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3日 02:49 来源:东方早报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还款风险的关注,近期骤然升温。
平台公司调高相关贷款评级的申请,相当部分被银监部门否决
早报记者 张飒
随着融资平台贷款政策的加码,银行的拨备压力在不断加大。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还款风险的关注,近期骤然升温。
6月2日,新华社发表题为《警惕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叠加风险》的述评,援引中国人民银行报告称,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
而在此前的5月31日,路透社更是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监管层拟于6月至9月期间,清理2万亿-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
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6月1日予以否认,并称“只是要进行地方政府债务的摸底”。
但据早报记者了解,已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向银行申请展期,但银行因可能计提更多拨备而拒绝为地方融资平台展期,双方陷入尴尬境地。
而此前多个地方融资平台的主办行(编注:即对同一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份额最大的银行,由于五大国有银行的贷款额度远高于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平台公司的“主办行”多是国有大行。)向当地银监局申报材料,希望通过多重举措主动调高相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评级的申请,有相当部分也被否,银行面临进一步提高拨备的压力。
银行的拨备压力
近日,某国有大型银行即拒绝了一大型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展期申请。知情人士分析说:“如果展期,这笔贷款就要从正常级调成关注级,银行则需要计提更多拨备。”
据了解,上述地方融资平台还款资金告急并非个例,尤其对于无法转成公司贷、现金流较差的地方融资平台而言,由于银行贷款基本停滞,而工程项目仍不断需要资金运转,存量资金难以维持较长时间。
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称,中西部地区或县、乡一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相对较大,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比较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相对较小。
随着融资平台贷款政策的加码,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可能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也将承受一定压力。据介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项目自身现金流、担保及抵质押品折现价值合计不足贷款本息120%的融资平台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不足80%的,应至少归为可疑类。
银监会在4月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于融资平台严重资不抵债、到期不能足额归还贷款本息、出现债务重组及违反贷款集中度要求等情况的,银行应按相关规定下调五级分类等级,并相应增提拨备和采取清收处置措施。
不过,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出现还款风险只是局部现象,本轮地方融资平台的增长大多是在2009年,而借款期限大多是3-5年期的中长期贷款,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的还款风险可能在2012年之后出现。
部分平台“升级”被否
风险虽说尚远,但银行未雨绸缪,已是题中之意。
部分银行还向当地银监局递交了调高相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评级的申请,但未获批准。
一银行内部人士称,上述递交监管部门调高评级的申请,针对的已是银行内部整改较好的融资平台,“如果这些较好的融资平台升级被否,那么剩下的融资平台就更难整改,从而减少银行的拨备压力了。”
参与某直辖市下属的区级地方融资平台“升级”申请的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说,在3月底递交地方银监局的申请中,他们把用于抵押的学校、医院等不产生收益、公益性的资产全部剔除,重新按照“全覆盖”的还款能力标准,置换为该区国资委下的部分土地及未来的拍地收入,希望从此前的“半覆盖”评级调高为“全覆盖”,但此申请最终未获批准。
上述人士称,按照新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监管政策,纳入抵押的土地资产必须明确是借款人即融资平台公司名下的,上述申请恰是卡在了这一项。
银监会此前下发的通知要求,对于以政府承诺担保、以无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出让收入承诺、以规划土地储备抵押的等,均应及时追加合法有效抵押品,消除违规担保的风险。该通知还要求,各银行应在今年6月之前,将不符合要求的由地方融资平台整改为一般公司类的贷款,重新纳入平台贷款管理。
根据此前规定,银监会对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划分依据,是以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占其应还本息的比例。其中,“全覆盖”这一比例在100%及以上,借款人自身现金流充足;“基本覆盖”这一比例在70%~100%之间,有少部分依靠财政担保;“半覆盖”这一比例在30%~70%之间,部分依靠财政担保;“无覆盖”这一比例在30%以下,借款人自身有少量现金流,但大部分依靠财政担保。
上述规定要求银行根据上述四类覆盖划分,分别按100%、140%、250%和300%计提信贷资产风险权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