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2日 11: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包括8万户户籍住房困难人群和27.8万户符合条件的人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未来五年,更多困难家庭和“夹心层”家庭能圆上自己的住房梦。备受关注的《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2011—2015》昨天通过新一期政府公报正式公布——全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约24万套,较“十一五”期间增加70%,户籍无房家庭将通过实物或货币形式全部得到保障。
全市住房用地四成用于保障房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我市新增的24万套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1536万平方米,预计投资646亿元。至2015年底,全市已建成的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套数比率由25%提高到35%。到2050年,争取实现保障性住房套数占全市住房总套数的50%,建立“双轨并行”的住房供应体系。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确保规划期内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不低于全市住房建设用地的40%,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可持续供应。
全市规划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4.1平方公里。
重点保障人才和“夹心层”
在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市进一步扩大了住房保障范围,把保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社会所需人才上来。据有关部门解读,这不仅包括少数高级人才,更包括大量“初中级人才”,即“夹心层”。
根据全市居民的收入状况和住房需求,我市将创新住房保障方式,形成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租房与售房相结合、特惠与普惠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
规划将人群保障目标分为三类。一是为8万户户籍住房困难人群安排住房保障。其中,通过提供廉租住房和货币补贴方式对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户籍住房困难人群实现应保尽保;通过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等实物与货币补贴方式有效保障其他户籍住房困难人群。
二是通过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为27.8万户符合条件的人才安排住房保障。
劳务工也被纳入住房保障当中:结合旧住宅区及城中村综合整治、拆迁安置、产业园区配建宿舍等工作,逐步提高非户籍住房困难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水平。
规划列出了这24万套保障房的建设时间表,其中,今年新安排保障房6.2万套,今年计划新开工保障房3万套,今年计划竣工1万套。今年新开工与竣工项目均为“十一五”期间安排的项目。
保障房项目要获“鲁班奖”
保障房按什么标准建设?根据规划,到2015年底,保障性住房人均住房基准建筑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使用面积系数不低于70%,100%实现一次性装修。
保障房的质量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为防止“民心工程”变成“闹心工程”,规划要求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力争五年内获得五个省部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一个项目获评“鲁班奖”。
在此基础上,保障房还有品质目标。实现保障性住房项目100%达到《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铜级标准,打造10个绿色低碳生态示范社区。推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垃圾减排技术,实现30%保障性住房项目应用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技术产品。
保障房居住区最远离公交站点500米
保障房分布在哪里?全市4.1平方公里的保障房建设用地中,福田区0.2平方公里,罗湖区0.1平方公里,南山区0.3平方公里,盐田区0.3平方公里,宝安区1.2平方公里,龙岗区1.2平方公里,光明新区0.4平方公里,坪山新区0.4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保障性住房要优先选用周边配套较成熟、公共交通较便捷的已开发地区。要在宝安中心城、前海地段、重点产业园区等全市近期重点发展地区优先安排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保障性住房居住区在公交车站点5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或地铁8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区域公交线网密度不低于3公里/平方公里,区域人均公交车辆拥有率不小于10标车/万人。
建设资金338亿元来自社会投资
全市住房保障预计安排资金约715亿元,巨额资金从何而来?根据规划,338亿元将来自社会投资。
这715亿元资金包括“十一五”续建项目在“十二五”规划期内需继续投入391亿元、“十二五”新安排项目规划期内需安排投资298亿元、“十二五”期间租赁补贴约26亿元。
现状
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
深圳目前市民的住房状况如何?数据显示,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平方米,较“十五”期末提高了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84.2%,住房自有率为40%。
到2010年末,全市已建成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约0.27亿平方米,占全市住房总建筑面积的6.6%,占全市商品住房建筑面积的26.5%;全市保障性住房已建成总套数约27万套,占全市住房总套数的3%,占全市商品住房总套数的25%。
“十一五”期间,通过提供保障性住房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对2007年列入普查范围、审查合格的户籍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以前,我市住房保障对象主要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2007年以后,住房保障的对象转移到户籍低收入家庭。2010年,我市进一步将住房保障对象扩大到户籍住房困难家庭。(李舒瑜)
预测
“十二五”期末住房保障需求35.8万户
规划根据现实状况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对“十二五”末期我市保障房需求做出预测——住房保障需求总规模约为35.8万户,其中符合条件的户籍住房困难人群约8万户、人才约27.8万户。
根据2007年深圳市户籍住房困难家庭普查结果,结合2008、2009两年全市户籍人口增长情况,至2009年底,全市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数量约6万户,可通过“十一五”期间已安排项目予以保障。截至2010年末我市人才安居工程惠及人才数量测算结果,尚无自有住房的高级人才约2.8万户、中初级人才约11万户,合计13.8万户,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安排保障。
“十二五”期间,结合人口规模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范围调整,预计全市新增符合条件的户籍住房困难人群约8万户;根据我市人才安居工程惠及人才数量测算结果,预计新增尚无自有住房的高级人才约1.4万户、中初级人才约12.6万户,合计14万户。
(李舒瑜)
问题
“十一五”保障房
竣工率低
规划指出,当前我市的住房发展出现三个结构性难题:一是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户籍人口住房自有率达76%,而全市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才40%;二是住房保障工作相对滞后,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只占总量的6.6%;三是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广大人才和“夹心层”家庭买不起房、租不起房,存在较大的“住房难”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当前我市住房保障覆盖的主要目标人群已转移到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各级各类人才。但是,保障性住房所需规模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租售比例与需求不符、建筑面积与市民期望存在差距等结构上的矛盾也比较突出。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安排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共计16.9万套,超出规划14万套的目标。但是,全市竣工保障性住房仅约2万套,距离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李舒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