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4日 11:43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文图 本报记者蒲哲 实习生于圣琦
最近,武汉的中小企业主成为了多家培训机构的争夺对象,很多机构专门开辟了针对中小企业主的培训课程,讲课的内容五花八门;同时,这些课程收费往往不菲,少则一次数千,高的超过两万元。不过,很多中小企业主都乐此不疲。
业内统计,这个市场,全国范围内每年的营业额高达上百亿元。不过庞大的市场背后,却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隐忧。
A 老板们忙着培训
6月10日,武汉遭遇大雨。下午2时,尽管外面大雨纷纷,但汉口金色池塘的会议大厅,150多名中小企业主却大多提前到场。
当天,一家培训机构在这里举办一堂公开课。但这里并不像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课堂,没有课桌,取而代之的是20来张餐桌,上面摆满茶水点心;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听课的学生,是来自三镇的中小企业老板。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外地飞来的讲师口若悬河,而台下,老板们倒是顾不上吃喝,都在认真听讲。
王睿,武汉市一家副食品公司的经理。开课前,她拿着名片在场内不停地走动,结识着新朋友,并与老朋友一一打着招呼。之后,她却异常安静,还不时提起笔做笔记。
“来听课,不仅是学习,也是结交朋友。”她说,自己已经多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了。“之前,公司只几个人,一切都靠自己,现在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了。”王睿说。
与王睿有着相同感受的老板大有人在。高女士是美的电器的代理商,近两年来,到各种机构听课也是她的“爱好”。“一开始,无论是营销、管理的培训,还是企业文化的教育,都是我自己一人操办。”这位从国企走出来创业的女老板笑称,自己那会儿既是老板,又是办公室主任,还是培训讲师。但随着企业的逐步壮大,她开始感到有些吃力了。
于是,她开始寻求学习提高,“企业经营涉及面大,无论是从业经历,还是自己的教育经历,都不可能全面”。这样的想法支配下,她开始到各种针对成人的培训机构听课。一开始是自己听,接下来又带着管理干部听;而现在,她与一家叫聚成的培训机构签订了协议,让他们负责自己的员工培训。
要提高,要发展,就要学习。而在接触了多位中小企业老板后,记者发现“求知若渴”是他们的普遍状态。武汉好成材图书文化公司的老板彭正刚告诉记者,他不仅在类似聚成、影响力这样的培训机构听课,还读了华工的EMBA,“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听听”。
而在5月下旬,在另一机构的培训课上,记者也发现有100多名中小企业主参加。
B 机构盯上这块“肉”
面对大小老板们高涨的求知热情,培训机构当然没有闲着。
昨日,记者探访了某培训集团武汉分公司。“是陈总吧!我有一个重要的资讯要带给您……”上午10时许,该公司办公区里,几十个工作人员正在电话营销,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一旦对方拒绝,他们会立即接通下一个电话,并重复以上的对话。
记者发现,每个工作人员手上,都有一串长长的联系人名单,而名单上的人,基本都是各个企业的老板,或者是主管人事培训的高层。公司负责人介绍,很多培训机构都千方百计获取这些信息。
“我们采取的是最原始的方法!”聚成集团武汉分公司营运总监陈永生说,公司刚刚到武汉的时候,他们采取了“扫楼、扫街、扫园区”的形式发展客户,也就是到写字楼、街面、园区等企业集中的地方逐家拜访企业老板。
而培训机构发展客户的另一个手段,则是举办免费的公开课。通过这样的“免费午餐”吸引人气,并发现潜在的客户。而一旦客户接受了这些培训机构的理念,消费也在所难免,几万元、十几万元的费用他们往往也在所不惜。
而在将老板“攻下”之后,随之而来的,培训机构多会针对老板的企业提供一套对中层,甚至全员的培训计划。在“影响力”培训机构的课程表上,除了众多针对企业主的“总裁”课程外,他们还提供诸如营销、财务等各种企业内训课程。在聚成公司的课程表上,记者甚至发现了诸如如何处理婚姻、家庭问题的课程。
C 市场巨大待规范
机构热情,竞争激烈的背后,是对一个巨大市场的争夺。
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的彭正刚告诉记者,他每年花在培训上的资金差不多五六万元。而之前提到的高女士,仅是请培训公司为员工讲课的费用,一年下来就多达十几万元。
据记者了解,一些已成规模的企业,花在培训上的费用,一年多达100多万元。黄石一家企业,每年向一家培训机构支付的费用为160万元。“仅我们公司一家,去年的营业额就高达三四千万元。”陈永生说,3年时间,他们在武汉的业绩从1000多万元起步,年年大幅增长。他称,目前该公司的会员企业达到了3000多个。
陈永生介绍,目前武汉的此类培训机构有三四十家。综合几家大的培训机构的营业额,业内人士估计每年武汉的市场规模应该在1-2亿元以上,而且是逐年扩大的趋势。
湖北省的一项统计数据可作印证。据统计,截至去年6月底,全省私营企业已达24.98万户,比上年底增长8.34%;从业人员247.08万人,比上年底增长23.88%;仅2010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2.36万户。“理论上讲,他们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武汉大未来培训机构的一位业务员称。
而在“2010中国企业培训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的企业培训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已经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
不过,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这一庞大的培训市场存在着收费高、水平良莠不齐、缺乏创新等隐忧。
实际上,此类培训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长期以来似乎是一个“没娘管的孩子”。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许多培训公司或“培训大师”都是几副药包治百病,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课程,就那么几个案例,就那么几个游戏,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企业,什么素质的人员,什么样的环境,都开同样的方子。
而就在6月,凯洛格咨询公司总裁王成近日也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写道:中国培训界要好好学习,破除浮躁,破除抄袭主义,潜心研发!中国培训公司的研发力量几乎为零,这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