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业内辩生奶标准该不该降 有消费者开始弃国产奶

2011年06月24日 15:33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乳业标准全球最低还低得有理?

  ■行业内爆发口水战:生奶标准该不该降?

  ■消费者无所适从,有人干脆改喝进口奶

  ■行业内爆发口水战:生奶标准该不该降?

  ■消费者无所适从,有人干脆改喝进口奶

  □本报记者 高丽莎

  早报讯 “不管它细菌总数是50万个,还是200万个,反正国产奶我不喝了。”近日,一则中国乳业标准被指全球最低的消息传开后,这场关于乳业标准高低的口水战就没有停过。不过,杭州的金女士已经对家庭喝奶计划进行了调整,由国产奶换成了进口奶。

  乳业标准陷入口水漩涡

  乳业标准的口水战最先是从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开始的。

  在日前举办的牛奶行业内部研讨会上,王丁棉炮轰新的乳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最低标准”。

  2010年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200万个。

  王丁棉表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 2010年调整国家牛奶质量标准时,曾征求地方奶协和专家的意见,但提出的意见95%都没有被采纳。

  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

  那达木德称,中国72%的原奶由散户生产。春夏两个产奶旺季,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原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2.95克每百克。这样的话,奶农们的牛奶都要倒掉了。农业部做了大量的调研,主要从国情出发,照顾大多数奶农的利益,于是把标准降低了一些。

  “标准中的细菌总数上调,也是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那达木德说,“因为养殖环境较差,如果细菌总数标准按50万个每毫升来规定,绝大多数散户的原奶达不到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定格200万个每毫升,就能保证奶农生产出合格的奶。”

  双峰认为调标准需考虑国情

  乳业标准的口水战在行业内掀起波澜。杭州本地乳业的掌门人也有话要说。

  一位不愿意露名的杭州乳企高管力挺王丁棉。“一些大企业培养了中国人喝牛奶的习惯,这是功不可没的,但越是大的企业,越是抢奶源,他们就从奶农散户手上收奶,这个标准降低后,更方便他们收奶了。”

  这位人士认为,大企业应该实事求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经验,但不能误导消费者。其实中国乳业有条件可以做得更好。

  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总监范荣彬认为,对此次争论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有的个体养殖户,生产条件差,制冷条件差,挤出来的牛奶不能迅速降冷保存,细菌繁殖速度就很快。一些乳制品企业没有牧场,需要收购中间商的生奶,这让散户生产的原奶游离于控制范围之外。他们的原料奶(细菌含量)很难达到50万以下,一般都是200万左右,所以这还是需要考虑中国国情的。”

  针对一些专家和企业认为中国乳业标准低得有道理的观点,很多消费者表示了愤慨。“说标准定高了损害奶农利益,还有什么‘标准高了,三聚氰胺的事件就容易发生’,这完全是诡辩,是拿老百姓的健康开玩笑。”杭州消费者丁先生表示,如果按照这一逻辑,中国所有的标准都应该定得最低。难道三聚氰胺事件是因为中国乳业的标准太高了而引起的?

  有消费者开始抛弃国产奶

  降低牛奶标准会否影响公众健康?这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生奶细菌数越高,安全系数越低。高温杀菌可以杀死有害菌,但消除不了有害菌代谢产物,所以对人体的安全是有害的。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主要有两种,常温奶和巴氏奶,它们的杀菌程序不同。常温奶是在牛奶加工过程中以137℃高温瞬间消毒杀菌制作的牛奶,保存时间比较长,一般半年到一年。由60℃到85℃缓慢加热杀菌,称为巴氏奶,保存时间短,一般只有几天。

  范荣彬说,在杀菌过程中,常温奶是做到了商业无菌(杀灭在正常的商品管理条件下的贮运销售期间有碍人类健康的细菌),但微量元素损失大,而巴氏奶微量元素营养损失少,经过巴氏杀菌的牛奶细菌总数都在国家合格范围内,对人体不会有影响,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尽管如此,记者发现,周边不少朋友已经放弃国产奶改喝进口奶了。万象城OLE超市店长告诉记者,最近该店的进口牛奶销量不错。售价32元的一升装澳大利亚有机牛奶卖得还很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