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解密徐明:第一桶金受益农行 市长令让他富起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9:15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网

  大连实德:徐明的末日帝国

  提要:在让大连“绿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口号下,1996年,大连市以“市长令”的形式下达文件,要求大连市三十余条主干线两侧建筑以及近二百个新老住宅小区,全部使用或改用塑钢门窗。 借助于政府的项目支持和银行贷款,1998年到2001年底,三年间,实德塑钢的产能扩大了近乎十倍。几年内,实德塑钢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甚至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钢门窗异型材生产企业。

  徐明不见了!

  3月31日,一家由官方主办的媒体发布消息称,3月15日晚间,徐明因涉嫌经济案件被相关部门控制。

  2天后,大连实德负责人公开表示,“目前,大连市有关领导已经明确要求实德集团保持稳定,做好企业日常经营工作。”并确认徐明自3月14日始已失去联系19天。

  徐明失踪的时间点最终被定格在3月14日,此消息一出,更令舆论和公众关注。随后,关于徐明的“失踪原因”一直是坊间猜测的焦点,众多媒体对于实德系即将的“破产想象”也成为该集团“疲于应战”的热点。

  多家金融机构摸底实德资金链

  据悉,3月15日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突然对大连实德的贷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这条消息与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涉及经济案件被控制的传言同时浮出,并相互印证。

  据知情人士称,中国建设银行3月15日开始调查实德的贷款。初步结果显示,建行近年对实德贷款呈收缩状态,目前约10亿元上下。

  有媒体称,建行与实德早有渊源。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以1.2亿元天价从收购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时,大连实德仅支付5000万元现金,其余则是,“通过实德集团指定的承贷单位承担万达集团在建设银行大连分行的贷款来支付”。

  同时据财新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建行大连分行一位负责人坦陈,在各方纷纷收紧融资渠道后,实德或将面临现金流压力。

  中国银行同时也对“大连相关企业”的贷款进行了监控。

  银监部门人士透露,另有一些银行被发现对实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有较多贷款支持,其偿付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记但其。民生银行大连分行有关人士否认对实德有贷款,但是有媒体在大连采访时得知,在3月15日之后,民生曾去调阅过“实德系”多家企业的工商资料。

  熟悉大连实德的人都清楚,与实德打交道最长的当属农行。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和资料显示,徐明的“第一桶金”,就受益于农行大连分行的贷款。大概在20年前,即1992年,徐明说服时任辽宁省庄河市外经委主任的杨兴普,通过外经委下属的庄河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与港商周一鸣的香港恒和机械工程公司联手,共同出资80万美元成立大连实德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中方以44万美元现金占股55%,杨兴普任董事长,徐明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时年21岁的徐明更借此业绩,于当年11月被提拔为庄河外贸的经理和法定代表人。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合资公司的股本和投产后所需的流动资金,都是农行大连分行国际业务部的贷款。

  两年后,徐明再次借助有政府背景的庄河外贸,与一家名为德国亚洲进出口公司的外商合资,成立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中方出资675万美元现金占75%股份,其股本和流动资金仍是来自农行大连分行国际业务部的贷款。

  “让大连洋气来”让他富起来

  徐明的发迹,与塑钢门窗生意有关。使实德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钢门窗异型材生产企业。

  1992年,徐明创建了大连实德集团。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是一个拥有多个产业实体的综合性民企,实德集团在以化学建材生产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化学建材业为主,家电产业、金融保险业和文化体育产业综合发展的产业格局。

  1994年时,大连市领导对推广塑钢材料很感兴趣,给市建委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召开推广会。徐明从中嗅到商机。他开始到欧洲考察,决定引进当时国内还很少人知道的塑钢门窗。

  1995年8月,徐明成立大连实德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贷款投资1.2亿元引进12条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生产线和门窗组装生产线,当年形成1.2万吨的产能。

  工商资料显示,同年12月31日,徐明又从大连宇华实业总公司引资3000万元,注册了大连实德塑钢门窗厂,专门生产塑钢门窗。这是当时大连唯一一家专职生产塑钢门窗的企业。时至今日,在塑钢领域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依然存在。

  据大连一位退休干部回忆,在让大连“绿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口号下,1996年,大连市以“市长令”的形式下达文件,要求大连市三十余条主干线两侧建筑以及近二百个新老住宅小区,全部使用或改用塑钢门窗。

  据介绍,市政府不光以行政命令推广使用塑钢窗,还从经济上提供支持。政府对于干线两侧的老房子改塑钢窗的机关单位、居民楼分别给予补贴,所以门窗换得很快。

  借助于政府的项目支持和银行贷款,1998年到2001年底,三年间,实德塑钢的产能扩大了近乎十倍。几年内,实德塑钢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甚至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钢门窗异型材生产企业。

  在1998年的10月,徐明在迅速布局产业版图的时候,也悄然完成了大连实德完全私人化。

  到了1999年的时候,年仅28岁的徐明就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中国最年轻富豪。

  足球伴他踏上巅峰

  在问鼎中国最年轻的富豪当年,有传言说徐明是听从“行政命令”进军足球业。而大连市时任的市长也被外界称为“足球市长”。

  1999年12月24日,徐明以1.2亿元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随后,大连实德集团召开董事会修改公司章程,对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进行整体评估,把原来公司3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修正为1.2亿元。“这样一来,把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向银行抵押,就可以获得同样数额的贷款,7000万支付所承担的万达债务,5000万还回实德,大连实德集团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得到大连实德足球俱乐部。”一位注册会计师分析说。

  鼎盛时期,徐明一共拥有7家球队,活跃在各个级别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而踢假球也成了实德系的一个公开的秘密。甚至重庆力帆的老板尹明善曾经公开评论“实德就是最大的赌窝”。

  直到2006年,中国足协提出“净化足坛”的口号,徐明手下7支球队除大连实德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勒令转让或解散。

  截至记者发稿时,大连实德在近期的几场比赛,均以成绩不佳而收场。特别是,在刚刚传出徐明“失踪”的第二天,4月1日客场对江苏舜天,是以0:5大败。

  从实德网站获悉,此时的集团已基本实现化建、家电、体育、保险、石化、汽车和医疗七大产业格局。

  但是,正是这些分支反而掣肘其“帝国梦想”。据媒体调查统计,其家电业务深陷成本之苦;保险仍然处在“陪太子读书”的发育阶段;石化和医疗大部分处于政府审批未果的“纸上谈兵”阶段;以大连实德集团瓦房店客车公司为内容的汽车产业已经在2005年被发改委撤消了汽车产品的注册。而令徐明在本世纪初风光一时的化建,其赢利、市场和规模从2003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萎缩,已被龙头企业甩在了身后;以足球为标志的体育产业,不断爆出甩卖球员、拖欠工资的消息,也已成强弩之末。

  “石油帝国”梦难圆

  相比于被大连实德做风生水起塑钢建材、体育产业等,喜欢将任何事情“做大”“走大路”的徐明,也许进军石油才是彰显企业家霸气的资本。

  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在此前的报道称,实德集团投资的大连双岛湾石化项目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决定徐明的石油帝国梦能否实现。

  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PVC涨价,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实德型材的利润优势全面丧失。

  向上游产业进军,掌握原材料的加工权无疑是实德突破成本瓶颈的途径。

  由此,在论证多年之后,徐明终于开始启动总投资逾人民币400亿元的双岛湾石化项目。双岛湾石化项目的建设方除了实德集团外,另一目标投资方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

  外界形容,这个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和项目难度对实德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小马拉大车。

  大连市政府一位官员给出了三条途径:首先是通过实德自己滚动开发进行资金累积,此外大连市政府会通过下属的投资公司给予一定帮助;最后,国家开发银行已经给双岛湾项目一定的“口头承诺”。

  除此之外,从地方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基金等多种渠道融资也成为实德集团的保障。

  在实德产业走下坡路之时,徐明选择了退居二线。但熟悉徐明的人称,“徐明这几年只是变得低调了而已。他仍然在做资本运作,目标是进军房地产。”

  然而,随着徐明的“失踪”或参与重大案件调查,其商业帝国之梦是否能圆,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4月15日,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严正声明》,要求“全体干部员工,保持清醒头脑,按照中央要求,坚决‘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企业稳定经营局面!” (文/曹伟)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