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劳动力2013年迎来转折点

2011年07月11日 17:13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 崔烨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今天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70亿人的世界”。国家人口计生委将中国地区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为:“面对70亿人的世界”。在安联集团2011年最新一期的《人口结构变化报告》显示,根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总数为13亿4千万,相较历史数据,中国近十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按照中国社会60岁的退休年龄计算,2013年劳动力拐点将会突显,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开始进入退休潮,届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挑战。

  出生率与经济水平成反比 

  “到2050年100个劳动力供养64个退休人口,社会养老压力巨大。 ”在安联的这份报告中指出,一方面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加,这势必导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目前中国的退休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59岁之间人口)的比例约为19:100,而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攀升至40:100,到2050年则会高达64:100。这意味着届时100个劳动力将必须供养64个退休人口。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仅为0.6%,相比1990年到2000年减少了一半。按照中国社会60岁的退休年龄计算,2013年劳动力拐点将会突显,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开始进入退休潮,届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鉴于此,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及专家呼吁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可能由劳动力短缺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将面临的巨大养老压力。 

  安联集团经济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成反比。在中国北京、上海以及沿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城市,平均每个女性生育0.8个孩子,而在西部及内陆城市,平均每个女性生育1.7个孩子。这一现象同样存在于泰国、土耳其等与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相似的亚洲其他国家,显示出GDP水平越高的地区反而人口出生率越低。 

  研究数据同时显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与人口出生率有着高度相关性:无正规教育经历的女性平均生育2.3至2.5个孩子,而获得硕士及博士文凭的女性平均仅生育0.4个孩子。由此可见,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是经济高度发展地区普遍面临的一个现象。

  沿海地区已显劳工短缺  

  “长期而言,老年人口依赖比率(六十五岁以上人口与十五到六十四岁人口的比值)将从现在的11.9%大幅上升到本世纪中的42.0%。假如把中国退休年龄仍为六十岁的因素一并考虑,已正式退休和处于工作年龄的人口比例会更糟。 ”在《人口结构变化报告》中指出,假如中国维持退休年龄为六十岁,2013年后劳动力市场将会感受到人口逐渐减少所带来的冲击。到那时,十五到五十九岁的人口将达到高峰,而为9.2亿人。根据最新的联合国预测,事实上调升退休年龄只能将劳动力高峰的到来推迟三年,也就是2016年,然而,长期而言,此措施将能使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人口较不实行此措施时增加1.1亿人。

  业内人士指出,劳工短缺现象的到来已无庸置疑,结构性问题可能更加显而易见。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萎缩,尤其是在沿海地区。近年来对劳动力市场紧缩的报导有所增加。原先,在招聘足够数量合格员工的问题上,仅有零星的抱怨,但同时情况也继续恶化。根据今年二月进行的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区企业表示在春节后难以招到足够数量的员工以填补空缺。 

  “这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中部与西部省份经济增长表现突出,使越来越多内地贫穷省份的流动员工能在离家更近的地区找到工作。 ”迈克尔·海瑟预测,即便未来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放松或取消也难以改变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他指出,中国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前人口出生率即已出现大幅下降趋势。

  呼唤可持续社会养老体系 

  “推迟退休年龄至65岁,不失为一个缓兵之计。 ”安联集团经济学家迈克尔·海瑟教授指出,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这样中国将会推迟三年也就是在2016年迎来劳动力市场的拐点,退休潮延迟到来将会使得社会养老压力得以暂时缓解。除此之外,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更是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尽管世界各国养老体制存在具体差异,但是以现付现收为主要特色的受益基准制在亚欧各国有着普遍的应用。在这种体制下,由在职的一代人负担已退休一代人的养老费用,而在职一代的养老则由下一代人负担。然而一旦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而社保基金的规模与增长率远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退休金需求时,这种养老基金积累模式就会出现危机。鉴于这种情况,对本国所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反思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人口结构变化报告》指出:“在全球人口步入老龄化的背景趋势下,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此体系下,个人养老基金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安联集团在华寿险公司中德安联人寿首席执行官柏思安表示:“作为第一支柱,以可持续性为目标的社会养老体制改革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商业养老保险也应不断突破创新,积极发挥补充作用,为完善个人养老计划提供重要支撑。 ” 

  “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有金额确定、收益稳健等特点,是构成养老资金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友邦中国代理首席业务执行官方志男先生在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方志男坦言,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财富保障及增长兴趣浓厚,而对自身及家庭无法预期的各种状况缺少足够多的重视及实际的保护措施。这个问题同时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比亚洲其他市场,中国的“保额不足,保障观念薄弱”问题更为严重。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密度121.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