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多渠道解流动性之困

2011年05月31日 10:53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一名部门老总前不久向我抱怨要改名叫‘压力山大’,说目前存款总量有限,‘蛋糕’已经被分得差不多,揽储压力比山大。”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日前在“辉煌银行业”系列形势报告会上说。

  在调侃背后,人们不难看到近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缩加剧、资金补给困难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当下企业对资金要求日益攀升,商业银行需要理性应对不断加大的自身流动性风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迅速爬升的通胀水平逼迫货币政策不断收紧流动性,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面也随之变得“紧巴巴”。自去年以来累计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累计上调5.5个百分点,累计冻结约41900亿元资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5月18日缴付了存款准备金后,各家银行普遍感觉头寸紧张,部分国有大行的头寸也不富裕,转而拆入资金,银行间资金利率有所浮动。

  数据显示,今年1月第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市场拆借利率连续5天近500个基点的涨幅,春节后的“提准”也引发了连续3天约340个基点的幅度,5月12日第5次“提准”也引发了连续两天上涨。

  在货币政策不断收紧流动性的同时,部分银行资金却难以得到及时补充,存贷比纷纷超过70%,逼近75%的监管红线。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51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101亿元。

  其实,对于揽储压力,不只是一两家中小银行的问题,不少大型商业银行也感觉吃力。中信证券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仅四大行4月存款就减少4938亿元,交行4月存款大幅下降1014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个人存款减少还与目前存款负利率有关,信托、基金、期货等投资分流了部分存款。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5.3%,与一年期存款3.25%相比较,负利率为2.0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近两年一直处于资金紧缺的情况,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监管要求不断提高,6月初日均存贷比等流动性监管新规将全面实施,传导到金融市场使得存款大战不断升温,随之而来的流动性风险不言自明。

  唐双宁表示,当前金融问题中,防控风险尤为重要,其中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由于资金面紧所带来的乱拉存款现象会酿成不小的风险隐患。

  四川德阳银行副行长黄明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小银行普遍存在三大风险:一是吸纳存款的难度加大,二是由于信贷规模下降后中小金融机构的利润会降低,三是如果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减弱,有些银行过去长期支持的小微企业可能无法继续生存,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可能下降,信贷资金风险隐患增强。

  据记者了解,目前商业银行普遍意识到自身流动性风险,并已做好应对准备,多渠道吸纳存款。

  除了热衷于发放理财产品,不少商业银行还加大了对各分支机构存款考核、奖惩力度,激励业务员多拉存款。部分银行还要求贷款客户将基本户开在本行,以增加存款。

  新华社记者 吴雨 刘琳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专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