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干旱游资助推中药材涨价

2011年05月25日 13:28 来源:重庆商报

  据广州日报消息 从50元到500元——只花一年时间,中药材太子参价格成功翻上了跟斗云,这种多为治疗小儿发热之用的寻常药材陡然成了“贵族”。疯狂的不仅是太子参,麦冬、三七、甘草、淮山都争相驶上了涨价高速路。对于一直依赖中药“简、便、验、廉”优势的老病号们来说,这不啻是“药你命”。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到底是谁在推动中药材疯狂涨价?自然灾害造成歉收、游资炒作推至虚高,还是中间商暗中牟利?这种疯狂还能疯多久?

  市场:疯狂的太子参

  “太子参2009年底的价格只有20~30元,2010年初涨到50元左右,随后就像坐了直升机,去年一年就涨了近10倍,现在已经快500元了。”一位在广州市清平中药材市场采购药材的行家坦言。

  根据广东省价格检测中心的数据,去年7月初,太子参价格仅为82元/公斤,8月初已达到了180元/公斤。而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了解到的最新价格是460元/公斤。

  价格:从涨几角到涨百元

  在清平药材市场经营的店主王增告诉记者,中药涨价潮已持续一段时间,他店里大部分的中草药价格都是稳步增长——和太子参相比,三七涨得也很“扎眼”,“原来三七的价格是0.2元/克,现在已经涨到0.66元/克”。

  “三七在药材界出名,最主要是去年西南地区干旱时因为歉收,三七忽然大面积缺货。一年里价格简直涨疯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剂科药师洪笃云说。在中药界,很多人认为,三七的涨价,拉开了中药材第四轮涨价潮。

  “连级跳式涨价”,专营宁夏枸杞生意的店主小李如此总结过去一年中药材的价格变化。“在一年里,卖几块钱的甘草,爬上了数十元的陡坡,有药材店已标出每斤30元。”而在他印象中,参类药材也涨得吓人,年前不足百元,现在已涨到了每斤250元左右,“过去涨价一般是几角几元的涨,现在是上百元的涨”。

  幕后:干旱只是炒作概念

  年近花甲的孙大爷在清平中药材批发市场做了近三十年中药材生意。“这年头,人工越来越贵,房价在涨,药价也涨”,他认为这是“随行就市,水涨船高”,不过“涨这么快,还是头一次!”

  “中药涨价,和其他农产品涨价一样,虚高!”主营参类的药材店老板老于说,“价涨了,生意却不好做了。没人敢下手买,卖不出就不挣钱!”

  到底是谁在推动中药涨价?老于分析,今年太子参价格上涨,与其主产地福建、云南、贵州等地的气候原因导致减产有关,从而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愿意种植中草药的药农却在减少,“化肥、农药都涨,已经没人肯种中草药了!”老于说,他有一次到安徽采购药材,药农纷纷诉苦:挣不到钱,不如外出打工。另外,热钱涌入中药市场,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等市场撤出,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从而推高药价。

  洪笃云也认为,游资和中间商在其中推波助澜,造成中药材疯涨。“如2010年西南大旱造成的三七价格疯涨,其实不过是市场推手利用了干旱这个概念。三七确实歉收,但行家都知道,中药材本身就不是当年采收当年卖,一般都有半年至一两年库存量,名贵药材更有2~3年的库存量。大面积缺货肯定是有人大量囤货。”他分析。

  纵深

  定价无标准难治涨价乱象

  中药材种植受气候、地理等环境影响较大,产地往往非常集中。一种中药材,主要产地只在几个县的区域内,因此控制上游种植资源相对容易。药店老板老于介绍,在目前500多种常用中药中,很多可能只需几千万元资金就能控制住产业链,即便像甘草这种用量较大的中草药,几个亿的资本也足以“控局”。

  “去年在三七疯涨时,国家出手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药剂师洪笃云说,当时有关管理部门找了几个囤货的大企业进行约谈,疯涨的三七价格才陡然被刹了车。“现在呢,这么多个品种都在涨,谁来出手?怎么出手?长久来说,还是要有政府指导价,中药材的价格不能毫无约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肖培根明确表示,中药材价格难题就在于这个指导价如何定下来。中药目前就缺这个。

  在洪笃云看来,这也是一直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命门所在,“我们平常进货,往往依靠品相定价,很难给每种中药材一个明确的定价。这种无标准正是投资者获利的空间。”

  据广州日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