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资委督促央企加大保障房建设 承担责任抑房价

2011年05月05日 18:3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资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这是自去年国资委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退房令"后,首次明确要求央企争取多种途径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

  按照国资委发布的《关于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尽管地方政府是落实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主体,但有关中央企业要及时收集掌握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规划、进度安排、项目资料和政策支持等信息,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去年3月,国资委下达"退房令",要求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其他78家有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全部退出房地产行业。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本次《通知》中的"有关企业"指的主要就是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陈晟认为,国资委此时出台这一政策,无疑是要让央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从而真正实现平抑房价的作用。

  陈晟:现在是更多的对我们的央企提出了要求,从某个角度来说,应该说央企也是存在着一些红利的,只是它没有进行这种分配,我觉得让它们承担一下这一块的一些建设的话也是对它们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央企作为国家控制的企业在整个从大的环境的收入再分配或者是居住的矛盾的缓解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

  也正是由于目前房价一直没有松动,保障房建设被视为最终打破僵局的利器。政府目前调控房价的思路实际很明确,一边依靠行政力量压制涨价势头,一边寄望保障房的大量供给以平抑价格。在去年580万套的基础上,今年保障房建设更是提出了1000万套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按计划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建设进度;二是资金。由于建设进度是死命令,因而可以进行突破的地方就在资金上,不过,在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马光远看来,推进保障房建设的最大的困难也正是在资金上。

  马光远:因为我们现在整个的资金来源构成应该是中央每年拨放一部分钱,但这一部分钱占的比例非常少,第二个呢,主要的承担主体实际上是政府,但是对地方政府来讲的话,它的明确的规定就是在土地出让金的10%要拿出来建保障房,但是这一块即使10%,我们算一下去年2.7万亿,拿出10%也就是2700亿,但是我们知道今年一千万套的保障房,差不多大家测算的需要的建设资金量在1.3万亿到1.4万亿之间,也就是说这个缺口是相当大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就市场而言,,盈利还是最重要的,可保障房建设的利润是在过于微薄。一家知名房企的副总曾表示,哪怕有一块钱利润,也愿意投入保障房建设。知名房企姑且感到棘手,遑论其他散兵游勇。而在必须要大量供给却难以指望社会力量一拥而上的情况下,寄望央企恐怕是唯一的选择。那么,如何来激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陈晟建议机制创新更为有效。

  陈晟:利润相对的是有所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机制创新上,包括一些在分配的创新上如果能够做的更有效的话,那么它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或者一些财务成本,甚至有些企业在我们所说的退二进三的土地的获取方式上进行一些尝试的话,它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的,所以我觉得本身的一个低利润就是保障房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可以在施工管理上、制度创新上,包括财务控制分配制度上可以做一些更多的尝试,我觉得可能还是能够保持一些基本的利润的。(记者张棉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