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中国市场到中国价格

2011年05月17日 09:1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期货面临五大转变

  姚广

  “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中国因素成为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特殊的晴雨表和风景线,而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国正面临徒有“影响力”而没有“定价权”的尴尬窘境。

  离奇上扬的价格

  2002年—2004年中国大量进口的11种基础商品中,有8种涨幅达两位数。2004年,我国进口原油比上年多支付7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在2007年又增加了一倍;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恰恰从这一年开始,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迅速上涨,2005年—2008年每年平均上涨近50%,2008年中国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增长15.9%,进口价格则上涨65%。

  国际期货市场原油价格在2003年—2008年7月间由最低的26.73美元涨到最高的147.43美元,创下5年间最大涨幅551%。铜、大豆、小麦价格的最大涨幅分别为577%、325%、443%。如果把时间前移13年,以1998年初的价格为基准,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在1998年—2011年期间的行情走势中,原油的最大波幅达到1355.32%,黄金的最大波幅达到607.23%,铜的最大波幅达到758.91%,主要农产品的最大波幅都在400%以上。

  需求增加、美元贬值、金融机构和投机基金参与,是谓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离奇上涨的三大主因。尤其金融机构大量介入商品期货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受美国国会调查基金金融机构在原油期货市场持仓的动议和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影响,国际金融投机资本从商品期货市场大举撤退,并伴随了商品期货价格泡沫的破灭。这说明,国际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已不完全是传统的供求理论所能解释,商品价格形成已不单单取决于供求关系,商品市场出现了金融化趋势,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和投机性日渐明显,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适应国际定价体系和机制的变化,尤其是缺少自身完善的期货市场,加之企业和政府不善于利用期货工具和期货价格,导致我国在价格形成和价格谈判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常常受制于人。由于丧失定价权,中国实体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上被动挨打,既无法“对冲”外部危机的渗透,也无法健康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自己的期货市场

  如何建立健全中国自己的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其服务国民经济的职能,确保中国企业定位自己的利益和实现健康成长方式,是获得中国话语权的前提。

  在2010年9月的第三届中国期货业协会会员大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全行业对期货市场发展阶段和期货公司职能定位的认识需要不断加深,以促进期货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期货公司要不断深化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逐步提高服务产业客户和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市场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要协调好投机交易与套期保值交易的发展。”

  截至2010年9月,中国期货市场共上市商品期货品种23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且实现了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

  自2010年4月16日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交投较为活跃。截至今年4月8日,累计开户超过6.7万,自然人占比较大,开户数均衡增长,其中每日客户参与率在20%~60%;累计成交金额53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2244亿元。

  另一方面,期货公司资本实力正逐渐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163家期货公司总资产304.1亿元,净利润25.5亿元。行业内期货公司优胜劣汰的格局初步形成:主要指标前10家的公司市场份额占全行业的30%。在期货公司合规意识显著增强的基础上,期货公司中介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期货市场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宏观层面,价格信号导向作用明显,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在中观层面,市场发挥了定价基准作用,助推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微观层面,其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管理工具。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经成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市场之一,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当前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并具备了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市场经济运行基础设施作用日益凸显。

  期货公司仍是短板

  我国期货市场正面临富有挑战的五个转变:从“小市场”变为“大市场”,从“产品单一”变为“结构合理”,从“以量为主”变为“质量并重”,从“自我发展”变为“开放融合”,从“影响力弱”变为“各方关注”。

  从量到质的转变,不容忽视的便是期货公司在市场中的连接客户和交易所的纽带作用。引导期货公司贴近产业、融入企业是期货中介机构强化自身功能定位、提高期货公司的服务国民经济能力的关键。

  自2007年我国《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出台以后,期货市场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期货公司无论是客户数量、保证金数量,还是公司净资产都有显著增长。客户数量,从2007年的30.9万户增长到2010年的121万户,年均增长了69%;客户保证金年均增长117%;期货公司的净资产年均增长56%。

  但期货公司仍是短板。期货公司在服务产业客户上是否舍得投入,是否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是其服务国民经济能力的最直接体现。

  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使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使市场风险国际化,导致金融风险的波及面更广、扩散更迅速。

  以菜籽油为例,1999年1月份四级菜籽油价格为每吨8000元,到了2000年10月时,却跌至每吨4500元。2007年初,新菜籽油上市前,菜籽油价格为7400元/吨,到了2008年3月份,菜籽油价格却达到16000元/吨,但是不到半年时间,8月底的菜籽油价格却在每吨9200元左右了。

  这样剧烈波动的价格,对于农业种植者、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风险考验。尤其对于贸易加工企业来说,油价高时,高价抢购油菜籽,等加工出来后,油价却已经跌破成本价,这样的情况在农产品行业屡见不鲜,其最终结果就是贸易加工企业为追求利润压低收购价格,导致农民种而无获。

  但是,对于那些利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的企业其结果却截然不同:菜籽油现货价格下跌,企业在期货市场套保获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即使菜籽油现货价格上涨,企业在期货市场亏损,而现货市场的盈利也足以对冲期市亏损,套保的最终结果使企业锁定了利润,化解了经营风险。

  企业利润被锁定,农产品价格自然稳定,企业也自然让利于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增收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解决了。2006年,银河期货有限公司创新推出期货公司、银行和涉农贷款企业共同参与期货市场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银河模式”,从黑龙江逐步推广到吉林、辽宁、湖北、河南、内蒙古等五省区,帮助当地有效防范控制了金融风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中国因素”转变为“中国价格”,必须借助行业容量、发展趋势、人力资源这三个核心要素,形成合力,推动中国期货市场不断发展。中国期货市场从量变到质变,不会一蹴而就,尽管“中国价格”今非昔比,商品定价权地位已明显提高,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借助2011年铅期货、焦炭期货的成功上市,特别是焦炭期货是全世界第一只焦炭期货品种,将有机会为中国夺得焦炭定价权,这也是“中国价格”最有机会成功的一次,我们相信这仅仅是开始。

  (作者系银河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