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五大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2.87万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15:12 来源: 财经网

  有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般而言,五大行的平台贷大概占整个金融机构平台贷款的半数左右。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特别是大行放贷的收紧,2010年下半年以后,平台贷流向中小银行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财经网》记者 要雪梅】截至本周,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中期报告已经悉数披露,《财经网》记者统计数据发现,截至6月末,五大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总计达到2.87万亿元。

  工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额最高

  在8月25日工行召开的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上,工行行长杨凯生透露,截止6月末,工行地方融资贷款余额为9310亿元,较年初的6416亿元有所增加。同日,农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农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5301亿元,比去年末增加1323亿元。

  8月24日,在中国银行的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上,中行行长李礼辉透露,截至6月末,该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5315亿元。8月22日,建设银行副行长陈佐夫透露,截至6月末,建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5800亿元,较一季度末略有上升。

  更早一些的,交行董事、副行长钱文挥表示,交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未出现恶化,截至6月末,交行平台贷余额由年初的1774亿元上升到3083亿元,约占总贷款的12.5%。

  6月末,国家审计署全国摸底调查报告公布,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包含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10.7万亿元。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10.7万亿并不是个小数字,约占中国去年GDP总额的27%,财政收入的1.3倍,其中80%来自于银行贷款(主要是贷给平台公司)。

  有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一般而言,五大行的平台贷大概占整个金融机构平台贷款的半数左右。但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特别是大行放贷的收紧,2010年下半年以后,平台贷流向中小银行的数量可能会增多。

  统计口径变动调高平台贷 银行表态风险可控

  从各银行已披露的信息看,截至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高于上季度、上年末的数据。银行普遍表示,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银监会统计口径的变化所致。

  工行行长杨凯生称,剔除这一因素,工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减少了260亿元。

  按照最新监管要求,凡是非企业法人的贷款,如事业法人、机关法人,即使按照商业化运作原则,已经达到现金流全覆盖的要求,如今也要重新划入平台贷范畴。由于相当一部分在过去已经调出平台贷,因此造成了平台贷数额大幅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交行的平台贷不良率为0.19%,低于总行全体不良率的0.98%;建行平台贷的不良率为1.1%,中行平台贷款的不良率为0.17%,农行平台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约1%,工行平台贷款的不良率为0.25%。

  在交行整体平台贷中,现金流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贷款占到总量的94.43%,无覆盖和半覆盖的总额较年初由490亿元降到170亿元,占总贷款的0.7%。

  中行公开表示,该行的平台贷资产质量良好。根据中行的数据,该行省市级以上平台贷款的占比为90%以上,其中,省级平台贷款占比为66.0%。截至6月末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90%为现金流全覆盖或基本覆盖。

  杨凯生认为,工行的地方融资贷款总额适度、现金流有保证、区域分布合理、贷款质量可靠。其中现金流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贷款总量为94.21%,3.8%的平台贷款没有现金流覆盖,在无现金流覆盖的贷款中有一半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市场对银行平台贷存在担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曾表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有消息人士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绝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从贷款期限来看,2011年到2013年将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集中到期时间。

  今年上半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虽然未如外界所担忧呈现爆发态势,但亦不能过于乐观。以工行为例,今年上半年该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5.63亿元,而除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等不良贷款亦增加。而上述行业亦可能涉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

  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区银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地方政府债务是中国大型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如果没有政府介入,内地银行将增加不良贷款率6个百分点,新增4000亿美元即超过2.5万亿人民币坏账。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分析称,银行是否存在还贷风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还款能力,一是还款意愿。

  鲁政委说,如果不考虑现金流的还款节点,目前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有30多万亿元,是可以完全偿债的。而且,地方政府一般都有较好的还款意愿。但是,这两年是还款的集中到期,问题变得复杂,他提出,通过找“过桥贷款”来缓解暂时性还贷不足和资产证券化的来解决的办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