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月CPI创3年新高 全球探底或阻中国加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02:2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胡健 李玉敏 发自北京

  可乐鸡翅、鱼香肉丝、蒜薹炒肉、番茄鸡蛋,为图便宜,上周末,北京白领王翟(化名)亲自下厨招待他的3位朋友。餐后,小王算账才发现,这一顿DIY晚餐仅食材的成本就达到70元。

  今年的中国,有无数个“王翟们”正在为高物价而犯愁,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昨日(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增长6.5%,再次刷新年内新高,并站上3年内最高点。

  通胀拐点是否已经临近?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7月份的CPI数据再创新高符合预期,预计在8月份会开始回落,趋紧的货币政策还会延续。

  不过,决策层不仅要顾及王翟们的感受,还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健康运行以及世界经济近日出现的放缓迹象,央行年内是否还会加息成为最大悬念。

  物价上涨是否见顶?

  7月CPI八大类项目全线上涨,同比环比均呈升势,但CPI年内顶点已经若隐若现。

  在6.5%的CPI数据中,城市上涨6.2%,农村上涨超过城市,达到7.1%。食品价格仍然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此次上涨幅度为14.8%,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为7月CPI上涨贡献了约1.46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上涨2.9%。

  环比态势也是如此,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表示,现在这轮通胀的一个特点就是,按同比来看,CPI的八大项一起抬头向上,而且全部是正值。这种情况在过去并不多见。

  “7月CPI高于市场预期,但我们认为这是强弩之末。”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剑辉认为,因国际能源价格一直在下跌,猪肉价格也逐步趋稳回落,8月CPI再创新高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据新华社统计监测,目前鸡蛋、羊肉等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王剑辉也称,10月之前CPI仍将一直维持高位,11月以后才可能出现显著回落。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表示,下半年数据出现回落是统计规律,回落的幅度能不能符合市场的预期才是重要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高点是不是一个拐点,若是拐点,对政策才会有实质性意义;若仅是阶段性波动,政策的尺度要出现较大放松是比较困难的。

  在刘煜辉看来,7月的CPI高点成为流动性退潮拐点的可能性非常小。通胀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中国未来面临的长期压力。这轮通胀起来,货币的因素是累积的因素,货币累积传递到今天的物价,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现在这个阶段是资产泡沫向物价的各个领域蔓延的阶段,未来政策的治理时间也比较长,正所谓“病退如抽丝”。

  7月PPI持平上月

  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价格(PPI)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5%,依旧处于高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1%,比去年同月上涨11.0%。

  鉴于PPI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且本月PPI并未继续上升,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已经逐步回归正常发展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PPI分项指数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4%,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速度尤其迅猛,达到18.1%,原料工业价格上涨则排名第二,达到12.1%。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幅度也特别值得关注,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18.9%。

  华融证券宏观分析师肖波称,PPI虽然超预期,但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特别是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粮食等价格的回落,8月PPI也应是回落状态。

  法兴银行分析师姚炜也认为,最近全球市场的抛售将进一步缓解上游和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但他称,由于国内僵化的价格机制和不透明的定价方式,下游的消费者可能不会很快受益。“国家发改委刚刚否认了近期下调国内燃油零售价格的可能性,尽管过去几周,全球原油价格下降了15%。”姚炜表示。

  通胀与增长迈入“胶着期”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目前)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关系,那便是胶着。市场上对增长和通胀的观点莫衷一是,这印证了保增长与控通胀这一调控目标并不是空话,而是需要高超的调控艺术才能完成。”一位基金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CPI数据公布前一天,统计局网站刊发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的署名文章《经济增速在一定范围波动是正常现象》。谢鸿光在文中指出,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看,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比较小。

  在经济增长无需太过担心之际,昨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此前一直唱空中国的国外评级机构穆迪,风向大转,对中国经济充满溢美之词。

  其最新报告称,尽管7月食品价格继续上涨,但近几周来主要食品价格已经趋稳,未来回落可期。猪肉价格上涨有所减缓,核心通胀程度有所减轻,表明前期执行一系列紧缩措施开始发挥效应,来自需求方的价格上涨压力得到控制。

  报告并称,中国的通胀在年底将回落,这是由于决策层已成功抑制了货币信贷的增长,货币紧缩措施也在减轻来自于资产与房地产市场上价格上涨的压力。

  但对增长与通胀的乐观声音还不足以掩盖悲观情绪。鲁政委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虽然出现了下跌,但无法判断这种下跌是否会持续。“CPI可能于10月才能到达顶点。”他认为,现在西方主要经济体都在进一步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这亦会加大中国控制通胀的压力。

  全球二次探底忧虑或阻挠加息

  手里掌管着十几亿的资金,前述基金经理坦言,目前中国经济与通胀的走势分歧较大,而美国又来添乱,他只关心下一步政策的调控方向。

  伴随美国债务上限提高和信用评级下调,整个世界经济处于不安与波动中。对中国来讲,多家机构均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未来存在松动可能,央行也可能不会因为7月的物价高点而有所动作,加息将被束之高阁。

  输入型通胀压力包袱卸下,是加息可能搁浅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世界经济未来很可能疲软的走势。

  穆迪报告认为,由于欧盟与美国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除非全球金融市场安然度过这轮动荡,且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复苏得到支撑,中国的紧缩措施才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摩根大通甚至认为中国的决策者将展现出更加灵活的立场。如果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疲弱,在未来数月,中国或将有选择性地放宽信贷政策。

  对于这一点,国内学者与外国机构的结论也十分类似。农业银行总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胡新智认为:“如果没有出现欧债危机和美债评级被下调的情况,近期加息的必要性肯定是大幅上升。但是有了外部的冲击,尤其是美国方面的,我们可能会谨慎地、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才会加息。”

  “央行要等8月CPI数据出来后,才会考虑是否加息。”王剑辉解释称,一方面外部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国内企业对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的承受能力。

  而胡新智认为,由于通胀仍高企,负利率状态难解,因此最近或还有一次加息。而相对于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和可能性就很小了,“要动用的话,下半年最多只有一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