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 专家质疑成品油定价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7:09 来源: 国际金融报本报记者 黄烨 发自上海
国际原油价格注定要成为今年市场中的“明星”。8月5日凌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收盘时跌破90美元/桶,报收于86.63美元/桶,下跌5.30美元/桶,跌幅高达5.8%,创下了今年2月18日以来国际油价的最低收盘价。尽管国际油价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反弹25美分/桶,但在能源专家看来,短期国际油价想要大幅反转并不容易。
然而,国内汽、柴油价格并未受国际油价大跌的影响,就连原先部分打折促销的加油站也停止了降价促销。一来一去的反差又一次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关注——财经评论员叶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情况由中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决定,“国内油价调整需要22个工作日且要根据国际上三个原油产地的三个油价核定自己的标准,但要达到这个标准却比较难。只有中国的成品油定制体制发生变动,这样的情况才会发生改变”。
新华社日前更是撰文发出了“老掉牙”的呼吁之声:首先,将纽约原油期价纳入对国内油价的跟踪指标体系;其次,将国内油价的调价周期由22天调整为10天。
国际油价:一路跌下去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起起伏伏。年初的中东危局及利比亚战争给国际油价带来了3个多月的“原油红利”,一度让新兴国家饱尝由国际油价引起的输入性通胀之苦;随后,国际油价在劳动节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巨幅下挫,5月5日单日,8.6%的跌幅创下了近几年的纪录;在国际油价因欧债危机重新上涨后,国际能源署(IEA)又宣布“发放”巨额原油储备,一度打压了市场人气。
国际油价最近又出现了新一轮“涨跌潮”。在纽约期价重新突破100美元/桶之时,市场却一下子散尽了之前累积的人气——国际油价在近8个交易日中,有6个交易日出现下跌,上周的整体跌幅高达9%以上,最低曾探底至83美元/桶附近,似有“跌跌不休”之势。
“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债务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甚至是重新出现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担心。”昨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短期内,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将让国际油价继续承压。”
美国对国际油价,尤其是对指标性数据——纽约期价的影响一直很大。“跌跌不休”的原因除了美国债务危机,还有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不景气:一方面,美国7月的失业率尽管比6月低0.1%,但仍维持在9.1%的高位;另一方面,美国的制造业数据较为暗淡,如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数据显示,涵盖经济面90%的美国服务业指数从6月份的53.3降低到52.7,为2010年2月份以来最低增速,显示出美国经济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侵蚀;同时,美国的原油库存近期一直不断走高。
另一个令原油市场担忧的因素是欧债危机。如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最终国际油价在收盘时上涨,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对欧债危机的忧虑情绪有所缓解。对此,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欧债危机对原油市场的影响明显小于美国债务危机的影响。但如果欧债危机的影响力逐渐蔓延到全球市场,其影响力将明显大于美国债务危机。”
对于未来的价格走势,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一直处于目前的状态,国际油价往下走的可能性相当大。”
“虽然美债违约风险暂时告一段落,但美国近日公布多项强差人意的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加上欧债危机或扩散至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场避险意识强烈。”大宗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的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预计下周原油价格变化将更多地受欧美经济形势与政策左右,在市场并无利好因素的情况下,纽约原油期价很可能下探至85美元/桶下方。同时,期价能否筑底反弹还要看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
值得注意的是,继今年年初之后,纽约期价与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差距再次拉大。据卓创资讯统计,8月2日布伦特原油结算价比纽约期价高出22.67美元/桶,创出历史最高价差。
“这实际上体现了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油价却未受影响的重要原因。”一位机构分析师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众多机构的统计中,往往都是计算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加权平均价,而没有将纽约期价计算在内,因而国内油价在表观感受上往往滞后于国际油价。”
据国内能源资讯机构息旺能源统计,截至8月5日,以4月6日为基准价,布伦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加权平均变化率为正的2.62%,比前一交易日再次提升0.3个百分点,距离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4%的“红线”已不足1.5%。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此前预计,如布伦特油价维持在120美元/桶且保持多日,那么三地原油均价变化率将铁定破4%,国家就有可能进行调价。但中宇资讯的一份公开报告却指出,“因美股及美指走势均对油价走势产生不利影响,油价的弱势震荡局面将在本周继续上演,三地油价变化率短期内达到4%的可能性还不大。”
实际上,自今年4月6日进行油价调整后,国内汽、柴油价格又有了4个月“休眠期”,尤其是近期国际油价下跌而国内油价没有变化更是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不满。一个鲜明的对比是,近日媒体报道称,与市场完全接轨的中国香港地区,自4月以来,已分别于5月9日和7月2日下调了汽油价格,随后又在7月27日上调汽油价格。该地区的调价频率远超国内的汽、柴油调价频率。
对此,诸多专家均将矛头再次指向了成品油定价机制,认为22天和4%的必要条件不能完全反映目前国际市场的真实行情。新华社则援引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的话称,“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除了参照布伦特等原油进口地的国际基准油价,也应将纽约期价列入参照指标体系,相当于把金融市场对油价的影响也考虑进去。”
让消费者不解的是,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同时,国内部分加油站的降价促销也停止了,原因是汽、柴油价的批发价重新开始上涨。日前有消息称,“九江、南昌等地的石油公司已将柴油产品批发价连续5日从8400元/吨推高至8505元/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江西最高批发价。”而此前,山东、广东等地的汽、柴油批发价曾一路下滑,最高跌幅甚至曾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