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冶回应中冶恒通亏损裁员 称未受中纪委调查

2011年07月16日 18:32 来源:新浪财经

中冶集团关于中冶恒通的有关情况说明截图 中冶集团关于中冶恒通的有关情况说明截图

  新浪财经讯 针对媒体报道中冶集团因投资中冶恒通巨亏事件,中冶集团刊发公告做出了说明,公告中坦诚中冶恒通已经亏损停产,但否认遭中纪委调查。

  7月13日,中冶集团在官网刊登了《关于中冶恒通的有关情况说明》一文,回应了遭中纪委调查一事。中冶称,“中央纪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今年3月中旬,按照中纪委的工作部署,经随机抽样,对中冶集团等四家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进行抽查。目前,中冶集团未接到中纪委其他的调查通知。”

  对于媒体报道“中冶恒通经济性裁员600人”之说,中冶集团回应称“目前,鉴于中冶恒通已经停产,中冶恒通依据《劳动合同法》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部分人员已经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补偿。”

  此外,中冶集团称因中冶恒通资产处置事宜还在商洽中,资产损失额有待处置后才能最终确定。

    附中冶集团公告全文:

  中冶恒通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集团)为了组建中冶集团冷轧生产中试基地和培训基地,于2007年9月重组唐山恒通公司后成立的合资企业,注册资本16亿元,中冶集团现金出资10.72亿元,持股67%;唐山恒通精密薄板有限公司(简称唐山恒通,梁士臣为实际控制人)实物出资5.12亿元,占股32%;自然人梁士臣现金出资0.16亿元,占股1%;主要产品为镀锌板、镀铝锌硅板及彩涂板等金属压延涂镀板产品。

  2009年9月,中国中冶上市时,基于中冶恒通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权属存在法律瑕疵,且该公司的实际经营业务、主要产品和股份公司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所以中冶集团在重组改制设立股份公司时,未将中冶恒通纳入上市公司,并在招股书中承诺,中国中冶上市后的24个月内,拟通过转让所持该公司股权等方式予以处置。

  之后,中冶集团即着手处理中冶恒通股权事宜。经反复洽商,2010年8月,中冶集团与港中旅集团达成托管协议,约定由港中旅集团对中冶恒通进行托管;12月,港中旅集团提出不再对中冶恒通进行托管并退回中冶集团,中冶恒通即停产至今。此前,为了推进与港中旅的合作,经过协商,其他两个小股东退出,2010年8月11日,中冶恒通成为中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中冶恒通自组建以来,由于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改造未完成、债务负担过重、财务成本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金融危机冲击等原因,造成公司的产品成本、运营成本过高、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持续亏损。

  因中冶恒通资产处置事宜还在商洽中,资产损失额有待处置后才能最终确定。中冶集团正在抓紧对中冶恒通的处置。

  目前,鉴于中冶恒通已经停产,中冶恒通依据《劳动合同法》和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部分人员已经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补偿。

  中冶集团在重组唐山恒通的过程中及其并购后的经营管理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教训十分深刻;中冶集团正在对此重大资产损失从战略管理、内控机制建设、产业调整、风险管控等方面认真总结教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决策机制、严控各类风险。

  中央纪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今年3月中旬,按照中纪委的工作部署,经随机抽样,对中冶集团等四家中央企业惩防体系建设进行抽查。目前,中冶集团未接到中纪委其他的调查通知。

  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冶集团的关心,有关中冶恒通处置的进展情况我们将适时向社会披露。谢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