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17:44 来源:CCTV《财经频道》
阿戴尔·特纳简介
阿戴尔·特纳,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二十国集团国际监管改革机构的负责人。特纳领导的是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是英国金融投资和服务业唯一的监督和行业管理机构,也是全世界监管最为完善、法律执行力度最为有效彻底的金融监管部门。
节目文稿
第一部分
小片1
展示(电影《监守自盗》)
字幕:2008年9月15日 全球不同国家的电视台播报雷曼破产的消息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您看过奥斯卡获奖纪录片《监守自盗》吗?
特纳:我不确定是否看过,不过我想是看过,但你得提醒我一下它的内容是什么。
芮成钢:纪录片,是关于……
特纳:内部交易。
芮成钢:对,电影讲述的是华尔街银行家如何密谋,同时说服政府的监管者和公众,政府解除管制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您看过吗?
特纳:我没看过,但我听说过这部影片。
芮成钢:您听说过。影片中的观点是确实存在的。其中的理论是在美国,自里根包括布什政府时期在内,像格林斯潘、萨默斯等勾结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您是怎么看的?
特纳:我不想说这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对于“共谋”这种论断,我们需要谨慎对待。一切市场都应该彻底自由化这种过于简单的信条误导了我们。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金融市场和其他市场,比如酒店市场之间的区别。如果要想把酒店经营好,那么在市场中自由竞争是最好的方式,从而企业家推陈出新,关注顾客的需求,这是盈利的最佳方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逻辑应用到金融领域。
小片2
【正文】2008年9月15号,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陷入困境,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爆发。一夜间,恐怖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各国股市暴跌。
【同期 美国前总统 布什】(2008年9月15日)我们会尽量减少雷曼倒闭带来的破坏,也将尽量减少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正文】金融危机的结果是全球的经济衰退,无数人的财富突然蒸发,世界各国蒙受了上万亿美元的损失;3000万人失去工作。
【同期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 特纳】我认为在经济危机发生前,全球很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央行、财政部都过度青睐放松金融监管的观点。不要忘记,人们曾公开地说,所有金融衍生品和结构信贷产品的发展都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你可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6年文件中看到这些话,其中提到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已经降低,而这要归功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正文】在特纳看来,这次危机不是一次偶然。一个不受监管的金融业导致了它的发生。危机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十年前。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在华尔街金融巨头的游说下,里根政府启动了长达30年的对金融业放松监管的进程。
【同期 美国前总统 里根】摆在国家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繁荣经济。
【正文】1982年,里根政府对经营存贷款业务的银行放松监管,允许他们用储户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此后美国的金融行业开始爆炸性地增长,投资银行纷纷上市,华尔街变得越来越富有。美国金融部门的崛起也带来了一连串金融危机,这些金融领域的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危机造成的损害也一次比一次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场席卷美国的银行业危机造成了747家储蓄和贷款机构破产,美国政府为拯救危机花了纳税人1240亿美元,许多人一生的积蓄血本无归。几千名负责存贷款业务的银行高管被捕入狱。这其中,查尔斯·基廷案是当时最为突出的几个案件之一。在里根政府取消对银行业的限制以后,1984年,基廷买下“林肯储蓄贷款银行”,以此为基础,基廷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1985年,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开始调查基廷,这个时候,基廷雇用了一位名叫艾伦·格林斯潘的经济学家。在这封写给监管机构的信中,格林斯潘赞扬了基廷稳健的商业计划和业务专长,并说他看不到允许基廷用其客户资金投资有任何风险。据报道,基廷为此向格林斯潘支付了四万美元。基廷随后不久被捕入狱,但是格林斯潘却被里根总统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同期 美联储前主席 格林斯潘】(1998年7月24日)对专业投资者之间私下交易的衍生产品进行监管,没有必要。
【正文】在克林顿当政期间,格林斯潘继续留任美联储主席,放松对银行业监管的政策也在继续。到九十年代末,金融部门几经兼并整合,出现了几家巨型企业,每一家都如此巨大,以致任何一家的倒闭都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同期 斯蒂格利茨】(2011年4月16日)克林顿总统喜欢听不同的意见,我们经常争论,持不同意见,这样总统来决定采取何种政策。我当时是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我们也探讨过放松管制。在我离职后,他们还是采取了放松管制政策,通过了(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导致了金融领域很多问题的产生。
【正文】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担任美国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但是主张金融监管的他并没能推动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的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很多人质疑说,这次合并违反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于大萧条之后,它严禁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银行业务。但是在美国政府的推动下,1999年,美国国会推翻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为此后类似的兼并扫清了道路,因此也有人说这部法案为花旗特赦法案。
【同期 杰米·戴蒙】我们认为经济上有许多缺陷需要修复。在华尔街,房利美、房地美以及其他金融保险行业的企业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改革,需要一个改革派的执政者,我们需要监管机构,需要让工作运转得更好,让它对外界来说更加透明。
【正文】杰米·戴蒙,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首席执行官,1998年,时任旅行者集团副主席的他直接参与了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200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期货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禁止了对衍生产品进行监管。在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的头几年里,美国金融业达到该行业有史以来最赚钱、最有权势的巅峰。美国金融业也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高盛等投资银行不断地推出各种极具诱惑力的衍生产品,美国国际集团等保险公司为这些产品提供担保,三大评级机构则负责贴上值得信赖的标签。
【同期 特纳】如果任由金融领域自行发展,那么它会创造出完全没有用途的产品,没人需要抵押债务契约,也没人需要二次合成抵押债务契约,人们获得次级贷款并非出于需要,只是为了防止信贷违约互换。当时人们都认为这些交易使金融体系变得更加高效,但实际上风险却在不断加大。我们需要认识到,金融体系有其特殊性。的确,我们需要自由市场下的金融机构,需要私有资本。但我们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虽然这种监管在其他经济领域不一定需要。
【正文】突然之间,一年有数千亿美元在这条金融食物链中开始流动。很多美国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住房抵押贷款,于是美国的住房成交量和房价同时飞涨,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在形成。2004年,高盛首席执行官保尔森等银行家游说监管部门放松了对杠杆率的限制,允许投资银行迅速地增加他们的借款。投资银行开始大笔借入资金投入到风险行业,在经济上升期,杠杆率越高,银行的收益也就越大,但是这也意味着,一旦泡沫破灭,他们的损失也会成倍增加。
【同期 芮成钢】(2010年4月7日)您认为这次危机更多地是政府造成的还是市场自身的原因?
【同期 保尔森】:我们的监管制度过时了,监管部门过时了,他们没有随着金融制度的成长而成长。当然就金融体系而言,金融产品过于复杂,不够透明,投资者、评级机构犯了很多错误。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被纠正。
第二部分
小片
【正文】危机来临前,嗅觉敏锐的人发出了警报。200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迈·拉詹警告说,危险的激励方式可能导致经济危机。2006年,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2007年5月,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四处转发一份名为“谁来接手最后一棒”的演讲稿,这份演讲稿预言了泡沫将如何破裂。进入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一步步滑向深渊,一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金融饕餮盛宴突然结束。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金融业泡沫的同时,美国一些投行开始撤退。2006年上半年,高盛至少卖出了价值31亿美元的次贷产品,但是这些买卖也让高盛遇到了不小的麻烦。高盛明知道这些次贷产品是“有毒的”,为什么还把它卖给别人?
(高盛高管接受美国国会质询)
【同期 美国参议员 卡尔·莱文】:你们卖了6亿美元的“森林狼”债券。在卖这只债券之前,这是你们销售团队成员之间的对话:“哥们,森林狼可够烂的。”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贷款部负责人 丹尼尔·斯帕克斯】:这是我六月底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
【同期 美国参议员 卡尔·莱文】:没错。你把森林狼称为…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贷款部负责人 丹尼尔·斯帕克斯】: 那是在销售完成之后。
【同期 美国参议员 卡尔·莱文】:不对。在此之后你们还在卖森林狼。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贷款部负责人 丹尼尔·斯帕克斯】:嗯…, 我们之后确实也在卖。
【同期 美国参议员 卡尔·莱文】:好。请看下一封电子邮件。07年7月1日。你告诉销售团队,“首要任务是卖掉森林狼”。你的首要任务是销售这只烂券。请问,当你与你客户的利益完全冲突时,你是否有义务向你的客户披露,告知客户你有完全相反的利益。
【同期 高盛前住房抵押贷款部负责人 丹尼尔·斯帕克斯】:主席先生,我有点没听懂…
【同期 美国参议员 卡尔·莱文】:我认为你完全听懂了,只是不想正面回答。
【MV】(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9月15日,有着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倒闭;2008年9月15日,美国政府接管美国国际集团。)
【正文】美国政府一共动用了1500多亿美元纳税人的资金来拯救美国国际集团。危机来临之前,美国的银行业达到了历史上最大的规模、权势和集中度。竞争者越来越少,一大批小银行被大银行收购了。以至于危机到来之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去救他们,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倒闭都会带来系统性风险,从而冲垮整个美国经济。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这是“大到不能倒闭”的逻辑吗?
特纳:从本质上来说,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回到2008年,当时出现了问题, “大到不能倒闭”的意思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他们最后“孤注一掷”,把损失强加在向他们借贷的人身上。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应对措施,必须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自行承担损失,但他们同时也需要足够的股票,从而保证他们不会出现倒闭的情况。
芮成钢:换句话说,他们的股票资金必须足够大,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行倒闭。
特纳:可以让它们倒闭,但只能对股东来带损失。如果一家银行采用错误的策略,最终只是股东受到损失,这是允许的,这属于市场资本主义,就像零售商和生产商选定了错误的商品,采用了错误的策略,导致股东受到损失。银行的问题是,如果它们破产,它们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我们要有足够的资金,要有足够的信心,即使银行采取了错误的策略,或者在风险控制方面犯了错误,唯一遭受损失的是股东,而他们才应该对银行的管理给予更多关注。
第三部分
小片
(展示电影《监守自盗》,其中关于纽约富人区、会所、娱乐场所的画面和采访。)
【正文】金融危机中,很多普通投资者的财富突然蒸发,普通的公司职员也因此失去了工作,但是华尔街高管们却在危机中全身而退,他们的财富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雷曼兄弟的5位高管在2000年至2007年间获得的薪酬共计10亿美元。公司破产后,这些钱早已收入囊中。美林银行的前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仅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薪酬就是9000万美元。当美林频临破产,被美国银行收购以后,美林的董事会还允许他辞职,并付给他1.6亿美元的退休金。
【同期 美国国会议员 卡普安诺】你们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开始跟我们说,对不起,我们并没想这么干,我们不会再干了;相信我们吧。好,在我的选区,有几个人抢劫了你们的银行,他们也是同样的说辞。他们对不起,他们并没想这么干;他们不会再干了。
【正文】华尔街维持金融高管的高薪有这么一个逻辑,那就是吸引人才来带动金融业的创新,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是当这些金融人才失去了监管,高薪吸引来的可能还有高智商犯罪,对于监管者来说,约束这些高智商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至于在华尔街有这么一种说法:不管华盛顿怎么监管,华尔街总会走在他们的前面。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但从另一方面去看,就像一些华尔街银行家提及的,银行家门总会比监管人聪明,因为可能这么说非常不敬,在美国华尔街,常春藤盟校的顶尖学生最终在华尔街就业,然而能力稍差的学术能力稍弱的学生往往就职于公共部门,这就使公共部门人员很难去监管那些比他们更聪明的人了。
特纳: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在私有部门,尤其是金融业,能够支付大量的薪金,因此,有时就会造成私有部门人员比政府监管部门人员更加精明。我认为重要的是,从公共政策方面来说很难的是,你要愿意支付给监管人员,即便不是同私有部门同等数目的钱,但要足够使监管人员不感到贫困。有人愿意去做监督者,监管那些工资是他们2倍的人,这些是很好的人,他们能被吸引过来,但如果工资只是他们在私有部门的十分之一,你就吸引不了他们了。
芮成钢:您是否在英国遇到过这种问题,那就是如果公共部门或监管机构公务员的工资只是这些被监管人的十分之一,那么在对付这些有能力的被监管者时就遇到麻烦了。
特纳:是的。我只是举个例子,佣金可以少但不能低于某个点。实际上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在这点上做的一直很好,因为我们并不是一个核心的公共部门,而是一个半独立、能够直接向行业征税的部门。我们仍旧面临问题,同一些贸易部门相比,我们提供的工资还是不高, 但我们一直都能招纳到很优秀的人员。一些美国的监管者比我们面临更多的问题,因为在美国,监管者的工资同华尔街的工资差异更大,所以,在全球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还是给予了金融服务管理局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
第四部分
小片
【正文】在监管者和银行家的博弈和较量中,美国新的金融改革法案艰难出炉。2010年7月21号,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部号称“大萧条”以来力度最大的金融改革法案正式成为法律。但是这部法案也只是妥协的产物,对于像监管评级机构、限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等并没有真正触及。
【同期 经济学家 Robert Gnaizda】说起奥巴马的“监管机构改革”,我的评价,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哈!什么都没变。
【同期 记者】怎么可能呢?
【同期 经济学家 Robert Gnaizda】:因为这是华尔街的政府。
【正文】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监管运动仿佛已经完成,它给华尔街带来的冲击又有多大呢?2010年7月15号,高盛的金融衍生产品欺诈案有了结果,美国证交会与高盛达成和解,高盛缴纳5.5亿美元的罚单,而证交会则不再追究高盛的责任。相对于高盛2009年高达134亿美元的年利润来说,5.5亿美元是个小数目。而在此之前,花旗集团瞒报了400亿美元的的次贷资产,事情败露之后,美国证交会又与花旗集团和解,花旗集团只需交纳7500万美元的罚款,问题就一笔勾销,花旗集团甚至不用承认自己有错。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您是否自己也感到奇怪,当我们回顾金融危机的时候,很明显危机是由于监管缺失造成的,这导致几百万人失去工作和资本,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有人失去生命。但并没有因为如此大的金融灾难而入狱,您怎么看?有人会视作为犯罪,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但没人因此受到责备、入狱或者被起诉。
特纳:这个问题很好。我完全可以理解公众的愤怒。我在英国也听到过这种说法,为什么没有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人们只有在触犯了法律时才受到惩罚,法律针对的是欺诈、渎职等一系列的行为,但(如果要定罪)法律中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当你去看几乎所有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在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们做出的决定是过于轻率的、错误的,但在当时,人们认为这是明智的。而实际上,回到你刚才那个问题,在当时许多学术界人士甚至决策制定者都会对当时的决定予以支持。
芮成钢:这些学术界的学者们是不是因为受雇的关系呢?
特纳:我不知道。我觉得原因并不是学者受雇。我们需要明白,人们之所以接受某种意识形态,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能给他们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答。过去社会主义时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就是这样,当经济发展落后于社会主义应有的水平时,我们会更加倾向社会主义,加大计划经济的成分,更大范围的拒绝私有制。这就把问题过于简单地归结成了意识形态问题。在自由经济时代,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士简单地认为自由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在经济运转出现问题时,他们总认为是自由化程度不够的原因。人们沉迷于这种理论。
成钢观察
我采访过一些华尔街的金融高管,私下里,他们不无得意地告诉我: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在华尔街就职,所以不管华盛顿出台什么样的监管政策,华尔街都能轻而易举地想出应对的办法,因而他们并不惧怕政策制定者为他们准备的条条框框。但是,看一看已经锒铛入狱的基廷和麦道夫吧,他们当初何尝不也是做此想法,但终究难逃法网!也就是说,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狡猾的老鼠也许会时不时地占据上风,但是,假以时日,当人人喊打的局面出现的时候,哪里有它们的藏身之处呢?
美国的金融监管并非一向宽松。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以后,美国曾实施了严格的金融监管,为此后长达四十年的经济增长保驾护航。然而,从三十年前开始,也是为了经济繁荣,决策者选择了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虽然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金融危机却不断出现。三十年间、大大小小数十次危机,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放松金融监管的代价太高昂,一再重复曾经的错误太愚蠢。
这让我们思考金融业的本源究竟是什么。金融业,应当为实体经济和经济生活服务。当金融衍生产品过于庞杂,金融机构倾尽全力只为追逐高额利润的时候,这个行业就迷失了方向,它不再为经济活动输血,相反,而是要吞噬整个经济。2008年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它的很多后遗症就像一个定时或不定时的炸弹,时刻威胁着世界经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一起探讨金融监管这个话题,目的是正本清源、厘清金融业的本质功能,从而引以为戒。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