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21:32 来源:CCTV新闻频道
央视新闻频道6月29日《东方时空》 (记者 刘力 徐进 郝亮)从去年到今年,我国一些地区的蔬菜价格就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超级震荡。那么造成这轮超级震荡背后的制度性原因是什么?它是否还会重演?我们的记者就以震荡最为剧烈、今年价格暴跌的大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查。
调查发现,这种暴涨暴跌式的震荡其实不仅发生在这两年,近些年来大蒜、土豆等蔬菜早已掉入一个价格暴涨暴跌的循环怪圈,这些菜农也陷入价格过山车式的困局。
六月份正是新蒜上市的季节,作为我国最大的大蒜交易集散地——山东省金乡县,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正是人山人海、车来车往的交易高峰期,而今年却和去年有些不一样。
在金乡山禄国际大蒜批发市场,偌大的广场停着数百辆销售大蒜的农用三轮车、小型卡车,上千名销售大蒜的贩子们无所事事地闲站着,广场上鲜有买家的身影。
大蒜贩子们告诉记者,大蒜卖不出去,他们大部分人已经在这里待了三到五天了,而去年这个时候,大蒜在一天之内就能卖出去。
小贩们告诉记者,今年的大蒜一上市价格就不断往下掉,虽然,现在的价格已经比他们从蒜农手里收购时的价格还要低,他们收的时候是每市斤一块三毛五,现在卖到一块二毛五,但外地的收购商们却就是不肯出手。
大蒜价格一年跌七成 菜民亏本难贱卖
一边是外地收购商嫌价高不愿收购,另一边却是,蒜农们都在亏着钱,忍痛贱卖。
山东省金乡县司马镇唐庄村的一位蒜农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八亩地,购买化肥、农药、蒜种、薄膜,浇地,总共花了两万三四千块钱。按照现在的价格只能卖个两万块钱,这样他种了一年地还亏了三四千块钱。
据介绍,山东省金乡县是我国大蒜的三大主产区之一,全县约有几十万名蒜农。记者在金乡县几个乡镇的调查发现,农民把几乎所有的耕地都种了大蒜。
让蒜农们难以接受的是,就在去年,大蒜的价格还攀上了历史最高点,每市斤超过六块钱,蒜农们都扩大了种植面积,指望今年多赚一些。结果,今年的价格跌得不到去年的六分之一,现在已经跌得不到一块钱一斤了。蒜农们告诉记者,大蒜价格暴涨暴跌不只是在去年和今年发生。近几年来,大蒜的价格就像是坐了过山车一样,价格忽高忽低,有几年特别高,隔几年又特别低,而且都属于暴涨暴跌,价格有时上涨几倍,有时跌破成本。
蒜价坐上过山车 三年间从四分钱到七块钱
山东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常务会长杨桂华对历年蒜价的统计印证了蒜农所说的价格过山车。
金乡县的大蒜销售价格统计显示,2006年、2007年,经历了价格大上涨,最高达到每市斤2.8元。到2007年、2008年,就跌到最低谷,跌到每市斤四分钱。2009年、2010年,(价格上涨)最高的时候,就是每市斤六块钱到七块钱。(今年却)持续走低。
在这张杨桂华会长提供的历年来价格变化图上,可以发现,2005年以后的大蒜价格大约以每四年为一个波动周期,价格暴涨两年,再暴跌两年,循环往复,已成怪圈。而涨跌之间的价格差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大蒜 生姜 土豆等等多种蔬菜坐上价格过山车
然而,暴涨暴跌的价格怪圈不止于大蒜。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常年开展蔬菜价格监测分析工作。他们发现,大蒜、生姜、土豆,连续多年来的价格变化都呈现一种暴涨暴跌式的波浪形怪圈。涨跌之间,有时差距过于悬殊,一些相邻年份,价格甚至相差数倍。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蔬菜市场分析师马晓春发现,其他的叶类蔬菜和果类蔬菜,从去年到今年,暴涨暴跌特征明显,一些地区,去年飞涨,今年四五月份,又急剧下跌跌破菜农的种植成本。比如大白菜和圆白菜,去年四月份在我国部分城市批发市场的价格是每市斤一块钱,今年四月份价格跌到了四毛钱和五毛钱。
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专家都认为,近些年来蔬菜价格的暴涨暴跌已经超出了正常幅度。
而蔬菜价格掉进暴涨暴跌怪圈,市民和菜农都是受害者。其中菜农损失更为惨重。
山东省金乡县司马镇唐庄村蒜农就告诉记者,大蒜前两年价格高,就是赚点钱,这两年价格低,都赔到里边去了。
市场混乱失衡菜农没有话语权导致过山车困局
对于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很多媒体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了异常天候原因以及游资炒作等结论。而业内专家认为,以上原因只是导致菜价连续异常波动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则是菜农没有话语权以及批发市场混乱失衡。
山东金乡县的蒜农告诉记者看到去年价格高得惊人,今年村民们都把麦田改成了蒜田。今年价格之所以暴跌八成,就是因为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供大于求造成的。
中国菜农种菜如炒股;追涨杀跌
专家就认为,我国绝大部分菜农种植蔬菜时的思维逻辑是种菜就像炒股,价涨则多种,价跌则少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穆月英在对全国多个地区农户的调研中就发现,农户种什么蔬菜或者种多少菜,每年都在抉择之中。而且种多少菜,种什么菜,抉择时的最大依据是上一年的价格。
按照我国绝大部分菜农的这种选择,我国的菜价也就呈现出这样一张路线图:菜价高,种植面积扩大,则产量上升;随后菜价下跌,种植面积减少,菜价再度上扬,涨跌反复循环。
有关专家认为,按照这一路线图,菜价虽有波动但不至于过于剧烈。真正让中国的菜价波浪滔天的根源在菜农和批发市场。
价格过山车困局第一症结:菜农没有话语权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院长刘普合对他在农村调研时看到的这一一幕记忆犹新。一位经纪人先把农民的菜装到车里以后,再跟农民商谈价格:“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他经纪人是强势,是强者。农民是弱者,农民在这个价格谈判上缺少话语权。”
刘普合所在团队近十年来一直在观察研究中国农产品流通问题。他们认为,菜农组织化程度低,没有话语权是菜价踏入暴涨暴跌怪圈的第一个症结。
五天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山东金乡县多个种蒜的乡镇,也发现这几个乡镇连一个为蒜农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都没有。财大气粗的收蒜贩子和经纪人对于单打独斗的蒜农们,纷纷拼命压价。
尤其是在产量增加,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收购商的压价行为将价格下跌幅度进一步拉大,今年的收购价是每市斤九毛钱,就跌破了一块五毛钱的种植成本价。
山东金乡县批发大蒜中介商席军平就直观地把这一过程称为抗衡:“批发商跟蒜农现在就是在抗衡,蒜农看钱少了,觉得我现在已经亏本了,再价格低我不卖了。批发商觉得价格高了,我不收购。而菜农却是抗衡的必然失败者。
价格过山车困局第二症结:中间商炒作价格翻十倍
专家们认为,菜价暴涨暴跌怪圈的第二个症结则是批发环节的混乱失衡。尤其是在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大量批发环节批发商和中间商疯狂炒作,借机抬价。包括大蒜、生姜在内的部分蔬菜,去年价格暴涨就有这群人的功劳。
批发大蒜中介商李来国就吐露了炒作的策略:“市场上的没有销售出去的大蒜如果剩得少了,就可以囤货,炒作,把市场价格抬起来。如果囤的货多了,可以把市场砸下去,这个价格砸下去。春节一过,价格都会有浮动,浮动就是有人来炒作。每年市场都有炒作的。”
据这些专门为大蒜批发商担任中间人的中介商透露,为了尽量抬高价格,有时候,十几、二十个批发商会联合起来大量收购大蒜,然后,这些联手的批发商同时关上销售的大门。这样市场因为缺货势必价格上涨。
中介商们很得意的表示,炒作大蒜的利润有失衡超过黄金,特别是去年一毛多钱的时候买的,卖到两块多钱、三块多钱,达到百分之几千的利润。
业内专家表示,按照经济学原理,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价格的涨跌。价格涨则第二年种菜的面积增大,促使第二年的价格自然回落。供求基本平衡。同理,价格下跌传导给市场,带动种植市场调整,也会实现供求基本平衡。但这一过程,因为我国菜农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批发市场混乱失衡使其更为复杂。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院长刘普合认为,以前人们总谈农产品价格是供需关系的反应,但从中国实情上看,应该说既是供需的反应,也是市场话语权的反应,市场地位的反应。
菜农组织化称程度低和批发环节混乱无序使得价格涨则涨得惊人、跌则跌得离谱,这样传递给菜农的是被扭曲放大的信息,打乱了市场的自我调节,产生了价格暴涨暴跌的怪圈,最终让菜农陷入价格过山车式的困局。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