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 09:57 来源:北京日报
提起“老A”,你会想到谁?是《士兵突击》里的兵王,还是部分商业银行里的储蓄部门负责人?有这么一群“老A”,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穿西服、打领带,两人合骑一辆电动自行车出没在各个小区,他们就是二手房中介门店的经纪人。和其他几类“老A”们的光鲜不同,在京城多家中介公司被定义为“A级”的经纪人均位于底层。最近由于生意不好,这群“老A”正在为保级而努力。
“一只脚迈进降级区”
在广安门附近一家中介门店里,14位“老A”的名片整齐地摆在店内的办公桌上,十分醒目。与以往不同,每张名片上经纪人的“职称”也不再仅仅用“置业经理”、“置业主任”等模糊的称谓,而是附加了从A1到A11的专业分级。
“本来还有两张A0的名片,是两位菜鸟级新人的,他们前天刚走。”店长于扬说,由于二手房交易冷淡,一些刚入行的年轻人发现短期内挣不到钱,辞职了。
细看一张张名片,普遍是A6、A8以上的中高级别,最低也是个A4。这些店里的老人儿,基本已经入行两三年,大多经历过2009年、2010年的成交高峰,论业缘关系和经济实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去年同期的月基本工资虽然只有1000多元,但大家靠“出单子”,个个都能“吃”得饱饱的,如今每月只能挣个底薪,不伸手找父母要钱就不错了。
现在这些“老A”有些担忧,如果这月门店的交易量还像5月份一样,只成交一套房子,恐怕大家都得降级减薪。
于扬透露,每位经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级别拿工资,如A5、A6仅隔一级,基本工资却相差好几百元。按照公司的规矩,每个季度为一个考核期,经纪人的业绩按期达到考核标准,则可以升级加薪;反之,就会降级减薪。
去年下半年火爆的楼市,成就了一批高级别经纪人,但今年二季度形势急转直下,店里多数经纪人3个月没开张,一只脚已迈进了降级区。
中介频现“零成交”窘境
进入5月份以来,唯一成交的一单生意来自经纪人王陆,是店内公认的头牌“老A”。每天早上8时,他都早早来到店里,更新小黑板上的独家房源信息。
独家代理房源虽然只占房源总量的10%,但这些房子一般在一个月内都具有排他性,别家中介不能插手;况且,和中介签订独家代理协定的房主,都盼着房子早日成交,因此通常会放宽议价幅度。所以,独家房源已经成了各家中介的宝贝,是促成交易的救命稻草。
“朗琴园150平方米三居室,520万元;金泰丽湾60平方米一居室,205万元……”3分钟内,王陆麻利地将黑板上已经到期的独家房源信息擦掉,又重新写上了从下一周起算“保鲜期”的新一批独家房源。只不过,擦掉了8条房源信息,却只补上了5条,为了减少黑板上的留白,他还特意将字号加大了一倍。
“店长,咱们的独家房源可是越来越少了。”看到于扬走进门店,王陆赶紧汇报。
实际上,别说是独家代理的房源少了,于扬上周去公司开会时还得到消息:整个市场上的房源挂牌量明显下滑,主要是“京十五条”执行后,一些非京籍投资客主动惜售,因为他们手里已经没有再次买房的指标了。不过,他暗自庆幸,自己的门店在5月份还有成交,而同一大区里的另外5位店长,一个个都因为“零成交”眉头紧锁,在公司高层领导面前一直没敢抬头。
眼看已进入6月下旬,为了避免“零成交”,拓展房源成了当务之急。为此,于扬不得不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撺掇一位投资房地产的老朋友,“贡献”出其名下两套富余房子到店里挂牌。
加配租赁专员坚持“守盘”
“我从来不公开提及业绩压力,但大伙儿都明白,如果6月份一单都出不了,我们就只能负债经营了。”店长的职责和压力让于扬变得絮叨,他恨不得把“在店里一窝就是半天”的经纪人都轰出去,让他们到附近的小区立个牌子收房也好,发放房源信息广告也好,能脚踏实地地为“出单子”而努力,而不是撞大运似的,只在门店给客户打电话,或在网上发布子虚乌有的低价房源来“钓鱼”。
按照于扬的计算,一个月能卖出一两套房,中介门店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但如果赶上“零成交”的月份,门店经纪人就只能依靠总公司拨款了。虽然这笔拨款表面上是无偿的,公司也没有下达硬性的收入目标,但背后却有各门店月度、季度、年度排名压力。
凭借着每月一两套房的成交收入,于扬所在的门店在大区里排名靠前,但却始终难以更进一步,增加佣金收入。眼见暑期来临,和其他中介公司一样,于扬也想在租赁旺季分一杯羹。他已得到总公司的批准,6月底之前再调入两位专做房屋租赁业务的经纪人。加上店内现有的两名租赁专员,负责租赁业务的经纪人将扩充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在于扬的印象里,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自20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即便是在业内公认为楼市寒冬期的2009年一季度,公司为门店配租赁专员的力度也没有这样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