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养猪饥三年饱一年:盈利都用来填补前三年亏损

2011年06月29日 07:04 来源:东方早报

江西高安市荷岭镇强华养殖场共33栏猪棚,年产1.2万头猪,却仅有工人22个。早报记者 余梁意 图 江西高安市荷岭镇强华养殖场共33栏猪棚,年产1.2万头猪,却仅有工人22个。早报记者 余梁意 图

  进入6月份后生猪价涨速明显加快。

  合作社负责人反驳囤积生猪惜售的说法 预测9月以后肉价可能会有所缓和

  ◎ 江西样本

  神农养猪合作社去年供应上海生猪约100万头

  早报记者 余梁意  发自江西高安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与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进入6月份后生猪价涨速明显加快。截至6月11日,全国生猪周收购均价每斤为8.67元,同比涨幅为72.4%。

  带着种种对猪价上涨的疑问,早报记者昨日走访了直供上海生猪产地之一的江西高安市的神农养猪专业合作社,探寻一只能繁母猪从配种、繁育到仔猪培育、生猪出栏的全部饲养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试图找出答案。

  猪源地:前三年都在亏本

  江西省高安市是江西省的主要猪源产地,神农养猪专业合作社是拥有616个养殖大户的合作社,年产种猪12万头,年出栏生猪180万头,共有616个养殖大户。据了解,该合作社每年对上海的生猪供应超过其产量的80%,去年该合作社供上海的生猪约为100万头。

  昨日清早,高安市荷岭镇强华养殖场老板张席成以9.6元/斤的价格与贩猪商成交,几百头生猪开始了运往上海的旅程。减去7.2元/斤的成本,每斤猪肉盈利约为2.4元。而在去年同一时期,张席成的生猪成本约为6.5元/斤,收购价5元/斤。

  高安市荷岭镇强华养殖场是神农养猪专业合作社中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共有700余头能繁母猪,年产量为1.2万头。

  “现在看到的生猪收购价格是很高的,但我们前三年都在亏本,现在的盈利只能说是填补了亏本。”高安市神农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翀解释,“猪不是大白菜,不是收割了就能算出一斤赚多少。母猪一年产两次仔,一头母猪平均服役四年,每头生猪和仔猪的价格成本,都要分摊到一头母猪身上。不能说卖出一头猪,净赚了多少,只能按每斤猪肉的成本价格来算盈利。”

  9月会有大量仔猪上市

  采访中,魏翀按强华养殖场昨日的生猪收购价格,为记者算了一笔细致的成本账。人工成本和猪饲料成本上涨,是生猪出栏也就是收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平均每头猪长一斤肉,要消耗约三斤的饲料。猪饲料中主要包括65%的玉米,25%的豆粕,5%的麸皮,3%左右的玉粉料和约2%鱼粉、油脂等,平摊到每斤猪肉上,今年的饲料成本为5.4元/斤。“去年的玉米每斤9毛,今年涨到一块两毛多。”

  魏翀甚至认为玉米会一直保持上涨的趋势。“玉米的种植面积比较稳定,如果用作榨油等用途,供应在饲料上的就会少。”除此之外,麸皮的价格也比去年涨了15%,玉粉料和鱼粉、油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对于全国普遍存在的去年养猪亏损导致母猪补栏不够的现象,在神农合作社并没有发生,“科学理性养殖让我们不会盲目减少母猪的数量,所以今年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与去年是一致的。”魏翀称。

  据魏翀介绍,江西近年也遭遇民工荒,养殖场只能将饲养员的月薪从1500元涨至2200元,这便让每斤猪肉的人工成本从去年0.44元涨到0.5元。

  对疫病的防治能力,是影响生猪产量的重要因素,“小的养殖散户,疫苗打得明显少很多,这样对于85%的存活率并不能保证,全国范围内由于疫情接连发生,所以影响了产量。”魏翀介绍,这一项的成本,去年约为0.3元,今年上涨至0.35元。“猪栏折旧、维修加上资金利息上涨因素,才导致了今年生猪出栏价格的上涨。”

  按常规,在目前高价位的刺激下,生猪养殖业会迅速恢复和发展,仔猪经过3个半月的生长,应该在9月中下旬大批上市。而且,过高的价格已经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而随着炎夏到来,猪肉消费进入淡季,有望缓解价格上涨压力。

  不存在大规模囤积惜售

  生猪出栏后,贩卖商就会将其运送至各个消费地的屠宰场。这里产生的价格成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多。

  据强华养猪场的张席成介绍,“我们卖给猪贩是9.6元每斤,以去上海为例,运费成本由去年的4000元单程,增加到了6000甚至7000元。”

  另外,生猪在运输过程中会变瘦,“每头猪可能要瘦10斤,这个损耗必须加在屠宰场的收购价上。”张席成说,到上海屠宰场的价格,会在9.6元/斤的基础上,再增加0.3元。

  “即使这样,屠宰场还是亏本。”魏翀解释说,因为上海市场的有序竞争,使得猪肉零售价要比高安地区便宜很多。“我们这里屠宰场垄断,他们就会高价卖。”

  此外,魏翀又向记者否定了惜售、炒作生猪的观点。“猪是活的,不比大蒜能屯起来,猪屯起来不就瘦了、死了么?而且那么多养猪大户,你惜售,我却不一定要惜售,不可能存在大规模的惜售和抬价。”

  在魏翀看来,四年一周期的猪肉价格波动跟其他的农产品类似,饥三年,饱一年,很难调控,政府的作用也非常小,靠大规模的专业性合作社是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唯一可能。高安当地“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传统说法,或许是高安神农养猪合作社在这场全国猪肉涨价的风暴中,走得最稳当的原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