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经济半小时:圣诞订单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8 22:28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主编:付喻 编导:张严胜 张志禹 杨兰若 摄像:白羽 毛云李

  作为外贸出口大国,圣诞订单一直被作为是中国国内外贸出口的晴雨表或者风向标。每年的3月4月,通常是国外客户为本年度的圣诞节下订单最密集的时候,现在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圣诞订单是否如期而至呢?在前两天的节目中,记者到广东、浙江等地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很多企业都迟迟没有拿到圣诞订单,即使拿到了也是利润微薄。山东、江苏也是另外两个圣诞订单的大省,哪里的情况怎么样呢? 

  目前正是圣诞订单签署的旺季, 一大早,李德新就来到了办公室。他是青岛新世界工艺品公司总经理,然而面对这些国外订单,李德新却气不打一处来。李德新表现得很是无奈。他没有想到,今年他们玩具企业的日子竟然表现得比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时还要难。

  李德新告诉记者。 今年1至3月份,公司订单总额只有300万美元,而在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2009年同期,他们的订单却有500万美元,同期利润也由过去的3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0%。 无论订单数量还是规模都较往年同期大幅偏小。

  在李德新所在的青岛平度经济开发区,记者看到:这里的玩具企业大都已繁荣不再:看,这家已被改成了骨科医院,这家已把厂子搬往了越南,而这家就更是铁将军把门,连个人影也没有。而作为为李德新公司代工的玩具企业,青岛祥麟工艺品的公司的生意更是起起落落,一波三折。

  为降低营运成本,孙永铸说,现在公司从各方面提倡节俭:比如公车基本不动,饭店基本不去,所有干部包括他这个老总,有空就得去车间帮忙。采访中,李德新对记者这样说:金融危机来了,西方市场的消费疲软了,他对中国的产品的需求就少了。

  从上千人的企业到现在一百多人维持生产,从生意兴隆到关门倒闭,青岛一些接圣诞订单的企业纷纷走了下坡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低迷的状况呢?

  除了国外对中国制造的抵制, 这几年人民币的升值也让李德新感到头疼。

  青岛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新:假如说我这个玩具以前卖两美元,那时候汇率2005年、2006年的时候是8.3元,就等于我人民币的话就是16.6元了。现在人民币(汇率)6块多块钱,我就等于卖人民币才卖12块多钱,等于12块6,差四块钱的区别,所以我只有提高销售的价格了。

  但提高销售价格,却只是李德新的一厢情愿,国外客户并不接受。于是你来我往,彼此便为价格争吵不休。谈一个订单过去只需要几天,现在就要拖上一两个月。 

  青岛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德新:利润以前, 还可以是20%,30%,现在10%都到不了,5%、6%,7%、8%,所以就是说光这个汇率下降,我现在就亏大了。

  而在公司另一头,公司副总郝玉松却和这名女工吵了起来。面对这名女工的扬长而去,郝玉松表现得很是无奈。按照公司规定,为方便照看家庭,对这些大龄女工实行弹性工作制,只要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每月最低就可拿到2000元钱,但由于照看孩子,这名女工没有完成任务。公司就只发给她1000多元钱。于是女工很不乐意。

  青岛新世界工艺品公司副总经理郝玉松:她为啥,给我要钱,那么来回就两三千块钱。(按规定)第一个要赶时间,第二个要赶出货来,必须按时完成了(才给),她说不行,我们这个做法,就两千元钱, 这我不管,你就得给我钱。 

  郝玉松感叹 :现在招工难。他说,平时公司对这些女工都很迁就,原因就是担心她们流失。为此公司还给他们增加了各种福利。工人工资的提高和待遇的改善,使得公司运营成本急剧增加。仅这顿免费午餐,李德新说,他每年就要多掏近50万元。 然而即使这样,公司依然面临招工难。根据订单,公司实际需求600多人,但目前在岗的却只有300多人,特别是熟练工,就更为短缺。 

  在公司的财务室,财务主管田淑叶还给记者拉了这样一张单子,在上面,记者看到,与他们有关的各种税费就有十几种。 特别是给工人缴纳的五险一金,竟然占到了公司工人工资总额的46%,也就是说,如果目前他们人均2000元的工资计算,公司每年就要为工人额外缴纳近500万元的费用。另外再加上银行贷款利率的不断攀升,李德新说:这种种成本已使中国的玩具企业不堪重负。 

  好在李德新是个乐观的人,面对这种现实,他在积极应对。在现场,记者看到,为了回笼资金, 他已将这半儿留作自己备用的厂房出租给了这位孙总,而这间原本只有新世界员工使用的食堂也准备由其两家共同经营。

  有钱好办事,在现场记者看到,李德新的公司正在进行转型升级。过去那种老的冲压式目前正被这种高科技的激光剪裁机所替代,新产品也在频频更新换代。

  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除面向国外市场,李德新说,他还要两条腿走路,在国内开设专卖店专门卖他的玩具。面对未来的前景,他说,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同期:李德新 青岛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生意不好了,或者市场不好,你不能抱怨,抱怨没有用,没有人可怜你,没有人支持你。这个社会只相信成功者! 

  位于青岛的这家公司所面临的窘境几乎成为礼品玩具出口企业的缩影。后金融危机时代,再加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整个欧美市场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人民币快速升值,国内生产各种成本迅速攀高。内忧外患之下,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还在生产的企业正咬紧牙关希望渡过难关。青岛如此。江苏的情况如何? 

  全球近90%的圣诞礼品产自中国,庞大的贸易额支撑着中国玩具礼品行业,然而在中小企业云集的采购平台上,阿里巴巴圣诞采购指数显示,对全球出口指数从2011年6月份开始进入下滑通道,这导致众多靠圣诞订单为生的中国企业步入萧条期。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青岛企业拿到圣诞订单所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几乎到了不堪重负的境地。在另一个圣诞订单的大省江苏,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1993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敏发现圣诞产品非常受老外的欢迎,因此辞去工作开始专门做起圣诞产品的生产。他告诉记者,每年的3、4月份,都是国外客户为本年度的圣诞节下订单最密集的时候。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他的两个手机一直在响。挂了电话,他对记者表示歉意,王敏告诉我们,圣诞订单对于他们这些出口企业是非常重要,因为圣诞订单的多少,直接关乎企业全年的命运。

  我国是圣诞用品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浙江不少地方甚至将外销圣诞用品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全球近90%的圣诞节礼品产自中国,因此圣诞订单一直被作为是当年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欧债危机的蔓延,美国经济回暖乏力,以及反倾销事件等影响,让国内圣诞用品产业也感到了寒意。王敏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出现招工难的局面,订单延后、订单完不成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

  记者在他们的生产车间也看到,一排排的机器,每台机器前都整齐的堆放着原材料。一等订单下来,就可以即时开工。那么今年他们这的圣诞订单情况如何呢?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遇到一位俄罗斯的商人。一会的功夫我们看到,这位俄罗斯采购商选了数十件自己认为满意的圣诞礼品。

  当记者向他们询问,今年俄罗斯的圣诞订单的总量,与往年相比有没有变化时,他告诉我们,俄罗斯的需求基本保持不变,不过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长,中国的一些产品也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

  与俄罗斯的情况一样,意大利的采购商罗道夫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准备在中国采购的圣诞订单也不会减少。他告诉我们,他每年3,4月份都会到中国考察,并选购产品。前几天他在义乌看了几天,最近都没有下订单。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价格比去年高了不少。所以每当他看到中意的产品的时候,都会为价格周旋很长时间。

  每当到商议价格时候,双方看起来都比较小心和谨慎, 告诉记者,为了能够顺利签下订单, 他们很注重细节。王敏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自己的一个比利时客商,也到另一家圣诞用品的企业去选购产品,那个企业为了促成订单也是煞费苦心。

  王敏告诉我们,目前为止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订单,不过随着近期高峰的到来,以及今年1到3月份的一些意向订单,综合起来估计,今年总体预期还是不错的。

  经济不景气,国外采购商变得斤斤计较,一压再压的价格让生产圣诞礼品的企业处境艰难。为了留住客户,一些企业可谓使出浑身解数,但是面对不断上涨的成本和诸多生产厂家的互相竞争,他们如何生存发展呢?

  江苏是圣诞产品生产大省,约占全国出口五分之一。同时,江苏也是圣诞礼品的原材料大省,记者在江苏省宿迁市找到一家圣诞产品原材料供应商。说起近两倍的增长,高小清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还不算运输成本,如果加上运输成本,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原材料还会上涨。正是注意到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长,王敏做出一个决定,把公司从义乌搬到了江苏沭阳。

  王敏:江苏苏北是一个地比较便宜,这边政府对扶持来投资的客商有一个很大的力度还有就是一个人口大县,它总的人口一个县有183万人口,它辐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能就有60多万人在家里,所以这对我们来说,对我们浙江人投资来说,是一种财富的一个概念,有这么多人可以跟你生产东西。

  有订单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为其生产,没有订单也不用为他们发工钱,白养活他们。这也极大的减少了他的生产成本。此外,他告诉记者,他在这几年的招工中摸索出一个既帮助他节省成本,又能吸引大量客户的办法。

  用1500到1800元的工资,招来大批素质不错的大学生,对产品进行设计,而这也符合国外采购商的对产品迅速推陈出新要求。

  圣诞订单,虽然覆盖的时间范围越来越长,但在一年之中,还是有现对的淡旺季,比如11、12以及1月份,基本没有订单可生产的局面。为此,王敏想开始关注中国节庆文化产品、打算由全出口型企业转而做起内销。

  半小时观察:大转型迫在眉睫

  相比之下,似乎宿迁的这家企业境况不那么难熬,但是,这个背后折射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转而向内地建厂的企业获得的一点不大的生存空间,危机依然潜伏。当圣诞订单这个中国国内外贸出口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开始出现颓势,大批企业开始无以为继,折射出中国外向型经济靠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开显露弊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继续拉动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将是一个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现在高成本、高赋税、贷款难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实体经济开始有了空壳化的危险迹象。要重振企业活力,保持经济活力,必须给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将重塑和提振中国实体经济提升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我们也希望在各级政府的共识之下,有更多实质性的利好能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出口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