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7日 11:59 来源:广州日报
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称降生乳标准是适应我国乳业现状
记者黄蓉芳、林静 通讯员徐蓉
“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三聚氰氨事件吗?我认为是逼良为娼!降低生乳标准是为防止奶农添加虚假蛋白质和防腐剂!”昨日下午,在以“添加剂与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珠江博士论坛上,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生乳标准降低的话题引起热论,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冠丰语惊四座。
含量标准高农户会添假蛋白?
在论坛上,有记者提问,现行的生乳标准中,为何将乳蛋白质含量标准从1986年的每100克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高至200万?
“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出现三聚氰氨事件吗?我认为是逼良为娼!”对于记者的提问,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冠丰回应道,大家质疑的蛋白质含量从2.95%降到2.8%,指的是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生奶标准,也就是原材料标准。而中国本身的奶源很缺,特别是阴雨天的季节多,奶牛所食用的草中水分含量比较高。“如果按照蛋白质含量为2.95%这个标准来收生乳,经过全国各地调查显示,有50%到70%的生乳不合格!那么农民怎么办?我的牛不是最好的牛,吃的也不是最好的草,我这样的牛吃了这样的草以后挤出来的就是这样的奶!而三聚氰氨又那么便宜,我认为(这跟他们添加三聚氰氨的)关系很大。”
他认为,将生乳的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就是要让大多数的养奶牛的农户都能达到,标准低一点就能让农民活下去”。同时,降低标准后,就可以防止再次出现添加三聚氰氨之类的虚假蛋白质的现象。
菌落标准低农户会添防腐剂?
至于生乳菌落总数的标准为何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高至200万,杨冠丰说,中国的奶牛养殖户,100头以上规模,不到30%;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超过70%,5头牛以下的农户占32%。因为是散养,农户家就没有那么好的消毒措施,也没有保鲜柜,再加上卫生环境不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生乳菌落总数更容易升高。
“如果把生乳的菌落总数标准仍然定在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仍然还有大多数农户达不到要求。”他说,“如果达不到,他们怎么办?他们就自己添加防腐剂啰!”
“与其定一个大多数农户都达不到的标准,不如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降低标准。”他说,无论蛋白质含量,还是生鲜乳菌落总数指标的设置,在保护消费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虑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
质疑:
降标准不影响消费者?
有人质疑,为了奶农,就可以牺牲消费者利益吗?“生乳蛋白质指标是反映原料乳的指标,不是供消费者食用的乳制品产品的指标。生乳中的蛋白质并不是安全标准。”杨冠丰表示,“生乳作为原料乳,虽然标准降低了,但用原乳料加工后的食用乳制品标准没有降低,都是要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才能上市销售。”杨冠丰说,“你仍然可以从包装上看出蛋白质含量是否达到食用标准,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利益并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杨冠丰的说法,现场也有人提出质疑。听众李征坤说:“你说因为农民要活命,不添加三聚氰氨是不可能的,可是,不能为了活命就去干违法的事呀。这是没有道德底线的问题,如果有道德底线,就不会做这样的事。”他甚至尖锐地指出,“为什么中国出口的食品没有问题,而在国内的食品问题却这么多?”
还有人对杨冠丰“生乳标准并不影响消费者利益”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生乳标准这么低,那是否意味着加工厂家的成本提高了?厂家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让他们的奶制品达到上市要求?是单纯提纯等物理手段,还是添加其他添加剂的化学手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