操作对经济复苏的影响。

  从目前欧债危机的发展形势看,虽然1月31日欧盟25国达成新财政协议,迈出了恢复欧元稳定性重要的一步,但其实施效果尚待检验,同时,虽然欧洲央行同意参与希腊债务重组计划,但短期内欧元区经济萎缩迹象明显,如何促进就业更是摆在各成员国面前的一大挑战。基于以上原因,今年3月欧洲央行下调基准利率至0.75%的可能性极大。

  日本央行:继续实行量化宽松,购买长期国债

  日本央行行长2月17日称,“日本央行将继续实行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着眼中长期物价目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几乎与美联储同步。2008年12月,美国下调基准利率后仅3天,日本即将官方利率削减至0.1%。2009年2季度,日本经济恢复正增长,开始复苏。然而2011年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及核电事故给了脆弱的复苏当头一棒。

  为压低长期利率,刺激投资与经济发展,2011年8月,日本央行决定增加资产购买计划10万亿日元,10月27日,日本央行决定以长期国债为对象,将原资产购买计划扩大5万亿日元至55万亿日元,同时,维持隔夜指标利率0至0.1%不变。而这一日本版“量化宽松”的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然而,日本央行的举措并未令经济指标出现令人欣喜的好转。2011年11月16日,日本央行再次重申零利率政策,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至0.1%,同时,将用于购买资产的基金规模维持在55万亿日元。不过,日本央行已经下调了对经济景气的判断。

  2012年2月13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4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速为-0.6%,已连续2个季度出现负增长。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1月25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出现了近2.5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为1980年以来日本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日本经济似乎已经陷入了停滞通缩状态。

  于是,2012年2月14日的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基准利率0至0.1%不变,并首次引入通胀目标,将其定为1%。最令市场意外的是,日本央行宣布将此前的资产购买和借贷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至65万亿日元,以求提振经济。日本央行行长2月17日称,“日本央行将继续实行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着眼中长期物价目标。”

  澳大利亚央行:暂按兵不动,尚有充足调整空间

  市场猜测,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基准利率,是在静观欧债危机之变,以便对下一步举措进行评估。

  澳大利亚央行曾自2010年12月起维持了11个月4.75%的高利率。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由于澳大利亚国内通胀压力显著下降、失业率有所上升,澳大利亚央行于2011年11月1日首次调低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5%,这是2009年4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首次降息。由于担心欧债危机将长期持续,对亚洲地区的负面影响也将随之扩大,2011年12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再次调降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25%,并称这一利率水平体现了“大体中性”的立场。

  由于澳大利亚消费和就业市场的持续低迷,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将会继续降息至4%,为经济增长增添动力。然而,澳大利亚央行却在2月议息会议后宣布维持利率水平4.25%。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表示,2011年底澳大利亚通胀率为2.5%,今年上半年有可能继续回落,为澳大利亚央行今后下调利率提供了空间,澳大利亚央行理事会将继续监控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信息,必要时调整利率以扶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并维持低通胀。市场则猜测,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基准利率,是在静观欧债危机之变,以便对下一步举措进行评估。

  下次澳大利亚央行的议息会议将于3月的第1个星期二举行,澳大利亚央行并未排除下月降息的可能。经济学家也认为,澳大利亚央行不会维持现行利率太久,若全球经济依然不见改善迹象,澳大利亚央行或将再次降息。2月10日澳大利亚央行也在其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重申,4.25%的利率水平符合当前该国经济状况,不过,若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放宽。

  除发达经济体央行外,包括巴西、泰国、以色列等新兴经济体央行在内的多家央行近3个月来也先后降息,全球货币宽松时代或将到来。同时,各大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化,其出发点均是维护中长期物价水平及经济、金融的稳定性,从这一角度看,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正在趋同。

  全球货币宽松,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意味着流动性增加,造成大量资本的流入,会推高新兴经济体的国内资产价格,导致价格虚高,在新兴经济体甚至全球埋下通胀隐患。同时,将推高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料价格,对于需要大量进口大宗商品与原料的国家来说,无疑会带动其生产者物价指数的上升,导致通胀上升、企业利润下滑甚至经济下行。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